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_卷三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七 (第6/8页)

好后呈送给了皇上,此时文襄站在帝的身边,神武指着收对文襄说:“此人当是第二个崔光。”四年(546),神武在西门豹祠集宴,对司马子如说:“魏收为史官,记载我们的善与恶,听说北伐时,各位豪贵们常常送给史官好吃的东西,司马仆射送过没有?”于是一同大笑。又转向收说:“你不要看元康他们在我眼皮底下理事,就生嫉妒,我后世的声名执掌在你的手中,不要说我不知晓。”不久加兼著作郎。

    往昔收在洛阳,十分轻薄,人称“魏收惊蛱蝶”文襄有次游玩东山,令给事黄门侍郎颢等人侍宴。文襄说:“魏收恃才傲物,应该揭发他的短处。”并且重复了数遍,收突然大声唱道:“杨遵彦理屈已倒。”遵彦不慌不忙地说:“我绰有余裕,山一样的立着不动,如果遇见当涂,大概就会翩翩飞去。”当涂是魏;翩翩者,是蛱蝶。文襄最先明白遵彦话语的含义,大笑着称好。文襄又说:“刚才的话还不算什么,当再指斥。”遵彦应声而道:“魏收在并州时作有一首诗,对众朗读完后,说:‘从叔季景出六百斛米请人,也闹不清我的诗意。’众人所知,不敢妄语。”文襄兴奋地说:“先前我也听说过的。”众人都笑。收虽然为自己辩护,不再还击,但将此事终身记在了心上。

    侯景叛变逃往梁,寇掠魏南部边境,文襄时在晋阳,令收作檄文,不到一天时间,就写了五十多张纸。又晓喻梁朝,令其送还侯景,天黑时动笔,不到三更就写好了,共有七页多纸。文襄很是欣赏。魏帝曾于晚秋举行大射礼,令百官赋诗,收的诗末这样说:“尺书征建业,折简召长安。”文襄赞赏他,回头对人讲:“本朝今有魏收,便是国家的光彩,文墨雅俗,通达纵横。我也让子才、子升写过檄文之类的东西,但在词气方面,却不能同日而语。我意有所怀,忘了,也讲不出来了,或者讲出来了,但表达不清楚,收写出来后,将我的想法表达得十分周全、完整,这是难得的。”文襄又让收兼主客郎接待梁朝使者谢。。、徐陵。侯景攻克建康,此时梁鄱阳王范为合州刺史,文襄令收写信劝谕。范收到信后,便率领部众西上,魏刺史崔圣念趁机占据了合州城。文襄对收说:“今定一州,你有大力,但我还遗憾‘尺书征建邺’的目标没有实现。”

    文襄驾崩,文宣前往晋阳,令魏收与黄门郎崔季舒、高德正,吏部郎中尉瑾在北第掌管机密。转秘书监,兼著作郎,又任定州大中正。时北齐将受东魏禅,杨遵彦请求将收安置在别馆,让他撰写禅代诏册诸文,派徐之才把守门户,不准其出入。天保元年(550),授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封富平县子。

    二年,受诏撰述魏史。四年,拜魏尹,并以优厚俸禄,使其专心史阁,而且还不让主持州郡事务。一次,帝令群臣谈谈各自的志向,收说:“我希望能在东观秉笔直书,早日成就《魏书》。”因此帝让收专力此事。又诏平原王高隆之为总监理,当然,他不过是挂名而已。帝敕令收说:“一定要直笔,我不会做出魏太武帝诛杀史官这类事的。”魏初邓彦海撰《代记》十多卷,之后崔浩主持史馆工作,游雅、高允、程骏、李彪、崔光、李琰等人世为此业。崔浩撰编年体,李彪开始分撰纪、表、志、传,当然书还没有写出来。宣武帝时,命令邢峦追记《孝文起居注》,时间截止于太和十四年(490),又让崔鸿、王遵业续补。下至孝明帝,记载都十分的详尽。济阴王晖业撰《辨宗室录》三十卷。这样,魏收便安排通直常侍房延佑、司空司马辛元植、国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书郎高孝干广泛搜集资料并行取舍斟酌,以成《魏书》。收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向皇帝上表报告。撰成一代大典,计十二纪,九十二列传,合一百一十卷。天保五年(554)三月奏上。秋,授梁州刺史。收以《魏书》志未撰成,奏请修志,朝廷同意。十一月,复奏十志:《天象》四卷,《地形》三卷,《律历》二卷,《礼乐》四卷,《食货》一卷,《刑罚》一卷,《灵征》二卷,《官氏》二卷,《释老》一卷,共二十卷,连前纪传,合为一百三十卷,分为十二帙。其史有三十五例,二十五序,九十四论,前后还有二表一启。

    魏收招引的史官,要么学派相同,要么关系密切,所以对那些有威胁力量的人一概不用。房延。。、辛元植、眭仲让虽然很早就入了仕途,但不是史才。刁柔、裴昂之以儒学为世人所知,却不能胜任史书的编辑工作。高孝干用歪门邪道求得的官职。凡参加修史的,其祖宗姻戚都被收录,而且讲的都是好话。收性格急躁,心胸也不宽广,对有怨恨的人,多没其善、扬其恶。收常言:“哪家小子,敢向魏收变脸!抬举,可让上天,贬抑,可使入地。”当初收在神武手下任太常少卿修国史,得阳休之的帮助,于是向休之表示谢意,说:“无法感激你的恩德,但我要为你作一佳传。”休之父固,魏代为北平太守,由于贪残暴虐被中尉李平弹劾而受惩处,此事在《魏起居注》中有记载。但魏收的书却是:“固任北平太守,甚有惠政,因公事犯法,被免官。”又说:“李平极其尊敬推崇阳固。”对于魏来说,尔朱荣是盗贼,收认为高姓出自尔朱,又收受了尔朱荣儿子的贿赂,所以少写其罪恶而增加其善举,他在荣传的论中说:“如果修德义之风的话,豕韦、大彭、伊尹、霍光就不值得一提了。”

    时论认为收修史不公平。文宣便诏收在尚书省与各家子孙论讨,前后投诉的有一百多人,有的说漏失了家世职位,有的说家史上没有这样的记录,有的说妄加诋毁,收则依照人们的责问分别进行了答复、解释。范阳卢斐父卢同附在族祖卢玄的传后,顿丘李庶家传记他们本是梁国蒙地人,因此斐、庶讥讽说:“史书不直。”魏收性急,听后十分愤慨,上书皇帝诉说诬陷之苦和即将遭受杀戮的情况,帝大怒,亲自诘问。斐说:“我的父亲仕魏,位至仪同,功名显著,名闻天下,同收无亲无邻,所以不被立传。博陵人崔绰,官位只不过是本郡的功曹,更是没有什么事迹,但他是收的亲戚,便被置于传首。”收说:“绰虽官位低下,但名义可嘉,合乎立传的要求。”帝说:“你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