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班子_序章南山班子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序章南山班子1 (第1/3页)

    序章 南山班子(1)

    序章南山班子

    宋雄

    干部是中国素质最高的一个阶层,但也是最不好管的阶层。这个阶层有知识有思想,你奴化不了他,既然奴化不了,你就得让他主人化。干部管好了,工作就顺;干部管得不好,事事都得cao心。至于管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常用的手段是共同的,就是调整。

    早晨,阳光很好。南山国际大酒店向东的房间,被光线照耀着,有些晃眼。宋雄书记刚刚起床,头发还是一律地向后倒着。从十来岁开始,他就发现了自己头发的这个特性:喜欢向后倒,即使晚上睡觉时,面朝下趴着,第二天早晨起来,头发还是向后。这调皮的头发!当年学校里的老师摸着他的头发,半是玩笑半是喜欢。后来上了人大,他向后倒着的头发,成了一种标志。很多同学都知道,那个在学生会里风头正健的副主席宋雄,就是那个头发向后倒着的男孩子。他来自农村,腼腆,却又不失狡猾。而且他的狡猾藏在他的腼腆之后,往往就被人忽略了。十年前,他从省委宣传部处长位子上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结果笔试得了第一。面试时,考官看着他向后倒着的头发(天知地知,那天早晨他还真的修饰了一番,结果一进面试考场,头发就向后了),忽然就问道:"你觉得你能胜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这个工作吗?"

    "能!当然能!如果不能,我就不会来报考了。"宋雄回答得很轻松。

    考官点点头,说:"那好,你下去吧!"

    短短两分钟,说不清是宋雄搞定了考官,还是考官搞定了宋雄,或者说是被相互搞定了。反正下午成绩公布时,第一名就是宋雄。这种感觉,又仿佛是当年宋雄考了全县状元时一样。不过这回,宋雄只是淡淡地笑了下,而且是在心里。事实上,他比谁都清楚,早在笔试之前,他已经知道了成绩。省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王延安,是早年人大的校友,还是现在江南省人大校友会的名誉会长。更重要的是,宋雄在这次公考前,到北京见到了人大的老校长。谈及公考,老校长说这是个敏感的事儿,说真就是真的,说假嘛,当然也有。宋雄就一脸腼腆地要问个明白。老校长哈哈一笑,说你在机关也待这么多年了,这点破事儿能不懂?都说人大是培养官员的,我看你就是个懂得韬光养晦的官。这事好办,我给你们那副书记说说。老校长说一不二,马上就拨了王延安的电话,这电话也就马上接通了。老校长也不含糊,一竿子到底,把事情说得通通透。王延安先还是支吾了下,然后道:"宋雄本来就不错,这次笔试是第一嘛。既然校长说了,我会考虑的。"

    "不是考虑,是必须。"

    "好,好!老校长保重,过一些日子我到北京去看望您。"

    宋雄抹了下极力向前拢着的头发,对老校长道:"这事,您看…真是…"

    "这有什么?官总得有人做。让一个生性好的人当官,总比让一个品性差的人当官好。"老校长起身,从书架上拿出纸墨。宋雄赶紧替他展开,老校长运了运气,提笔写了四个大字——不违公心,然后道:"有这就足够了。"

    想着这些,一晃,其实也十年了。十年来,宋雄从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干到了主任,然后在去年底,调到南山来任书记。来南山前,已调任省人大任常务副主任的王延安,找他谈话。当然这谈话不是代表组织的,代表组织找他谈的是现任省委副书记叶昆。王延安说到一个干部的成长,话题就不自觉地引到了老校长的身上。两个人就都有些感慨,老校长已经作古七年了。而且,这个时候,王延安的感慨里还有些其他的特殊的让人感到不安的气息。他只是听,陪着感慨。末了,王延安说:"到基层了,一要有宏观调控的力度,尽量少作决定,但一旦决定,就必须被执行;二还是要有公心啊!官场不易,要紧的也就一两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哪!"

    王延安的话有点忧伤。三个月后,也就是在两个月前,王延安被中纪委"双规"了。

    王延安的"双规"既出乎江南省官员们的意料,但又在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王延安在江南待了三十年,从县委书记干到省委副书记,特别是省委副书记任上一干就是八年。八年的省委副书记,而且分管干部,这是个什么概念?是一个让一般人很难想透的概念,甚至是一个让浸yin官场多年的人也很难说明白的概念。这样的官员出事是正常的,不出事才有些不正常。但是,王延安出事确实有些不太正常。一是他在省委副书记任上没出事,而是偏偏到了人大常务副主任的位子上才出事。当然有人说,这是中央的特意安排,让他退到二线才动他,这样他的势力会弱小些。二是王延安在被"双规"前三年,就已被中纪委查了半年,结果是没有任何声息,调查组就撤了。而这次,据说调查组根本就没到江南,人却被抓了。可见,现在纪委工作也不是按套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