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_卷五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十九 (第7/7页)

战败,义宣匆忙奔逃。张畅在兵乱之中独自返回,被军兵抢劫,连衣服都被抢光。正碰上右将军王玄谟乘车出大营,张畅已弄了些破旧衣服穿着,推挤着王玄谟上车,玄谟很不高兴,手下一些将领要杀张畅,队主张世营救才得幸免。张畅被送到京城,朝廷将他交给狱吏,削除了他的爵位和封地,配左右尚方。不久被赦免。

    张畅复出任都官尚书,转侍中,代替儿子张淹领太子右卫率。孝建二年(455)他出任会稽太守。太明元年(457)死于任上,时年五十岁。谥号为宣子。

    张畅的儿子张浩,官至义阳王昶的征北咨议参军。

    何偃,字仲弘,庐江人。司空何尚之的二儿子。州里征召他为辟议曹从事,举荐他为秀才,任命他为中军参军及临川王刘义庆平西府主簿。又征召他任太子洗马,未接受。元嘉十九年(442),何偃任丹阳丞,升任太子中舍人、中书郎、太子中庶子。当时义阳刘昶为太子,让何偃处理义阳国的事务。

    元嘉二十九年(452),太祖想再次北伐,就此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何偃议论这事认为:“敌人终要灭亡,他们容易混乱,歼灭他们并非难事,这确实是天意。可如今虽然朝廷谋划得非常周到,然而士兵没有严格训练好。沿边镇守的部队装备充足的很少,边境地区的人民流亡逃散,大多数没有归附我们。而这两者正是我们生存和进攻所凭借的根本。损害根本应付边患,结局一定不会成功。索虏以往失败后继之而起的就是内乱,最后导致破亡的局面,这是必然的。淮、泗数州消耗巨大,在外面的民工都还没有返回,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未治愈。况且,攻与守的情况各异,敌我双方情形不同,我们要进攻他们非常艰难,包围他们又费时间,进退维谷之间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我认为现在的不利形势很容易导致挫折。敌人威胁并不大,因此我们应该革除自己的弊病,以顺应天道。”何偃升任始兴王刘浚的征北长史、南北海太守。

    元凶杀君称帝,让何偃任侍中,负责起草诏书及其颁布。当时何尚之任司空、尚书令,何偃在门下省,父子二人同居权要之位,当时的人都为此心寒,因他们擅长权术,赚取了当时舆论的赞扬。世祖即位后,何偃的职位待遇都没有改变,任大司马长史,升侍中、领太子中庶子。当时皇帝责令百官直言进谏,何偃提出:“朝廷应该重视农业、体血阝根本,合并官职,减省事务,对官员进行考核来评定其能力高下,增加官员的俸禄以消除官吏贪敛。让好的官员长久任职。都督和刺史应各司其职。”

    何偃改任领骁骑将军,皇上对他恩遇非同一般,比对前朝旧臣还要亲密。转任吏部尚书。尚之离开这铨选之职不满五年,何偃又继其父之后任此要职,世人都认为这是无上的荣耀。侍中颜竣也开始发迹,和何偃都在门下省,两人吟赏诗文,宴赏交会,相得甚欢。颜竣自以为皇帝格外宠幸他,而应该担任要职,但实际职位却与何偃等人没有什么差别,心里有些不高兴。到何偃代替他总领铨选时颜竣更加愤懑不平,因此与何偃就有了隔阂。颜竣当时的权势倾动朝野,何偃心中十分不安,因而有心悸的毛病,心事重重,性情乖僻。他上表给皇帝请求辞去职务,称要治病不能做官。世祖对何偃非常器重,为他精心治病,名医好药听他使用,何的病终于治好了。

    当时皇上的长女山阴公主深得宠爱,皇上将她许配给何偃的儿子何戢。何偃平常喜欢谈玄,注释《庄子-逍遥篇》流传于世。

    大明二年(458)死于官任上,时年四十六岁,世祖下诏给颜竣说:“何偃虽然死了,其美志长往不返。我和他相处很好,又加上儿女亲家,痛哭悲伤实在难以自已。他去了,有什么办法啊!应赠他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原来的官职不变。”偃谥号为靖子。儿子戢,开明末年任相国左长史。

    江智渊,济阳考城人。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子。

    智渊始任著作郎、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刘诞的后军参军。叔父江夷有盛名,江夷的儿子江湛又有美誉,父子都显贵发达。而智渊的父亲没有什么名气,江湛就对智渊不太礼敬,智渊常常以此为恨,不是节日不到江湛家去。他在随王诞门下任职后,住在襄阳,刘诞十分看重他。当时咨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都和智渊关系密切。怀文常称赞智渊:“人应当有的都有,不应有的都没有,这就是江智渊啊!”元嘉末年他任尚书库部郎。当时出身名门的人不做台郎这类官,智渊门第孤清,没有援引,独独任此职,心里很不高兴,坚决辞绝不肯接受。竟陵王刘诞又征召他任骠骑将军,转任主簿,随府转任司空主簿。后又任记室参军,领南濮阳太守,调任从事中郎。刘诞要叛逆之前,智渊看出他的阴谋,请假预先离开了他。诞叛乱事发后,他就被朝廷任命为中书侍郎。

    江智渊爱好文学,文章词采清赡,世祖非常信任赏识他,对他的恩遇超出他人之上。世祖经常举行私人宴会,总是让三五个大臣随后,智渊总是其中最突出的。同来的人还没有近前,皇帝就单独召见他。智渊总是为超越众人而感到惭愧,从没有得意的神色。他每次和诸大臣一起跟随皇帝游玩,看到皇帝的诏书过来就知道定是召见自己,不安惭愧的心情都表现在脸上,世人因此称赞他。

    智渊调任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世祖每当宴会喝酒兴奋时总喜欢辱骂大臣,并且让群臣相互嘲骂从中取乐。江智渊一向宽厚,渐渐不迎合皇帝的心意。世祖让他以王僧朗嘲笑戏弄其儿子王景文,智渊严肃地说:“恐怕不应这样戏弄取乐。”世祖恼怒地说:“江僧安呆痴人,你们痴人相互怜惜。”智渊趴在坐席上痛哭不已,从此后世祖对他的恩宠大减。他出朝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加拜宁朔将军,管理南徐州事务。当初世祖的爱妃殷氏死了,群臣商议谥号,智渊提出谥“怀”皇帝认为这不是美谥,心中记恨着这事。后来皇帝驾幸南山,乘马到殷氏墓地,群臣皆骑马随后,他用马鞭指着墓地石柱对智渊说:“这上面不许有‘怀’字!”江智渊愈发惶惑恐惧。大明七年(463),江智渊忧虑而死,时年四十六岁。

    智渊的儿子季筠,任太子洗马,早亡。后来废帝即位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