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雪耻_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二次塞北会战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第二次塞北会战之 (第2/3页)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山田乙三中将正式宣布大日本皇军正是占领江西省会城市、江南军事重镇南昌,中国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左翼罗卓英指挥的三十多个中国师被击溃,歼灭中队四万九千余人。

    韩云华所部的冀东大捷和承德、双子山大捷也在日军的这套组合拳下失色不少,站在中国国家层面上来说,中队这一个多月的战斗并没有取得多少优势,反而丢失了山东几乎所有的地盘和南昌城以及周边十多个县市。仅仅韩云华所部收复的十多个县市是无法弥补这样巨大的损失。即使是承德同为热河省的省会城市,但是要知道南昌可是武汉侧翼的重点城市,南昌一地的得失关乎第二次武汉会战的成败。同时南昌还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空军基地之一,南昌城被日军占领后,本就极其弱小的中国空军只能飞往武汉机场。所以说承德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都比不上南昌,可以说中日两国这一个多月的大战已经被日军占了上风。

    但是从方面来说,韩云华所部的连续大捷却是大大鼓舞了士气,尤其在这短短一个多月,韩云华所部共计击毙击伤日伪军六万余人、俘虏日伪军一万八千余人。同时还占领了晋北的天镇、阳高,冀西的阳原以及冀东的十几个县市,将内蒙古军区控制的根据地扩大了三分之一,大大扩充了八路军的势力,在中国北方韩云华所部已经成为了继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领导的晋绥军之后的第二大势力,的名气正以极快的速度提升着。但是山东的乱局现在却成了中央领导和总部首长的一块心病,延安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就此事进行了多次商讨,但是依然没有弄出个结果。

    南昌会战尚未结束,但是败局已定。这既因为日本占有武器装备的优势,也是因为中方的一系列失误造成的。此后,日军向西追击,于3月27日陷重镇高安。中队退守。此后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停止追击,并从南昌地区撤走部分兵力,战场相对稳定下来。然而中国国民政府迫于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以及蒋介石个人的面子问题,绝不甘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所以蒋介石命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准备反攻南昌。

    不过,败了就是败了,反攻那那里是短时间就能准备好的,一场大的战役单单准备阶段就不止一个月。所以此次南昌会战便是以国民政府惨败结束,当然国民政府并不承认日本的胜利宣言。国民政府对外宣称南昌会战第九战区的部队略有失利,虽然丢失了南昌,但是并不能说明中队已经战败了。

    在国民政府和日军华中方面军大打口水仗的时候,韩云华则是正在归绥乐呵呵地盘算自己的收获呢。由于大蒲河口登录的那支日军突然北上,**77师有大多数都是步兵,汽车只有区区几十辆,更本就没有那支装备了大量的战车的日军行军速度快,所以韩云华取消了**77师趁机进占秦皇岛的命令。而此时大蒲河口登录的那支神秘的日军部队的番号也已经侦查清楚了,当韩云华得知那支神秘的日军正是日军武器装备最精良的第一师团的时候,后背顿时出了一背的白毛汗,第一师团可不是安井藤治中将率领的那半个第二师团可比的。第一师团又名东京师团,通称:玉。1888年5月14日以旧的东京镇台为母体而改编,编成地为日本首都东京,补给军区也是东京。第1师团是日本帝国陆军历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师团,而第一师团也是参加侵略中国的最早的日军使团一级的编制之一,1894年甲午战争(日方称之为:日清战争)中,第一师团在我辽东半岛登陆,参加了进攻金州城和旅顺的战役。第一师团是日本皇室最信任的几支部队之一,从日本的明治末年到大正时期为止(1890年前后到1920年前后),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都担任首都东京的警卫工作,可见日本皇室对第一师团的信任。

    不过第一师团并未像日本皇室想象的那样是一支完全听从皇室的部队,实际上在很早的时候,第一师团已经成为了日本陆军中皇道派的聚集地。1936年2月22日,师团前往满洲驻屯的命令被颁布,其中就有第1师团。有人认为,这是上层有意将那些叫嚣着“清君侧,绝对王权以及昭和维新”的少壮派军官远远调离中央,是为了阻止军人参政。第第3联队为基干,集合了军官21人,军士94人,士兵1358人,分成若干队,按照预订计划,开始行动。举世震惊的“二?二六事件”爆发。叛乱士兵杀害了内大臣斋藤实、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和大藏大臣高桥是清,重伤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之后占据永田町一带达四天之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