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_桐陰委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桐陰委羽 (第6/9页)

姆媽姆媽,

    我一身啦啦響!”他的娘知道天上來收他的骨頭,教地快快嘴巴咬牢馬桶沿。一

    時雷止雨歇,羅隱的金枝玉葉身就換了賤骨頭,后來討飯做叫化子,惟他的嘴巴

    因天上厭惡穢,沒有改換,仍是聖旨口。

    羅隱大約是浙東一帶,宋有方臘,元有方國珍,又明末流寇清末太平軍皆到

    過,他們原有做真命天子之份,可是民間對他們的嗜殺人失望了,所以造出來的

    故事,但查考不的確,總之也相宜于毛澤東。

    羅隱后來還做出一些恨毒的事,但講說的人已經又對他原諒,不為鑑戒之意

    了。羅隱到過蘆田,因恨毒他叔父,說“羅隱蘆田宿,蚊蟲去叮叔”,蚊蟲聽錯

    了去叮竹,所以毛竹山里蚊蟲多。還有是羅隱走過塍,見務農人在吃麵,只乞討

    得一些麵湯麵腳,他生氣把來倒在田水裏,說“大的變牛蛭,小的變螞蝗”,就

    變成了牛蛭螞蝗,專咬種田人。

    羅隱的娘舅收留過他,叫他放鴨看牛,他把鴨殺殺吃掉,卻招了一臺野鴨傍

    晚趕回家,次晨開籠都飛了,說是鴨自己飛了之故,騙他娘舅。他又用蘆葦殺牛

    ,因不曾帶得刀來,而那蘆葦經他題破,就變為這樣鋒利了。他叫一班看牛佬都

    來吃牛rou,卻把牛頭牛尾嵌進山岩裏,說是牛自己鑽進去的,他娘舅去看,果然

    一邊頭,一邊尾巴,拉拉尾巴頭會叫。羅隱的故事即如此回到了民間的跌蕩自喜。

    結局是羅隱避雨危崖下,因為他說了一句會壓下來的話,那崖巖就崩倒把他

    壓在裏面了。小時我對著堂前的壁叫叫有回音,就曉得是羅隱在答應。故事編到

    像這樣,今天他也還活看,竟是可以叫喊得應,真要有本領。

    這故事抵得一篇孟子,孟子說天下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而如張獻忠的立起

    七殺碑,則到底不成大事。稱為天子,宁是要像子弟的端正聽話,端正故天下簡

    靜,聽話故與世人無阻隔,還要有規矩有怕懼,規矩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則”

    ,怕懼是“文王小心,畏天之命”但也不必引經書,中國民間的帝王之學,我

    覺遠比孟子說先王之教來得氣魄大。從來儒生學聖賢,民間則多說做官做皇帝,

    聖賢倒少提。

    而世界史上亦惟中國有諫臣,當面說皇帝怎樣不對,要怎樣纔對,彷彿他做

    皇帝的不懂,倒是你懂,那麼皇帝你來做吧!而你亦真的會做。又皇帝對臣下,

    如劉邦愛漫罵,亦宁是平人相與。這裏其實有著謹嚴。而在民間是對小孩已然,

    我母親對我即比修行律宗另有一種不原諒。

    孟子教人從其如舜者,去其不如舜者,胡村人未必有幾個讀過“舜有天下而

    不與焉”,但都曉得戒小孩不可要心太重。我小時衣裳都是上頭幾個哥哥穿下來

    的,袖口蓋沒手指,下擺拖到腳面,秀卿叔家的阿水比我大一歲,卻一身印花洋

    布衫褲,我看在心裏,但是不存與他比的念頭。阿五meimei比我小一歲,她家開豆

    腐店,不乏小錢買點心吃,又她母親去曹娥娘娘廟燒香,帶回來玩具,我皆沒有

    ,小孩未必因為傲氣,只是自己更端莊起來。曹植詩極明艷,史冊上卻說他車服

    儉樸,這還遠比宋儒說去人欲存天理,更沒有議論的餘地。蘇軾天際烏雲帖裏寫

    美人、“肯為金釵露指尖”,真是貴氣,而舜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即只是這樣

    的有法,這樣的貴法。

    我四歲時,西鄰梅香哥哥家裏一班老太婆剪麥莖唸佛,我去嬉戲,半下晝在

    造點心了,是蕎麥麵,我還不走開,大概也有想吃之意,梅香哥哥取笑的說了一

    聲,小孩被道著心事,頓時大哭,伯母罵了梅香哥哥,又給我說好話,盛麵給我

    ,我必不要了,后來梅香哥哥抱我回家,連一碗麵送來,我亦到底不吃。小孩亦

    知怎樣的困難事都還不可惱,可惱的是自己下賤。

    又一回是我七歲,弟弟三歲,兩人到屋后竹園裏,我背弟弟下溪岸到洗衣石

    上,我先下去站著,他從岸上向我一撲,背是背住了,卻兩人都倒在水裏。我連

    忙爬起,好言央他莫哭,也莫告訴母親,怕衣裳溼了回家挨打,脫下在溪灘上曬

    ,要等它曬乾。可是弟弟等不得,他一人走回去,而且都告訴了。母親又氣又驚

    ,卻也笑起來,只罵我“你這樣犯賤,且這樣的無知識”不可犯賤,是貧家的

    小孩亦像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凡人身皆是千金之體。

    我小時吃醃菜揀菜莖吃,母親說菜葉是大旗,吃了會做官,我就也吃菜葉。

    我家飯桌上沒有那一樣是父親的私菜,小孩更不許吃獨食,不許霸佔好菜,不許

    霸佔坐位。大起來我見有些才能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霸氣,世界不太平也是因為

    霸氣,實在可思省。又小孩不可嘴饞,我家三餐之外不吃零食,有言女子嘴饞容

    易失節,男人嘴饞容易奪志。小孩亦不可嘴巴刁,揀食吃的小孩會營養不良。我

    或筷子含在嘴裏潤潤,沒有中意吃的嗄飯,母親便罵、“如何可以吃飯萎癟癟,

    小人該有甚麼吃甚麼!”儒生只讀經書,不大中意民間的東西,就有點像小孩揀

    食吃。我大起來,富貴榮華與貧苦憂患都過,不挑東嫌西,而凡世人過的日子亦

    果然是好的。

    母親戒我,吃食要有寸當。又過年過節,次日收起,我覺不捨,母親便罵。

    原來對于好東西亦要像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落情緣,纔得性命之正。中庸的中字

    非常難解,但像民間教小孩要有寸當,就極明白。我與群兒發喊戲逐正起勁,母

    親就叫“小人嬉戲也有個寸當,這樣跌魂撞頭胎似的,還不停了!”小孩白天

    玩得出神,夜裏要做荒夢的,一個人大起來不攪亂世界,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