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 (第8/10页)
考察一下?” “彭州市区里还有上万平方的营业楼吗?” “没有现成的,但是可以改建,中正路上有一个家俱商城,有三层营业楼,他们用不了,可能把一层腾出来给我们用,加上后院有一片厂房,改建后总营业面积能达到一万两千平方,还有就是前门大街正在建设的幢大厦,裙楼是预留的商业用房,面积也在一万平方左右,我们如果用的话,可以要求他们先对裙楼进行施工。” 看来徐非真的对国际商城上心了,这段时间他跑了不少地方,就是为了选一个合适楼宇。 万云有些感动,轻声说:“你辛苦了,我抽空去看看吧。” “万姐…”徐非欲言又止。 “小徐,你有时间多指导一下小禾,她这丫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很不放心她。”万云不等徐非一句话说完,转移了话题说:“我要去医院了,冯琳从一家部队的医院给老江请了一位专家,马上要到了,我得听听专家的治疗意见。” 说完,万云一阵风似地匆忙走了。 她和徐非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紧张,也很警惕,有时还会觉得别扭,她没想到,自己四十多岁的人了,竟然会在一个大男孩面前手足无措。 万云决定不再给徐非任何幻想的机会,除了谈工作,她尽量躲开徐非,她想,徐非是一个聪明人,应该懂得知难而退吧。 高盛看着每天向上攀升的销售额,心情大好。财务部经理厉红梅见他高兴,乘机问他:“高总,很多员工都反应说,自从开店以来总是加班太累了,这个月能不能多发点加班费,还有夏季的防暑费?” “加班费?防暑费?好啊,从开业到现在我们有多少利润了?” “高总,这么低的价格,哪还有利润,要不是高总智慧过人,肯定是亏损的,还好,我们的财务基本能平衡,如果下个月零售价恢复正常的话,利润肯定很可观。”厉红梅不忘给高盛带顶高帽。 “那还发什么加班费,彭州公司是独立核算的,没有利润就没有福利,加班费的事先记着吧,等我们赢利了,一并补上。” 高盛不会因为一句奉承的话就忘乎所以,他现在要的是客流量,要的是销售额,当然他更想要利润,可是为了与万客一争高低,已经损失了太多的利润了,员工的福利,只能先给个承诺了。 “高总,什么时候把零售价调回去?” “为什么要调回去?”高盛反问。 “那我们一直保持这样低的价格么?”厉红梅担忧地问。 “是啊,恐怕还要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出我所料的话,下个月万客肯定要跟进,到那时,我们的价格还要向下调整,所以你马上拿出一个调价方案给我。” “这样会不会两败俱伤?毕竟我们是三家店跟万客近三十家店在竞争,他们即使有十家店亏损,还是能保证利润的,可我们…” “三十家店怎么了?店多费用大,别忘了,我们的商品进价要比他们低得多,只要价格上我们占了先机,我们的客流还会向上走,有客流才有销售,有销售就不愁利润,现在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购物中心开业作准备的,我就是要让彭州的百姓知道,亿家是南京来的公司,亿家的商品价格是最低的,大老板的意思就是要让万客…算了,你去工作吧。”高盛没有把话说完,但厉红梅通过他冷峻的目光和满脸的杀气,能猜透他话里的意思。 厉红梅不知道高盛说得大老板是谁,也不知道亿家为什么非要和万客死磕,可是她感觉到了一种不安,商业竞争她也经历过,可是没见过这么血拼到底的,明知道万客是十几年的老店,还要去搏,看来这个大老板实力肯定不俗。 高盛关上门,给南京的大老板打电话:“大哥,下个月真正的战役要打响了,我想您得做好亏损的准备。” “亏损多久?预亏多少,会收到多大的效果?” “至少两个月,也就是我们的购物中心开业前,预亏一千万,效果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会看到万客的门店全换成我们亿家的招牌。” “好,我给你准备一千五百万。” “谢谢大哥的信任,你放心,做掉一个万客,也就是举手之劳的事。” “那个姓江的怎么样了,还没死吗?”电话那端的声音阴森彻骨。 “植物人和死人也没什么分别,万客现在是万云一个人在支撑,不,她女儿休学回来在帮她,孤儿寡母啊…我都不忍心了。” “善不带兵,义不养财,切不可有恻隐之心。”声音依然冰冷。 “大哥,你放心,你的事我就是焚身碎骨也在所不辞,我不会手软的。”高盛很想问问大老板为什么对万客这么恨之入骨,可是多年养成的内敛性格让他忍住了,大哥不想说的,问了也不会说,终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做手下的,好奇心太重有百害无一利。 高盛说:“大哥,我整理了一份能弥补利润的商品名单,都是一些还没进入彭州市场或者万客忽略的商品,一会我传真过去,你安排专人采购,下个月我能用到。” “我就说嘛,我不会看错人的,你一定不会真给我亏一千万进去的。” “嘿嘿,大哥,做生意哪个不是狡兔三窟,你也别太乐观,我要的这些商品利润是高,但是销量有多大还不好说,你那一千五百万还是准备着吧。”高盛被大老板一夸奖,很是得意,但还不至于忘形,他明白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话说得太满,到时候难为的是自己,小心使得万年船,留一些余地给自己才是最稳妥的。 万云考虑很久,终于在徐非的促销方案上签了字。她不知道,如果是江雨,现在遇到这样的对手会怎么做?会不会接受对手的挑战?不接受的话还有更好的对策吗?商业竞争,价格是一个起跑线,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还有什么良策能打败对手呢? 徐非非常清楚,眼下,光靠彭州的供货商这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要打价格战,必须得有其它的进货渠道。他和万云商量着挤出五百万的现金,然后安排采购部的人全部出动,到全国范围内的批发市场自采商品。 他和付为正则全力以赴主抓农副产品采购,两个人跑遍了彭州的养殖场,蔬菜基地,果园…总算是工夫不负有心人,签了一批低价的农产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