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_卷三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七 (第7/8页)

哪方面知道他是好人?”收答:“高允曾经为绰写过赞语,称他有道有德。”帝说:“司空是才士,他为人作赞,自然要讲好话,这就像你为人作文章那样,说人好难道都是真话?”收无言再对,战栗不止。因帝很早就推赏收的文才,故没有加罪。这时太原人王松年也毁谤魏收,当斐、庶均获罪,并遭鞭打、罚配甲坊,有人因此事而被处死时,卢思道也受到了惩处。不过,人们依然还是不满,这样,帝便下令魏史暂不发行,敕百官博议,还允许有疑问者入署,不实者陈牒。虽然如此,人们还是议论纷纷,称魏史为“秽史”,投诉者一个接一个,收则无可奈何。左仆射杨忄音、右仆射高德政两人权倾朝野,同收关系密切,收便为这两家立传。二人不让人们说史不实,就阻碍诉讼,一直到文宣帝去世,才算结束。尚书陆cao曾对杨忄音说:“魏收的《魏书》可谓博物宏才,对魏室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收说:“这是不刊之书,当会传之万古。遗憾的是论及诸家枝叶姻亲,过于繁杂,与旧史体例不同罢了。”收说:“以往由于中原丧乱,各家谱牒,遗逸殆尽,所以详细地记录了那些支流。望你观过知仁,不要对我特别指责。”

    八年夏,拜太子少傅,监修国史,再参议制定律令。三台建成,文宣说:“台成应该有赋。”杨忄音提前告诉了魏收,收上《皇居新殿台赋》,其文非常的壮丽。他人所作,从邢邵开始都赶不上。收上赋前几天才告知邢邵,邵后来对人讲:“收很讨厌,不早点给我讲。”帝曾出游东山,敕收作诏,宣扬威德,晓喻西魏,很快写成,且词理极壮。帝当着百官的面,大加赞叹。兼太子詹事。收娶其舅舅之女,即崔昂的meimei,育有一女,无子。魏太常刘芳的孙女,中书郎崔肇师的女儿,均因夫家犯罪受株连,帝都赏赐给收做妾,时人拿他与贾充置左右夫人相比。但两妾都没有生养儿子。收后来病重的时候,担心自己死后嫡妾不谐,就放走了刘、崔二妾。病愈后回忆此事,作《怀离赋》表述自己的心意。文宣每当酒足饭饱之后,说:“太子懦弱,社稷事重,当传位于常山。”收对杨。。说:“古人云,太子为国家的根本,是不能动摇的。至尊三杯酒下肚,就说传位给常山,这将会使臣下疑贰。如果是真的,应该快些行动。这绝对不是戏言。魏收既然是师傅,就应该保护好太子,哪怕是杀了头,我只是担心国家不得安宁。”。。将收讲的话向帝作了报告,从此之后,帝就不讲这样的话了。帝多次设宴,收常侍从在侧。皇太子纳郑良娣为妃,有司备置牢馔,帝猛食酣饮后,站起来掀翻了桌子。继而问收说:“明白我的意思吗?”收说:“我以为良娣既然是东宫之妃,按理酒桌上不应有牛、羊等,陛下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掀翻了桌子。”帝大笑,握着收的手说:“只有你晓得我的心思。”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的女儿为妃,后帝前往李宅赴宴,妃的母亲将两颗石榴贡献在帝的面前。问侍从,均不解其意,帝扔掉了石榴。收说:“石榴房中多子,王刚结婚,妃母希望女儿有众多的子孙。”帝十分高兴,叫收赶快把石榴捡回来,还赐收美锦二匹。十年(559),拜仪同三司。帝在酒席上,口敕收为中书令,叫中书郎李。。在树下造诏。李。。认为收是一代盛才,不能随便轻率,很久也没有写成。写好后,帝已醒酒,再不提及,李。。也就把诏压下了,事情便告结束。

    帝死于晋阳,驿车征召魏收和中山太守阳休之参议吉凶礼仪,并一同执掌诏诰。授侍中,迁太常卿。文宣帝的谥、庙号、陵名,都是收定下来的。孝昭帝在宫中主事,命收于禁中作诸种诏诰文书,几天也不让他出门。转中书监。皇建元年(560),除兼侍中、右光禄大夫,依然为仪同、监修国史。收先为王昕副使往梁,两人关系紧张,时昕与弟。。关系密切。孝昭别令阳休之兼中书,在晋阳执掌诏诰,留收在邺城,这大概是。。做了小动作。收心中忿忿不平,对太子舍人卢询祖说:“如果让你起草文诰,我也就没有意见了。”又授祖。。为著作郎,想让他代替收。司空主簿李翥是位文词之士,听到这两条消息后对人讲:“诏诰全由阳子烈,著作复委祖孝征,文史顿失,恐怕魏收要发病于背部了。”帝诏令议论二王三恪,收依据王肃、杜预的观点,把元、司马氏作为二王,连同曹就成了三恪。又诏告诸礼学之官讨论,他们都赞同郑玄的五代之议。孝昭后姓元,也就是说恪的范围不能太广,所以讨论后便顺从了收的主张。又拜兼太子少傅,解除侍中之职。

    因为魏史没有刊行,所以帝诏收再加审定增补。收依照诏令,颇多改正。当诏令颁行魏史时,收认为只是置放秘阁,外人无法看见,不妥。于是帝下令一套付并府保存,一套收藏在邺城,准许人们任意阅读抄写。

    太宁元年(561),加开府。河清二年(563),兼右仆射。这一时期,武成整天酣饮不休,朝政专委侍中高元海。元海平庸,不堪大任,因为收才名振俗,都官尚书毕义云擅长决断,所以元海虚心地倚仗他们两人。收畏避不前,无所匡救,颇为时人讥议。帝在华林另起一玄洲苑,尽收山水台观的壮美,还诏令在阁上图绘魏收之像,可见帝对他的敬重。

    最初收同温子升、邢邵相比,稍为后进些,自从邵被疏远外任,子升犯罪囚禁而死,于是收大受信任,独步一时。议论更相诋毁,而且各有朋党。收常常鄙视邢邵的文章。邢邵说:“江南任窻,文体本来疏落,魏收不仅是模仿,简直是大剽窃。”收听到后说:“他常在《沈约集》中做贼,为何说我偷任窻的。”任、沈都很著名,邢、魏便各有喜好。武平中,黄门郎颜之推就两人的喜好向仆射祖。。请教,祖。。回答说:“看邢、魏的褒贬,就能知道任、沈的优劣。”收见温子升没有作过一篇赋,邢虽有一两篇,但却不是所长,所以常说:“必须会作赋,才能成为大才士,只是夸耀自己的章表碑志,其实就像在作儿戏。”从武定二年之后,国家大事诏令,军国文辞,都是魏收制作的。每当有紧急之事,得旨后马上就作好了。或者时时有中使催促,收成竹在胸,如有宿构,敏捷快速,邢、温是赶不上的,其参议典制则与邢邵不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