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十三 (第3/5页)
富,钱物无复孑遗。喜乘兵威之盛,诛求推检,凡所课责, 既无定科,又严令驱蹙,皆使立办。所使之人,莫非jianian猾。因公行私,迫肋在所。 入官之物,侵窃过半。纳资请托,不知厌已。西难既殄,便应还朝,而解故盘停, 托云捍蜀。实由货易交关,事未回展。又遣人入蛮,矫诏慰劳,赕伐所得,一以入 私。又遣部下将吏,兼因土地富人,往襄阳或蜀、汉,属托郡县,侵官害民,兴生 求利,千端万绪。从西还,大め小艒,爰及草舫,钱米布绢,无船不满。自喜以下, 迨至小将,人人重载,莫不兼资。 喜本小人,多被使役,经由水陆,州郡殆遍;所至之处,辄结物情,妄窃善称。 声满天下,密怀jianian恶,人莫之知。喜军中诸将,非劫便贼,唯云:“贼何须杀,但 取之,必得其用。”虽复羸弱,亦言:“健兒可惜,天下未平,但令以功赎罪。” 处遇料理,反胜劳人,此辈所感唯喜,莫云恩由朝廷。凶恶不革,恆出丑声,劳人 义士,相与叹息,并云:“我等不爱性命,击擒此贼,朝廷不肯杀去,反与我齐。 今天下若更有贼,我不复能击也。”此等既随喜行,多无功效,或隐在众后,或在 幔屋中眠。贼即破散,与劳人同受爵赏。既被诘问,辞白百端,云:“此辈既见原 宥,击贼有功,那得不依例加赏。”褚渊往南选诸将卒,喜为军中经为贼者,就渊 求官,倍于义士。渊以喜最前献捷,名位已通,又为统副,难相违拒,是以得官受 赏,反多义人。义人虽忿喜不平,又怀其宽弛。 往岁竺超之闻四方反叛,人情畏贼,无敢求为朝廷行者,乃慨然攘步,随喜出 征,为其军副。身经临敌,自东还,失喜意。说超之多酒,不堪驱使,遂相委弃。 高敬祖年虽少宿,气力实健,其有处分,为军中所称,喜薄其衰老,云无所施。正 以二人忠清,与己异行。超之为人,乃多饮酒,计喜军中主帅,岂无饮酒者?特是 不利超之,故以酒致言耳。敬祖既无余事,直云年老,托为乞郡,潜相遣斥。其余 主帅,并贪浊诌媚之流,皆提携东西,不相离舍。喜闻天壤间有罪人死或应系者, 必启以入军,皆得官爵,厚被处遇。应入死之人,缘己得活,非唯得活,又复如意。 人非木石,何能不感!设令吾攻喜门,此辈谁不致力,但是喜不敢生心耳。喜军中 人皆是喜身爪牙,岂关于国。 喜自得军号以来,多置吏佐,是人加板,无复限极。为兄弟子侄及其同堂群从, 乞东名县,连城四五,皆灼然巧盗,侵官夺私。亡命罪人,州郡不得讨;崎岖蔽匿, 必也党护。台州符旨,殆不复行。船车牛犊,应为公家所假借者,托之于喜,吏司 便不敢问。它县奴婢,入界便略。百姓牛犊,辄索杀啖。州郡应及役者,并入喜家。 喜兄茹公等悉下取钱,盈村满里。诸吴姻亲,就人间征求,无复纪极,百姓嗷然, 人人悉苦。喜具知此,初不禁呵。 索惠子罪不甚江悆,既已被恩,得免宪辟,小小忤意,辄加刑斩。张悦贼中大 帅,逼迫归降,沈攸之录付喜,云:“杀活当由朝廷。”将帅征伐,既有常体,自 应执归之有司。喜即便打锁,解襦与著,对膝围棋,仍造重义,私惠招物,触事如 斯。张灵度凶愚小人,背叛之首,喜在西辄恕其罪,私将下都,与之周旋,情若同 体。狼子野心,独怀毒性,遂与柳欣慰等谋立刘祎。吾使喜录之,而喜密报令去, 去未得远,为建康所录。喜背国亲恶,乃至于是。 初从西反,图兼右丞,贪因事物,以行私诈。吾患其谄曲,抑而不许,从此怨 怼,意用不平。喜西救汝阴,纵肆兵将,掠暴居民,jianian人妇女,逼夺鸡犬,虏略纵 横,缘路官长,莫敢呵问。脱误有缚录一人,喜辄大怒。百姓呼嗟,人人失望。近 段佛荣求还,乃欲用喜代之。西人闻其当来,皆欲叛走,云:“吴军中人皆是生劫, 若作刺史,吾等岂有活路。既无他计,正当叛投虏耳。”夫伐罪吊民,用清国道。 岂有残虐无辜,剥夺为务,害政妨国,罔上附下,罪衅若此,而可久容!臧文仲有 云:“见有善于其君,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有恶于君,若鹰鹯之逐鸟雀”耿弇不 以贼遗君父,前史以为美谈。而喜军中五千人,皆亲经反逆,携养左右,岂有奉上 之心! 喜意志张大,每称汉高、魏武,本是何人。近忽通启,求解军任,乞中散大夫。 喜是何人,乃敢作此举止!且当今边疆未宁,正是喜输蹄领之日,若以自处之宜, 当节俭廉慎,静扫闭门,不兴外物交关;专心奉上,何得以其蜼螭,高自比拟。当 是自顾愆衅,事宣遐迩,又见寿寂之流徙,施修林被击,物恶伤类,内怀忧恐,故 兴此计,图欲自安。 朝廷之士及大臣籓镇,喜殆无所畏者,畏者唯吾一人耳。人生修短,不可豫量, 若吾寿百年,世间无喜,何所亏损。若使吾四月中疾患不得治力,天下岂可有喜一 人。寻喜心迹,不可奉守文之主,岂可遭国家间隙,有可乘之会邪!世人多云, “时可畏,国政严”历观有天下,御亿兆,仗威齐众,何代不然。故上古象刑, 民淳不犯;后圣征伪,易以剠墨。唐尧至仁,不赦四凶之罪;汉高大度,而急三杰 之诛。且太公为治,先华士之刑;宣尼作宰,肆少正之戮。自昔力安社稷,功济苍 生,班剑引前,笳鼓陪后,不能保此者,历代无数。养之以福,十分有一耳。至若 喜之深罪,其得免乎? 夫富之与贵,虽以功绩致之,必由道德守之。故善始者未足称奇,令终者乃可 重耳。凡置官养士,本在利国,当其为利,爱之如赤子;及其为害,畏之若仇雠, 岂暇远寻初功,而应忍受终敝耳。将之为用,譬如饵药,当人羸冷,资散石以全身; 及热势发动,去坚积以止患。岂忆始时之益,不计后日之损;存前者之赏,抑当今 之罚。非忘其功,势不获已耳。喜罪衅山积,志意难容,虽有功效,不足自补,交 为国患,焉得不除。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 令自为其所。卿诸人将相大臣,股肱所寄,赏罚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