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落中国武将列传的紫中国武 (第4/6页)
他们也提倡男女平等,想要做各式各样的改革,然而却没有一项彻底实行。怎么说呢,那种神明附身后发出神示的情形,在西欧的列强看来,实在是不愿承认那是正统的基督教。不过毕竟其全体的领导十分优秀而清军又相当地衰弱,因此一时之间还是占领了中国的南半分,并且进入了南京、以其为首都。洪秀全在此自称为天王,从此就开始堕落,陷溺奢华的生活当中。 当时在太平天国的内部都还是非常地团结的,然而随着洪秀全的堕落,内部也开始了权力斗争,各千部之间相互较劲。在此,最高干部之一的第九十八位的石达开曾提出大家不要再继续自相残杀的意见,但却未为众人所接受,甚至连自己都差点难逃被杀的命运,最后只好逃离。之后,虽然相互争斗的事情暂时被放在一边,而石达开也重新出任洪秀全的辅佐工作,乍看之下好像很圆满,但这次则换洪秀全一族看石达开不顺眼,因此就把他流放,由自家族人握有全部的大权。 石达开这个人在死时才只有三十三岁而已,他在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之一,相当地年轻。这个人的父亲虽是汉人,但母亲却是少数民族出身。由于他出身自不错的家庭,因此教养也相当丰富,被认为是太平天国中最佳的战术家,并且。曾数度大破清军。加上他的人格也十分地成熟,具有相当的声望,如果放着他不管的话,那么权威是自然会靠向石达开那一边的。就在这样的危机感之下,石达开遭到了流放,也导致其因相当嫌恶,所以就带着自己的部下脱离了太平天国一事。此后则一直在长江的上游策动军事活动,就在想将某一个地方作为根据地的时候,就又为清廷所阻,不管走到哪里都不顺利,最后被追兵全灭。不过,他在中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依然是具有着与关羽相匹敌的人气。 关于第九十七位李秀成这个人,他是在干部互相斗争、石达开也脱离了之后支撑着人平天国的人。和李秀成一起的,还有另一个名叫陈玉成的人,这个人也相当地年轻,但却十分地勇敢,建立了不少的功绩。当他败于清军之手而被处刑的时候,才不过二十五岁而已。 清朝在借用外来诸国之力的情况下逼迫太平天国,最后终于将首都南京包围,好不容易才将其攻陷。虽然李秀成一直支撑着太平天国政治和战局,然而天王洪秀全却于此时决定放弃而自杀。在南京失守的时候,李秀成抱着洪秀全的儿子逃出,但最后还是被捕。 被捕后李秀成的态度,听陈老师说,其实是非常可怜的,据说他是想摇尾乞怜以换得一条小命的。关于李秀成这个人,在历史上一直没有确定的评价,有一直到最后都支撑着太平天国之英雄的看法,也有最后想以拍马屁而使自己得救的卑鄙小人的看法,不过,要说卑鄙的话,这也有可能是清朝官方的宣传手法。虽然要加以评断并不容易,但最后,还是让人有苟且偷生的感觉。 是以如果严格地探讨,也许当南京失守之时自杀的话,名声反而得以保全也说不定,只不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够成为英雄,这也不过是在最后之际时,暴露出人性最大的弱点罢了。这样看来,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其实是很伟大的,凡人是学不来的。由于我自小的时候所看的世界史故事书中,就有一篇说李秀成这个人乃是支撑太平天国大局直到最后的名将的文章,因此在听闻了这些之后,感觉非常地复杂。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他能够壮烈的死去吧!也或许他是想忍辱负重,意图东山再起也说不定就是了。我想如果我多学习一些,而再发现到其他遭埋没的名将的话,也许会先把李秀成给舍去也说不定,毕竟当时因为这一点,我也曾犹豫了很久。而如果现在要换的话,如果是同为清代人的话,我想我大概会选择策棱,不然像清法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冯子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怎样,终于到了最后的第九十九位,也就是刘永福的时代。 这个人的人生其实也是波涛四起的,他本来是中园南部的贫户所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大多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要工作,而刘永福却是和双亲一同成为流民到处流狼。在这样的放狼生活之中,他从父亲那儿学习武艺,感觉上应该不是单纯的贫民才是,也许是武门的家道中落也说不定。 在他十七岁时,双亲均去世,成了孤独之身,因此他就想要加入太平天国的分支。然而在太平天国之乱当时,他因为过于年轻而地位低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后来就从事盗贼一般的勾当。在这时候,他跟随盗贼的首领前往越南,在越南从事佣兵的工作。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独立建立了一支黑旗军,虽然一方面替越南的王室担任佣兵的工作,但另一方面还是像半山贼一般,有着不确定的性格。 之后,越南受到法国的侵略。当西元一八七三年法国的大军占领河内之时,他就进入更深处的地方,即使当时越南军战败,然而当时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却能与数量较多、火力较强的法军作战,而且还将之击灭,连总司令官的葛鲁尼耶将军也战死其中。 说到这时候的战术,由于法军的火力很强,因此若要从正面迎战是绝不可能获胜的。加上黑旗军这边也只有旧式的铁炮而已,因此采取的战术就是一开始即躲躲藏藏,然后引法军上钩。在将法军从平野逐渐引到山区之后,再以埋伏的军队一口气蜂拥而上,立刻就进入近距离战中,不让对方有展现火力的机会。而这个叫做葛鲁尼耶的将军大概就是在枪也没办法发射的情况下被杀的吧!总之,法军在此被击溃,而且还是连总司令官都战死的大惨败。 因为这样,所以造成了世界轰动,在当时日本的报纸中——大约明治六、七年(译注:西元一八七三、一八七四年)也有所记载。而日本战胜欧洲军队的事却一次也没有。尤其当时乃是萨英战争,也就是日本的萨摩藩输给英军的记忆犹新的时刻,因此在日本的报纸上就以亚洲的军队初次胜过欧洲的军队为题而大喜,将刘永福誉为如同诸葛孔明和楠木正成土般的战术天才。 在此,法军连撤退的余地都没有,而在经过十年后的一八八三年,法国又再度整编大军来到越南。当然,之前也不是说完全地放弃越南而离开就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