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四 (第9/11页)
书中的过失而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以免过分地指责。” 天保八年(557)夏天,魏收任太子少傅,负责监修国史,还参与修改律令。三台建成,文宣帝说:“台落成,须有词赋歌颂。”杨忄音先把这消息告诉了魏收,他写了《皇居新殿台赋》呈上,文章十分宏丽壮阔。当时的作者自邢邵以下,都赶不上他。他呈上赋作的前几天才告知邢邵,邢邵后来对别人说:“魏收真是个小人,不早点告知这个消息。”文宣帝曾到东山游览,命魏收起草诏书,宣扬朝廷的威德,以告谕关西的北周。他倾刻写成,词气恢宏,内容宏博,文宣帝对着群臣们大加赞叹。他仍兼太子詹事。魏收娶他的舅父的女儿,妻子是崔昂的meimei,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魏太常刘芳的孙女和中书郎崔肇师的女儿,丈夫家因犯罪,文宣帝都将她们赐给魏收为妻。当时人们把他比做晋代的贾充,有左右两个夫人。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儿子。后来他的病情严重,恐怕自己死后妻妾之间关系不睦,便放去两个姬妾,疾病痊愈后,他写了《怀离赋》以表达自己思念的情怀。 文宣帝每次宴会在酒兴酣畅之余,常感叹太子性情怯懦,国家宗庙事关重大,自己终当传位给自己的兄弟常山王高演。魏收对杨忄音说:“古人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不可以任意动摇。文宣帝喝了几杯酒之后,常说要传位给常山王,让我们做臣子的产生疑虑。如果真的这样,应该决定并付诸实行;如果是一句戏言,我既然任太子的师傅,正当为太子以死效忠。但是,恐怕国家不会安定。”杨忄音把魏收的话奏报给文宣帝,从此文宣帝不再说传位给常山王的话。文宣帝多次摆设喜庆酒宴,魏收每次都参加。皇太子纳郑良娣为妃,有司设下很完整的牛、羊、猪三牲祭品的酒馔。文宣帝开怀畅饮之后,站起来把完整的牛、羊、猪都弄烂了,然后问魏收:“理解我的意思吗?”魏收说:“我很愚笨,认为良娣不过是太子的妃子,按理不应该设置牛、羊、猪三牲祭品。圣怀念此,因而将它们捣毁。”文宣帝听后大笑,握着魏收的手说:“你了解我的意思。”安德王高延宗纳赵郡李祖收的女儿为妃,后来文宣帝到李宅赴宴,而妃子的母亲宋氏拿出两个石榴放到文宣帝面前。文宣帝问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将它们放在一旁。魏收说:“石榴里面有很多子,安德王新婚,妃子的母亲想让他们夫妻子孙众多。”文宣帝非常高兴,对魏收说:“今后你还要来。”便赐给他两匹华美的锦缎。 天保十年(559),朝廷任命他为仪同三司。文宣帝在一次筵席上口头任命魏收为中书监,让中书郎李忄音在树下起草任命的诏书,李忄音认为魏收是一代卓越的人才,自己难于驾驭诏书的起草,很久也没有将诏书写成。文宣帝从酒醉中清醒,便不再提封任的话。李忄音也不奏知,事情渐渐沉寂。文宣帝在晋阳驾崩,朝廷派驿使召魏收和中山太守阳休之参与议定丧葬的大礼,并负责起草诏诰。仍任侍中,又迁任太常卿。文宣帝的谥号,以及庙号、陵墓的名称,都是魏收提议的。 常山王高演在朝中任宰相,他命魏收在宫中起草诏书,数日也不出宫一次。魏收又转任中书监,皇建元年(560),他任兼侍中、右光禄大夫,仍任仪同,监修国史。他早先给王昕作副手出使南梁,两人关系不协调。这时王昕的弟弟王。。与朝廷关系亲密,孝昭帝命阳休之兼中书,在晋阳负责起草诏诰,魏收留在邺城,都是王。。的主意。魏收很不满意,对太子舍人卢询祖说“:如果让你起草文诰诏书,我也不说什么。”朝廷又命祖王廷为著作郎,想取代魏收。司空主簿李翥是一个长于文学词章的人,听说朝中这些人事变动后对别人说“:诏书文诰都归阳休之,著作郎又任命了祖王廷,我朝文史顿失生气,恐怕魏公要祸起背后。” 孝昭帝认为《魏书》没有刊行,命魏收进一步研讨审改,他奉诏后对《魏书》作了很多修改。朝廷下诏允许《魏书》传行,魏收认为书稿藏之秘阁,外人无法看见。于是,朝廷命送一本交付并省,一本放在邺城,任凭人们翻阅改易。 太宁元年(561),朝廷加封魏收为开府。河清二年(563),他为兼右仆射。这时,武成帝终日沉湎酒乡,朝中大事委付侍中高元海。高元海凡俗平庸,不堪大任。因魏收的才名震动世俗,都官尚书毕义云善于处理繁琐的事务,元海便虚心依赖他们。魏收畏祸保身,不能匡救时弊,被人们所讥讽。武成帝在华林另外建造玄洲苑,极尽山水台阁的壮丽,下诏命在台阁中画上魏收的像。 开始,魏收与温子升、邢邵相比,声望稍逊一筹。邢邵被朝廷疏远调出京城,温子升因犯罪被处死,魏收便被重用,独步一时。议论对他更加诋毁。他们各树朋党,魏收常贬低邢邵的文章,邢邵却攻击他:“江南的任日方,文体本来粗疏,魏收不是直接模仿,也是公开偷窃。”魏收听到后便反唇相讥“:你经常在沈约的文集中作贼,为什么说我偷窃任日方的文章?”任日方、沈约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邢邵、魏收对他们的文章各有自己的偏爱。武平时,颜之推问仆射祖王廷对邢、魏二人的看法,祖王廷回答“:邢、魏二人的长处和短处就是任日方、沈约的优点和缺点。”魏收认为温子升从不写赋,邢邵的赋作也只有一两篇,而写赋正是他自己的长处,常常夸耀说:“必须能写赋,才能成为大才士。只以奏章、碑传、志乘自许,其他就更同儿戏一般。”自武定二年(544)以后,国家的重大诏命,军国的文告露布,都出自魏收之手。每有紧急事情,魏收都受命起草诏书,顷刻便成。有时宦官前来催促,魏收的笔下就好像已经提前构想出来一样,一挥而就。敏捷快速的功夫,是邢邵、温子升不能相比的。他的参议典章礼仪制定的能力,与邢邵相似。 魏收因为子侄年少,为了加以训诫和教诲,写了《枕中篇》,内容为: “我曾读过管子的书,其中有句话说‘:责任最重大的都不如身体,人生的旅途中最危险的都不如嘴,期限最长的都不如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行走在危途上,以度完人生,只有君子才能善始善终。’认真追思玩味这句话,真令人喟然长叹。 “山岳屹立而稳重,因为山体扎实,所以不会倾倒;山中的蕴藏可称坚固,但也在不断地积聚变化;吕梁山非常幽深,却可以在其中边走边歌而不用警惕;焦原临百仞之溪,异常险峻,也可以登临而不必惊慌。九层台阶垒在一起,所以可以轻松地登上;岁、日、月、星辰、历数等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