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七 (第5/8页)
府卷五六二六七五○页作"云"。又诸本及北史"改"并作"加",册府作"改"。按今魏书卷五八杨播传即所谓"杨愔家传"无此八字,独见于北史卷四一杨播传论。若魏书定本"加此八字",何故不见于传世诸本?知魏书初稿,特书此八字以媚杨愔,后来杨愔被杀,又削去八字,以示不亲杨氏。李延寿认为不该削去,故在北史传论中又据魏书初稿写上此八字。李延寿于魏收传中说"此其指魏收失也",是说他削去不对,不是说有此八字不对。这里"云"字先讹"亡",又写作"无",后人遂并下"改"字也改作"加"。北齐书旧本和北史"云"字尚不误,而"改"字唯册府独是。今从三朝本及册府。 [二三] 初河间邢子才及季景与收并以文章显世称大邢小魏 北史卷五六"子才"下有"子明"二字。按邢昕字子明,子才族子,见魏书卷八三文苑传、北史卷四三邢峦传。传云"大邢小魏",当时必以子才、子明为大小邢,季景与收为大小魏,才有这话,这里当脱"子明"二字。 译文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敬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便会撰著文辞。跟随父亲来到边地后,却又喜欢上了骑马射箭,并准备依仗武艺晋升。荥阳郑伯戏弄说:“魏郎用过了几多戟?”收惭愧,便改变志向认真读书。夏月,坐板床,随着树荫移动读诵文章,几年下来,板床因此磨损,但精力没有分散。凭借文章的华美而崭露头角。 初授太学博士。尔朱荣在河阴残害朝士时,收也在被害人之中,由于天晚而幸免于难。吏部尚书李神俊看重了收的才学,上奏朝廷,被委任为司徒记室参军。永安三年(530),除北主客郎中。节闵帝立,拣选近臣,诏收试作《封禅书》,收下笔便成,不打草稿,文近千言,删改极少。此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帝侧,十分惊奇,禀告说:“虽七步之才,也不能超过此人。”迁散骑侍郎,不久受令掌管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当时二十六岁。 孝武初年,又诏收摄本职,文诰堆积,他却处理得颇合皇上意旨。黄门郎崔。。随从齐神武帝入朝,傲气逼人,收起初没有登门拜访。崔。。为帝登基作赦,称“朕托体孝文”,收嗤笑他率直。正员郎李慎将此事向。。作了报告,。。极其忌恨。时节闵帝驾崩,令收为诏。崔。。便公开讲:魏收普泰年间出入帏幄,一日撰诏,美饰词藻,可是义旗之士全成了叛逆之徒;又收的父亲老迈,当辞官回家服侍。南台将给以弹劾。幸亏尚书辛雄为他向中尉綦俊游说,才免于惩罚。收有贱生的弟弟仲同,先前没有登记,因而怖惧,上户籍后,遣送回乡侍奉老父。孝武曾大发士卒,在嵩山之南打了半个多月的猎。那时天气寒冷,朝野怨恨。帝与从官及诸妃公主,奇伎异饰,不合礼数。收想进谏但很害怕,想保持沉默却又忍不住,于是便上《南狩赋》以行劝谏,时年二十七,虽言辞yin丽,而终归雅正。帝亲手为诏回报,极其褒美。郑伯对魏收说:“你若没有遇见老夫,眼下还在追逐兔子吧?” 当初神武坚决推辞天柱大将军之职,魏帝令收作诏,同意神武的请求。欲加神武相国,问品秩,收以实情回答,帝遂止。收不知主相之意何在,加之前事造成的恐惧,请求辞职,诏许可。很长时间,才任帝兄之子广平王赞的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推辞,乃撰《庭竹赋》以表白己意。很快就兼任了中书舍人,与济阴人温子升、河间人邢子才齐名,世称“三才”时孝武疑忌神武,两人矛盾较多,收因此托病辞官才获批准。其舅崔孝芬感到不好理解,质问他,收说:“害怕晋阳甲士。”不久神武南下,帝西入关。 收兼通直散骑常侍,作为王昕的副使出使梁朝,昕风流文辩,收辞藻富丽,梁主及其群臣均加敬异。先是南北刚刚和好,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推崇。到这个时候,梁主褒赞道:“卢、李命世,王、魏中兴,不知再来的人情况如何?”收住旅馆,便买吴婢女进馆,他的部下也有买婢的,收亦唤来,一一jianian污,梁朝馆司因此也都获罪。人们称道收的才气但鄙视他的品行。在途中作《聘游赋》,言辞十分华美。出使梁朝回来,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向昕、收索求南货,不能如愿,就进行诬告,使御史中尉高仲密将昕、收二人拘禁于御史台,很久才被释放。 孙搴死后,司马子如推荐魏收,征召到晋阳,任命为中外府主簿。因受旨乖忤,常遭斥责,并受杖打,所以久不得志。恰逢司马子如奉命出使神武的霸朝,收便沾了他的光。宴会上,子如向神武戏言:“魏收是天子的中书郎,一国的大才,希望大王借给他一些机会。”由此转为府属,但还没有得到优待。 收从叔季景,有才学,历官著名,二者均在收上,但常受收欺侮。季景、收初次赶赴并州,顿丘人李庶,前大司农谐的儿子,以善辩被世人称赞,对收说:“霸者的朝堂有二魏。”收轻蔑地说:“将我同从叔对比,便是拿耶输和我相比。”耶输这个人,是故尚书令陈留公继伯的儿子,痴呆有名,喜欢一个人跑到集市上,高价购物,而被行商坐贾们逗笑取乐。收瞧不起季景,故有这种比方。如此不逊之例还有很多。 收本想凭其文才脱颖而出,但官位不亨通,于是便求修国史。为此事,崔暹特意报告文襄说:“国史事大,公家父子的霸王功业,都该详细记载,执掌者非收不可。”文襄启奏授收兼散骑常侍,修国史。武定二年(544),升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然修史。魏帝设宴款待百官,问什么叫“人日”,众不能答。收说:“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此时邢邵也在旁边,十分地惭愧。自从魏、梁和好之后,书信上常有:“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梁后派使者来魏,其书就去掉了“彼”字,自称还保留着“此”字,想显示无外之意。收确定复信,称“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梁人回信,以此为本。后神武入朝,静帝授给相国,坚决推辞不受,便请收作启。启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