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序章南山班子1 (第2/3页)
出牌了。改革年代,非常时期,这种不按套路出牌,其实应该还有个更响亮更合适的名字:创新。 手机响了。 这是部银色的小手机,握在掌心,正好。这手机是宋雄平时带在自己身上的,而另一部稍大些的黑色手机,则大多时候放在包里,而包则基本上放在秘书手里。领导干部的手机,最透明,最公开,因为手机根本就不放在自己腰里,是被秘书掌管着。这表面上看,太公开化了,甚至有侵犯隐私的嫌疑。但其实,能有什么隐私呢?隐私都在这小手机里。而小手机,秘书是基本不沾边的。当然,个别领导干部的女秘书,有时也沾点边,但那也只能是沾沾而已。跟在领导干部后面,太远了,领导不喜欢;太近了,领导更不喜欢。秘书就是要领导刚想到时,就出现在面前;领导刚皱眉时,就消失在天边,永远在领导的影子里,又永远不挡领导的一丝丝光线。 宋雄拿起手机,看了看号码,是叶昆的。 "叶书记早!"宋雄的声音自然地低了。 "早!上午过来一下吧。有些事想和你通个气。" "那…那好。我吃过早饭就过去。是…" "人事上想动一下,听听你的意见。" "这…服从省委安排,啊,服从您的安排嘛!"宋雄"哈哈"道,"南山的人事是得动,省委和叶书记这是关心南山哪!" "好,好!"叶昆挂了电话。 宋雄拿着手机沉思了会儿,省里这时候想起要动南山的人事,应该与他一个月前给省委和叶昆同志的汇报有关。到南山来这五个月,宋雄最头疼的就是南山的人事。书记管什么?什么都不需要管,只要管住人就行了。聪明的书记管人,糊涂的书记管事。宋雄在省委办公厅待了十年,这点岂能不明白?王延安在省委副书记任上时,几乎就一门心思地管人管干部。当然,管干部也得有艺术。干部是中国素质最高的一个阶层,但也是最不好管的阶层。这个阶层有知识有思想,你奴化不了他,既然奴化不了,你就得让他主人化。干部管好了,工作就顺;干部管得不好,事事都得cao心。至于管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常用的手段是共同的,就是调整。干部什么都不怕,就怕调整。调整是干部所能遇到的最冠冕堂皇的"被管理"手段。干部最关注的,不是中央高层有什么动作了,也不是GDP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了,而是会不会被调整。所以一当有人事变动,那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有些干部长期下来就患上了"人事调整综合征",一遇上人事调整,就兴奋,就不安,就到处打听,恨不得成为一只窃听器,安装在主要领导的嘴唇上。 南山的情况,宋雄来之前,应该说是从心里做好了准备的。但他没想到南山这么复杂,复杂到他无法也无处下手。这些年,南山官场先后出现了南部新城大案、高速案、开磊特大涉黑集团案,也可谓是官场地震多发区。外面不知道内情的人,总会以为南山肯定有多少多少的官员倒在了这些案件之中。但其实不然。宋雄也是到了南山并且到现在也才刚刚明白:倒下的都只不过是些捞不上筷子的小官员,市级领导从未触及到。为这事,他有一次同市委副书记李同交流。李同边抹着秃顶边笑道:"宋雄书记不是希望南山市级干部中出一两个典型吧?" 这典型指的是反面典型,宋雄自然清楚。但他还是道:"那几个案件可是雷声大啊!" "南山的领导干部总体是好的,当然,也有不好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腐败的。" "这…" "现在领导干部不腐败就是好事,当然,想绝对廉洁也很难。社会趋势嘛!" 李同说这话时,嘴里的烟圈向头顶上萦绕过去,仿佛是烟雾中的一尊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佛。实际上,宋雄来南山不久,就听司机小杨有一次说漏口时称呼李同是"南山佛"。他问小杨为什么南山人这么称呼李同副书记?小杨红了脸,说:"我也不清楚。反正不少人背后这么称呼。大概是李书记像一尊佛吧?" 像一尊佛!这个比喻好,后来,宋雄越看李同,就觉得李同越像一尊佛了。在官场能做成佛,那是需要何等的历练与功夫啊!南山官俗中有一字叫"深",恐怕就是这种道行吧? 早饭就在大酒店,自助餐。宋雄一进餐厅,就见到市委秘书长章风。 章风正坐在桌子前吃着早点,旁边坐着两个年轻的女孩子。见宋雄进来,章风站了起来,有点不自然地笑着说:"央视的记者。" 宋雄点点头。 章风又道:"上午开发区光伏项目开工典礼,十点零八分。" "我上午另有安排,请李同同志过去吧!" "那好。" 宋雄拿了早点,就看见一旁站着的大酒店的服务员小秦,正拿眼瞄他。见他一回头,目光赶紧缩回去了,他也没介意。这丫头喜欢看他,他早就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