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_卷五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九 (第6/7页)

人的竟没有一个能抵抗我们的进攻。险要的邹山是你们的凭借依靠,我们的先头部队与你们一交手,崔邪利便躲进洞xue,我将领倒拉着他的脚将他拖出来,魏主赐他不死,现在跟着我们到了这儿。你们又何必轻率地派马文恭到萧县,令他望风而逃呢?你们的人民都怨声载道,都说:‘和平的时候向我们征收赋税,到有国难时却不能保护拯救我们。’”张畅说:“我知道你们永昌王已经过了淮南,刘康祖被他打败,信使来时并无此消息。王玄谟是南方的偏将,算不上有才能的人,只不过因为他是北方人故意让他做先锋引路罢了。大部队还没到而黄河的冰快合拢,王玄谟考虑应该撤兵,这并不是指挥失误,只是因夜里撤兵而使部队有点小混乱罢了。我们的悬瓠是斗大的小城,守将陈宪一小将,而你们魏主则是率领全国军队,几十天也攻不下来。胡盛之亦是一偏将小帅,兵员不超过一旅,他刚刚渡过融水,魏国君臣拼命逃奔才侥幸未被擒获,滑台的军队并无多少惭愧。在邹山的小战斗虽然遇到小小的险情,但黄河边的人民大多是刚刚归顺我宋朝的,刚开始接受我文明的熏染,所以总有jianian盗犯罪之事,我们也不过派崔邪利抚慰他们罢了,如今落在敌人手里对我国又有什么损伤?魏主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打败一个崔邪利还值得一提吗?我们听说萧、相百姓都依靠着险要的山川,聊且派马文恭带十队人马去给他们看看罢了。文恭让前面三队出大队,他走后,大本营的嵇玄敬带领一百多骑兵到了留城,魏军败逃。这是轻敌导致的后果,并非是败在你们手里。我境内的人民散居在黄河岸边,两国交兵应当共同抚慰爱护老百姓,而你们军队进入我们境内恣意残酷破坏,发生这么多不幸实在是因为魏主无道。官府对得起老百姓,人民怎么会有怨气?至于你们入境七百里未遇到抵抗,这首先因为太尉的神奇算计,其次是因为镇军的英明谋略。治国安邦的要领我虽不了解,但用兵打仗的机密现在也不能对你说。”孝伯说:“魏主可以不包围彭城,而亲率大军径直进军瓜步。南面的战争如果胜利就无需包围攻打此城了。如果南面不能成功,彭城也不是我们非要不可的。我如今该到南方畅饮长江之水来解渴了。”张畅说:“是走是留,自然随你们的便。如果你们的战马能喝到长江水那就是天理不存了。我们应该各自回去复命,以后再领教。”张畅说完就往回走,孝伯追上来说:“张长史,我深深敬爱尊重您,我们现在相对交兵,真遗憾不能和您手拉手交谈。”张畅就又对他说:“请您好好保重,希望战争一定有结束的一天,你我相见的时候不会遥远。您如能回归宋朝,那么现在就是你我相识的开始。”孝伯说:“恐怕不会等到这一天。”拓跋焘又派人向二王借箜篌、琵琶、筝、笛子等乐器及围棋,义恭回答说:“受朝廷之命征战在外,未带玩乐的东西,在此宴会时恰好让镇府请了一些歌伎,有弦百条,都是江南的珍品,现在送给你们。”世祖说:“我担任地方守卫本没有留意这些东西,何况你们要的那些是乐工的普通乐器。我又检查以往诸王赠送的礼品,发现了这些琵琶,现在给你们。围棋也一并送上。”李孝伯的语言才能辩论胆识,也可算是北国的骄傲;而张畅随机应答,吐词如流,音韵和雅,风度仪表华朗不凡。李孝伯以及左右两旁的人都对他叹赏不已。

    敌人不久打到了彭城南门,并在四处燃起大火。张畅亲自到前线参战,身先士卒。后来拓跋焘从瓜步北逃时经过彭城,派人对城内喊话说:“我们的粮食用完了暂且回去,等到麦子成熟时会重新南下的。”义恭非常恐惧,紧闭城门不敢追击敌兵。又到了敌虏要南侵的时候,义恭商量想割去麦苗,将百姓迁到城堡里集中居住,但众人的意见不能统一,就又召集大家商议,唯独镇军录事参军王孝孙说:“敌人不再来,我们就可以安全;如果又来也不能用这个办法。将百姓关在城内,饥饿的时间一长,一到春天可以到野外去采野菜保存自己,但一进入聚居的城堡,马上就会被饿死。老百姓知道这是死路一条,怎么能管得住呢?如果敌虏一定来,到时再割麦子不迟。”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没人敢与他辩论。张畅说:“孝孙的话确实值得考虑。”镇军府典谶董元嗣侍立在世祖旁边,上前说:“王录事的建议不能考虑,还该照原先的打算去实行。”别驾王子夏就说:“这个意见是对的。”张畅端正手中的笏板对世祖说:“下官要让王孝孙弹劾子夏。”世祖说:“王别驾有什么错吗?”张畅说:“割麦移民可算是重要的大事,一方老百姓的安危就维系在这上面。王子夏亲为州官,一开始对此事没有任何赞成或反对的表示,等到听了董元嗣的话,就应声附和,讨好世祖左右的人,这怎能侍奉君王?”子夏十分惭愧,元嗣也不好意思。义恭的意见就这样未被采用。太祖听说张畅屡次提出正确的建议,非常赞许他。世祖仍驻扎在彭城,朝廷命张畅先返回,并让他统管盱眙城。

    当时敌虏声称要从襄阳南侵,所以朝廷让张畅任南谯王义宣的司空长史、南郡太守。又想让他替代刘兴祖任青州和彭城的都督,但两者都未实行。

    元嘉三十年(453)元凶杀君叛逆,义宣在举行哀悼仪式的那天举兵,张畅是元老,位列众官之首,神情悲哀,在当时影响巨大,哀悼完毕,他换了衣服,穿着黄色皮褶子裤,出射堂选兵,其音容举止,无不让人瞩目,见到他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力。事件平息后,朝廷召他为吏部尚书、夷道县侯,食邑千户。义宣有了不轨的打算后,蔡超等人因为张畅深得百姓的敬仰,劝义宣把他留下来。于是义宣解去南蛮校尉的职务而将这个职位授予张畅,并加冠军将军,领丞相长史。张畅派门生苟僧宝去京城向颜竣报告义宣的可疑之举。僧宝有一批私货停在巴陵,不久将东下,正好碰上义宣发动兵变,水陆交通都被截断,僧宝因之无法离开。义宣要叛逆之前,派心腹翟灵宝对张畅说:“朝廷正在挑选战船训练士兵就是要西讨我们,我们现在要起兵自卫。”张畅说:“肯定不会这样,我愿以死担保。”灵宝知道张畅不会听他们的,就劝义宣将他杀了示众。于是义宣派人召张畅,让他住在东斋,许多天也不见他,幸亏司马竺超民保护他才获得幸免。义宣又给他进号抚军,别立军部,以此来收买人心。张畅虽然在任上签署公文,但总是饮酒大醉不管公文如何。后随义宣东下,在梁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