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班子_第一章火烧南山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火烧南山4 (第4/5页)

,还都是"两会"和重大活动期间由市委市政府包场。每年财政在剧团这一块的投入达到了四百多万。花木荣当宣传部长后,就带队到剧团调研,弄出一个《关于地方戏剧团改革的意见》,报给了市委市政府,提出三条意见:一是精简人员,先破后立;二是政府买戏,变养人为养事;三是强化创新,改革地方戏。按照这三条意见,南山地方戏剧团要从一百八十人精简到五十人。所谓先破就是剧团解散,所有人员全部下岗,关系转入社会养老机构;所谓后立,就是在精简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南山地方戏发展有限公司,以精兵强将打造新的南山地方戏剧团。至于政府买戏,说白了就是将政府每年给剧团的四百多万,由养人变成养戏。剧团每演出一台戏,政府给予两千元的财政补贴。同时,她还提出要南山地方戏剧团改革南山戏,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将南山戏过于冗长的唱腔,改革成适合于现代观众的唱腔。这三点意见得到了时任市委钟雷的充分肯定,很快在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南山地方戏剧团由此宣告结束,新的南山地方戏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在人员精简上,花木荣坐镇剧团,不问谁说情,不管是谁的关系,一概不问,唯业务论去留。那一阶段,南山官场议论得最多的是花木荣,被人骂得最多的也是花木荣。但也就是这两件事,让花木荣在南山官场上树立了威信,甚至江南省都知道:南山市有个女宣传部长,其改革力度,非一般人所能为。

    现在,花木荣到了市政府,李同听政府那边的人说,花市长正在着手两件事。一是南部新城的重新启动。虽然宋雄书记和莫大民市长对此都没有明确表态,但她却已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并且到新城去实地查看。第二件事就是安置房。本来,安置房是在李同任常务副市长期间安排并建设的,到花木荣这里,房子早就建好了,只剩下最后的一部分财政资金到位问题。按理说,花木荣是不该蹚这水的,前任干的事,你搅它干啥?何况前任还在南山市,且已升任副书记。稍稍有点官场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事惹不得。可是,花木荣偏偏惹了,且惹得有些过分。李同觉得:花木荣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得不是地方,她应该在发展经济上烧一把火,而不应该在如此敏感和如此牵动官场神经的工作上烧火。这不是分明对着我吗?李同越想越生气,但他得稳着。他得等刘会明和王从志他们拿材料来。没有证据,一切说法都是瞎说。不过,对这两个人,特别是王从志,李同确实在心里没多少底。王从志这人军人出身,处事果断,胆子也特大。他也是因为王若乐,而结识王从志的,后来他发现王从志和王若乐各有所长。王若乐从来不在工作这一块找李同,而王从志恰恰从来都是在工作这一块找李同。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保密性好。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到了他们那里,就是进了保险箱。你就是用三吨炸药,也难把那些事那些话炸出来。这点让李同放心,也正是这放心,当初在安置房建设上,李同也没太多过问。他给王从志和刘会明明确了一个态度:保证质量,廉洁建房。现在看来,如果花木荣那边掌握的资料是真实的,那就是王从志在他李同面前耍了手腕。凭直觉,李同觉得王从志和刘会明在安置房建设中一定有猫腻。一点没有不现实,但有得太多,则是错误,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了。

    民生问题是首要问题,中央领导都多次强调。在民生问题上犯错误,那可不是一般的错误,那是得承担双重责任的错误啊!

    李同揭开杯盖,他发现手竟有些微微的颤抖。他赶紧用左手握住右手,但那没被握住的手指,却依然在颤抖着。这一会儿,他竟然想起了李唐。李唐是原江南省建设厅的副厅长,是南山状元李家当时最大的官,李氏家族曾为他骄傲。可是他出事了,刚刚四十多一点,就因为受贿两千多万,成为江南省新时期以来第一个因为受贿腐败被执行死刑的厅级干部。李唐成了南山状元李家族的疼痛。李唐被执行后,骨灰就安放在南山红白塔边的公墓里。那墓正处于红白塔的中线上,独立而富有意味。

    "李书记,宋书记请您过去。"秘书小刘过来喊。

    李同"嗯"着,端起杯子就出了门。他走得很慢,活像一尊正在慢慢移动的佛。到了宋雄办公室,他听见宋雄正在同章风交代:"将经济局的范定也叫来。"

    叫范定过来?是为了…

    "正忙呢。"李同进了门,边招呼边坐下来,又用两手攥了攥脸庞。宋雄说:"机械集团的事,咱们得好好研究下。"

    "李重庆那?"

    "李重庆这种走法,会把机械集团带进死胡同的。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得及时去纠正。"宋雄说,"为这事,我想了好几天。也同大民同志交换了一下意见,还分别征求了李驰同志和花怒波同志的意见,南山机械集团的有些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有这么严重?"

    宋雄回到座位上,叹了口气,他的头发又开始向后使劲地伸着了。

    章风又进来了,身后跟着花木荣,还有经济局长范定。大家坐定,宋雄问范定:"机械集团的具体情况,经济局清楚吧?"

    "这个清楚。"范定不假思索就答道。

    "是吧,那说说。"

    范定道:"机械集团这两年因为国际国内市场的问题,产品严重积压,出口降低了一半,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李重庆也多次向市委政府递过报告,要求政府在关键时刻给机械集团注资,以期渡过目前的难关。"

    "仅仅是因为市场问题?"

    "是的,市场问题。当然也可能有内部管理的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

    花木荣在边上插了句嘴:"我可听说李重庆在南方投资搞房地产,有这回事吧?"

    "这个,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