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第3/4页)
。 “男孩儿女孩儿倒没关系…”他说。他本来是想说这件事的,可被她打断了。 她说:“就是,反正现在男孩儿女孩儿都这么花花绿绿地穿。”她是说那些毛线。 他没再说。他想,也许不会… 有一天夜里,她又被他的喊声吓醒了。他总做噩梦。外面正下着大雨。 他点了一支烟。“要就要个大点儿的。”他忽然说。香烟的红光时明时暗。 “再睡会儿吧,还早呢。”她说。路灯还没灭,树影在墙上晃动。 “其他都听你的,我就这么一个要求。” “太大了,我怕…”那时她就想说这件事。 他猛地趴在她胸上:“你知道,肝硬变是活不长的。我想要个大点儿的…那时他已经能帮你干点儿事了…”闪电照亮了他的脸,满是泪痕。 她抱着他的头,怔怔地躺着,看着墙上那片晃动的树影。后来她哭了,忘了说这件事… 还有那天晚上,他们坐在立交桥下的黑影里乘凉,看见桥头有一对年轻的父母正和孩子玩捉迷藏。mama捂住小姑娘的眼睛,爸爸猫着腰藏在了塔松后面… 她看得发呆,一会儿靠在他肩上“嗤嗤”地笑,怕笑出声;一会儿又伸长了脖子,还是笑出了声。 年轻的父亲用胡子扎着孩子的脸,孩子在爸爸怀里打着挺儿“嘎嘎嘎”地笑… 那时他又想到过这件事。正要说,可思路又被她打断了。她跟他说起了那个小姑娘穿的小喇叭裤。 “你看那小喇叭裤多好。前天我们厂内销了一批,他们好些人都买了…” 后来他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好像是想起了一辆遥控的玩具汽车… 还有,看那个电视连续剧的时候,她也想到过这件事。安娜哄谢辽沙睡觉,对谢辽沙说“我是个大妖魔”…那天,他没在家。 看《巴黎圣母院》的那天,电影院里有个小孩大声问:“那个坏蛋干嘛老敲钟呀?” 孩子一看见长得丑的人就以为是坏蛋… 那天他们俩什么都没说,一晚上没说话… 今天她却突然说了出来,他没有准备,连她自己也没有准备。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准备,她才说了出来。可偏偏是今天!也许正因为是今天。说出来了,说出来就和没说不一样了,不再去想是不行了。不过,倒是从心上搬开了一块石头。可是,又有一块更大的石头压在了心上… 他们默默地走着。风还是很大。电线上挂着几条碎纸,那曾经是个风筝。 后来,他们在一个避风的地方站住了。男的靠在墙上,点了一支烟。女的把饼干筒放在地上,不知所措地看着男的。 一群乌鸦“啊——啊——”地叫着,在灰色的天底下飞着,被风刮得歪歪斜斜地向东南飘去。 “只要咱们待他好,”男的说:“我觉着,只要咱们是真心待他好…”他看着那辆儿童车,车上的商标是一只大眼睛的蜻蜓。 女的一直望着那群鸟。它们兜了个圈子又飞了回来。它们想落在那片老树上,可风太大。 男的又说:“我觉着,只要咱们待他特别好…你说呢?”他捏着香烟的手不住地颤抖。 那群乌鸦终于都落在了老树上。女的说:“要是要个小点儿的呢?要个一、两个月的,不就没这事儿了吗?” “还不是要长大?” “那可不一样,那他从小就会习惯了。”她说。 后来,有好半天两个人都没再说什么,一直在那个避风的墙角里站着。 路灯亮了。路灯亮了就有六点多了。 “还累吗?”女的问。 男的又点着了一支烟。 一辆农村拉粪的马车从他们面前走过,马车的轮子轧在一个污水井的井盖几上“格登登”直响。马车过去后,女的看见那井盖儿错开了一条缝。 “你看那井盖儿,”女的捅捅男的,说。 男的瞥了一眼那井盖儿。 “你看呀,”那井盖儿没盖严!“她又捅捅男的。 “你有完没完?!”男的使劲扒拉了她一下。 “那井盖儿没盖严。”女的小声辩解,像是做错了什么事。 男的用拐杖杵着墙缝里的黄土,不理她。 她担心地望着那个井盖几。过了一会儿,她朝那井盖儿走去。 “回来!”男的喊。 “那井盖儿没盖严。”她说,但不敢往前走了。 “让你回来!”男的又喊。 女的只好又回来。“谁要是踩上,该掉下去了。”她说。 “活该!就你心眼儿好?!” 她站在他身旁,不时看看那井盖儿,又看看他,想说什么,又不敢。她怕惹他生气,他有肝硬变。 路灯在风中摇晃,电线杆的影子也摇晃着。胡同里已经没什么人了。 “不早了,走吧,”女的说。 “上哪儿?” “老石该等急了。既然来了,就去吧。” “我本来就不想来。我本来就不想要。” “就先看看吧,你说呢?” “甭看也知道!不是自个儿的孩子,怎么也和自个儿的不一样!” 女的半天没言语,后来猛地抱起饼干筒,胡乱地朝前走去。男的才发现,她哭了。他慌忙抓起儿童车,追上去… “我们还是要自个儿的吧。” “不。不!我不要!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趴在床上哭着。 “大夫不是说了吗?只有一方有你这种病,有可能不遗传… “还有呢?!你怎么不说啦?还有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