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贵族享受 (第3/5页)
时端杯小抿,之后各自发出一声感叹,是对这种祈门红茶的香味的赞叹。 在对饮品茗一会儿之后,书归正传了,陆霖没有忘记他的目的,他不是来陪市长喝茶玩儿的,他有些若思若虑地问: “你看——我那办学的主意——” “我看——可以。” 两人品着茶又闲聊一阵儿,陆霖一看表,午饭时间到了,就试探地对栗致炟说: “午饭是否安排在金堂鲍鱼馆?那里我定过了台的。” “吃那玩意儿干啥?价格高得要命,花的却是冤枉钱,不去,不去。” “那就换个地方,你看——” 陆霖知晓市长的脾气,他若是不想去的地方,你就别再纠缠,他烦纠缠。本来,市长不去吃鲍鱼,也在陆霖预料之中,那家鲍鱼馆可谓汴阳高档饭店中消费最高最猛的一家,百分之九十的就餐者是为了巴结上边的人才去消费的,也都是为求有权有势的人办事,才舍得花那被市长称为的冤枉钱的。一般朋友聚会,家人改善生活,才不会去那个鲍鱼馆呢。市长这级人物,早已不稀罕吃什么了,不过,作为想做东的陆霖,必须在市长面前表现出他的大方,他应该从最高规格的饭店请起,只有在贵客不情愿的情况下,再看人家眼色适当降低规格。所以,他是以征询对方意见的口吻问话的。 “陆霖啊,这么久啦,你还不了解我,午饭嘛,原则是八个字:就地取材,因陋就简。” “也好,那就到迎宾馆去,那里餐馆不下七八家,就地取材吧。” “对,我得去看看女儿了,她不是正在迎宾馆吗?” “是,是,走。”他们一道上了停在屋门口的帕萨特轿车,陆霖专门调了公司一辆中档车,他知道栗致炟的脾气,讨厌坐豪华轿车,他不是那类爱张扬显赫装点门面的人,他不想让自己乘的车引人注目,他喜爱平淡,喜爱不被人注意。若是说心里话,这阵儿他想步行到迎宾馆,龙城小区距那里很近,可谓一墙之隔。可是,步行这段路,即使很短,也有可能遇上认得他的人,那就得寒暄一番。或被认得他的路人指点一番,他想省略这些过场,只有钻进车里,封闭起来,短短的路程就快捷多了。想到这些,有时候他挺羡慕平民生活哩,平民们多自由、多随意啊,哪里像他市长,整天像走在舞台上的演员,走到哪里,都像是在舞台上,又都像是扮演着一种角色,作为不计其数的观众——老百姓们都在众目睽睽地看着自己。这种想法却不能向人倾诉,因为没人相信这是真话,反而会背后议论他不诚实、虚伪,得了好处还卖乖。是啊!多少人想当官想风光却没那官命,你当上了官,风光起来了,鬼才相信你不想做官不想风光而想去做平民百姓哩。唉,没办法。其实,虽然都是做官的人,人与人的感觉、想法也有不同啊!可是,谁理解他呢?那就把有些话憋在心里,埋藏起来,不说。 帕萨特只是在迎宾馆的几条道路上稍一转悠,就看见了那辆极为耀眼诱人的红色法拉利了。这时,帕萨特就停了下来,车里的两个人专心看那辆跑起来的跑车。真是不简单,女儿已经能自如地开着它奔驰了,直行、拐弯、转圈,她都能不停顿地娴熟地驾驭。栗致炟透过车窗玻璃远远地望着身穿白底红色图案运动服的女儿,更觉得她天真烂漫、清纯可爱。坐在汽车后排的妻子罗虹,他却没有看见。坐在萌萌身旁的丽丽先发现了她的老板陆霖,就指示萌萌把车开到帕萨特身旁。两车相会,车里的五个人先后出来了,陆霖看到罗虹下了车,就马上走过去,热情地叫着嫂夫人,边伸手与她相握,丽丽走至栗致炟身边,边亲切地问候栗市长好,辛苦了,边恭敬地与栗致炟握手。这时陆霖十分关切地问萌萌是否饿了。萌萌不在意地说:开着车时就不觉得饿,这会儿停下来,还真饿了,说得大家都笑起来。陆霖就说,那就先解决饿的问题,你们看,是去——他面朝萌萌一家三口,征求大家的意见。 “找个环境安静点的地方,吃什么都可以的。”栗致炟提出了要求。对于他,的确是这样,吃什么都无所谓的,关键是环境的选择。 “好,咱们去五号餐厅,那里最安静,环境还宽敞干净。”陆霖确定了位置。迎宾馆共有八家餐馆,一幢客房大楼配一家餐饮,五号楼位于迎宾馆的西北隅,它的餐饮是以家常菜为特色的,由于那幢楼的客房设施有点老化,所以光顾的人就少,但是它的餐饮业还是可以的,这方面,陆霖很是了解。 午宴时,在征求大家意见后,陆霖把下午的活动敲定了。午饭罢休息会儿,嫂夫人就到他预约好的迎宾馆内设的雅文美容厅做美容保健了,萌萌由丽丽陪着到温泉游泳馆游泳戏水,栗市长会见一个朋友,这也是老早就打算结识的一个人物。晚餐嘛,可以晚一点,就在别墅里设家宴,晚饭后就不走了,住在这里,领略一下龙城的夏夜风情,明天吃过早点,分别由专车送各位,绝不误大家上班上学。陆霖的安排正合栗致炟的心意,他很想在龙城住上一夜,可总是没有机会,还是陆老板善解人意,也是他对朋友的盛情,栗致炟一家欣然接受了陆霖的安排。 大约是下午四点钟,陆霖带着易大师来到栗致炟所在的别墅,栗致炟客气地让易大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陆霖亲自到饮水机旁为二人沏茶。对于易大师,栗致炟早有所闻,传说中的易大师是个很传奇的人物,他于八十年代初毕业于一所很有名气的大学,因为学的是哲学专业,毕业后到一所专科学校做了哲学教师,后来又进政府当公务员,再后来就辞去公职,专门研究《易经》。据说他在大学哲学系读书时,就攻读过不少有关《易经》的书。在栗致炟的心中,眼前的易大师没有他想象的年长,看上去这位被舆论称为大师的人物大约有四十五岁,面貌衣着都很朴实,说话是地道的钟南省方言,老家就在本省偏远的一个县城。据他说,他是从七八岁时,就跟祖父学《易经》了,虽然也是在县城的小学上学,课外的时间常听祖父讲一些传统文化。特别是讲授《易经》,尽管祖父很下工夫,他还是听不大懂,虽然不懂,却有了兴趣,总觉得这里面很神秘深奥,就像徘徊在一个神秘庄园的院墙外边,好奇心一直促使他想破门而入,去看看里面的秘密和神奇。可是,这扇大门一直没有被他打开,直到大学毕业许多年以后,也是在他始终不渝地攻坚下,这扇大门终于打开了,他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