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_第一百二十四章柏壁大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柏壁大战 (第4/5页)

草寇流民,为了活命,这才在唐军将领的蛊惑下。临时召集而来向运粮队发起了攻击,无非是声东击西的老调重弹罢了,就是想他把右侧的重兵调过来,为那边的正规军争取进攻地机会而已!

    要是他真的上当,慌了手脚,匆匆忙忙把右侧的军队调到左翼来,正好中了敌人的下怀,这样的蠢事,他才不会做呢!

    因此。黄子英下令右翼的大军不得动弹,仍然牢牢地坚守岗位,防止他所认为的唐军主力部队去而复返,然后,他把其余的部队全部放在了左翼,虽然,兵力不是很多,但是,他还是相信自己能够把面前这只叫花子军击退。

    然而。两军真正交锋起来,黄子英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眼前的这只军队装备虽然破烂,可是,战斗力却一点也不差,不管是单对单,还是结阵而战,以及士气地程度,都不在自己统率的这只精锐部队之下,和对方相比,他所统率的这只定杨军也就是装备稍微精良一点而已。可是,和对方相比,他的兵力却又站在了下风,不够对方人多,这样以来,装备精良的优势也就被抵消了。

    就在黄子英后悔应该将右翼的兵力抽调一部分到左翼来,就在他将这个命令付诸实现时,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又一个打击降临在他头上了。

    为了押送粮草,从晋阳等地强征入运粮队的民壮开始叛乱了。

    最初,只是一小撮人在兴风作狼,然而,由于黄子英将所有的兵力都抽调到了左右两侧。没有士兵弹压。因此,很快这一小撮人就像燎原的星星之火一样。把民壮们全都鼓动了起来,那些民壮手持木棒,扁担等简易武器,从内向外朝定杨军发起了攻击。

    腹背受敌之下,定杨军彻底崩溃了,很快,战阵就被唐军冲散,再也无法收拢。

    黄子英虽然挥动横刀,砍杀了几个溃兵,自己也在亲卫队地卫护下,逆着溃兵的人流奋勇向前,希望借此能鼓舞士气,挽回败局,然而,在这个时候,他所做的也不过是一些无用之功罢了!

    不一会,他的帅旗就被唐军砍倒,他的脑袋也成为了唐军某个无名小卒的邀功之物。

    这一场战役,李秀宁在浩州刘弘基部的配合下,袭斩护运粮饷的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占领张难堡,彻底截断了汾水东侧的宋金刚军粮道。

    就在这个消息传到唐军大营之前,宋金刚已经知晓了这个对他来说如同晴天霹雳的坏消息,他知道,在目前地这种情况下,战局已经无法逆转,他唯一的生路就是退兵,在弹尽粮绝之前退兵,保住手里的这十来万大军,退守晋阳,如此方有力挽狂澜的机会。

    然而,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是断不能让他全身而退的。

    果然,李世民虽然率领大军向他进逼而来,当他率领大军出营迎接李世民的挑战时,李世民的主力部队却避而不战,只是派出少量精骑袭扰他的阵脚,一旦他退走,就强冲上来挑衅,耀武扬威,得意非凡,一旦他派兵转身作战时,那小股精骑又远遁而去,不追击也就罢了,一旦追击,就会落入唐军圈套,被唐军地主力部队设伏吃下,种种情况,让他烦躁不已,就像当初在河北战败被高畅追击一般,那种失败的感觉一旦袭上心来,也就很难驱散了。

    不过,无论如何,战局已经无法逆转,唯一的生路只有撤退一途,毕竟,现在军中尚有一些粮草支撑,一旦粮尽,这十来万精锐大军,恐怕一夜之间就作鸟兽散了。于是,宋金刚派出小股部队断后,抵御唐军的攻击,自己则率领主力急速北撤,希望能摆脱唐军主力的追击。

    然而,李世民虽然年纪尚轻,却也是征战多年地沙场老将了,对于战争地局势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宋金刚为了脱身,使出了不少花招。却一一被李世民识破,见招化招,让宋金刚苦不堪言。

    几天前,宋金刚让部下骁将寻相率领本部人马北上,埋伏在临汾郡北面,汾水东岸地一个山谷中,想引得唐军出战。然后在交锋之际,寻相再率军从侧翼袭击唐军。

    到了如今这个局面,这个计谋也就无法用上了,只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宋金刚之前布下地这颗棋子却另有妙用。

    在撤退途中,宋金刚派人向寻相下令,让其率军断后,为主力的撤退赢得时间。毕竟,李世民率军一直在后步步进逼,要想将所有部众安全地带回晋阳,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必须舍弃一部,才能保住一部。

    一直以来,宋金刚还能掌控部队,使得大军的撤离井井有条,没有给李世民可乘之机。虽然,不断有断后的队伍被唐军围歼,定杨军的主力却并未受到什么损伤,只不过,宋金刚也知道,现在全靠自己以往的威信在维持,军中虽然缺粮,士兵们总地说来还能一日一膳,然而,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还没有返回晋阳,军中的粮草就会消耗干净,到时候就算他是神人下凡,也无力回天了。

    但是,如果加快行军的速度,在唐军的尾随追击下,难免会露出破绽,一旦被李世民抓住机会。那个时候,这十万大军也无法保存。

    现在,宋金刚就像是一个夜归的旅人,正在荒原中独行,李世民则像是一头饿狼在他身后紧紧跟随。让他容不得有半点懈怠。他知道,一旦让李世民这头饿狼抓住机会。自己就会被其撕得粉身碎骨。

    寻相对宋金刚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毕竟,唐军对寻相的动向并不清楚,因此,离开临汾郡郡城之后,宋金刚的大军突然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李世民就在唐军的先头部队中,这只部队以轻骑为主,采用地是草原胡人的狼群战术,为了抓住定杨军的破绽,能够快速地下达命令,李世民这才身先士卒,在秦叔宝,程咬金等将领的相伴下,一直紧跟宋金刚。

    当宋金刚突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