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序言:私撰中国历代名将百人 (第2/4页)
93杨周春,94李长庾,95关天培,96僧格林沁,97李秀成(太平天国),98石达开(太平天国),99刘永福。 在上面的列表中,共整理出了九十九名,至于第一百名则留空,希望由读者自己来选出。笔者个人的候补名单,包括有蜀汉的赵云;隋的沈光;唐的王式;宋的刘锜、吴磷,金的宗望;以及明的李文忠等人。其中隋的沈光兼具有骁勇、侠义、以及洒脱,是“中国快意男儿列传”中所不可或缺的人物。然而由于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指挥过大军的经验,因此这次只好割爱。而蜀汉的赵云,无论在为官的见识和战术指挥的能力上都可说是五虎将军中的佼佼者,与被民众神格化、祀奉于“关帝庙”中的第三十二人关羽是不遑多让的。此外,身为宦官,然却以骁勇善战之武将而知名的人物,则还有前秦的张如,以及宋的秦翰等。 在同属乱世的五胡十六国、以及五代十国等时代,上榜的人却意外之少的原因,则是因为这些时代杰出的武将几乎都自立即帝位的关系。此外,虽然有着乱世出名将的观点,然而往相反的方向思考,如果没有统一天下的力量,只是让战乱持续下去的话,那对民众绝对是没有益处的。 因此,前述名将的条件B看来就确实有其必要性了!当然,历史的状况如果全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有所改变的话,虽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但这人一定若非名将即为大军师,必定会留名后世的。 第五十七位的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西历六四七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尔裘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王玄策等大唐使者一行人还受到阿尔裘那派兵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幸好后来王玄策安然脱困,逃离了玛卡达。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玛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儿,他与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借用了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在激战之后,王玄策终于获得了胜利。于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包含象部队在内的阿尔裘那军战死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大大地惨败。据推断,其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 王玄策在俘虏了阿尔裘那、回复玛卡达国的和平之后,就率领尼泊尔军回到其母国。当然,这时也救出了其他留在牢狱中的部下,最后回到了大唐。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欲望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本稿的讨论就此打住。 背靠着万年冰雪的喜玛拉雅山、立于尼泊尔骑兵先头、在辛都斯坦平原上奔驰的中国武将之姿,我等可以想像。只是归国之后的他,并没有再度出世,而是在宫廷的一个房间里默默地写作《中天竺行记》一书。冬日长安,停笔望向窗外,铅色的天空粉雪无声无息地飘落,一面哈着热气的王玄策心中在想此在么呢?而到了老年,他是否又会对着孙子们道往昔,说说那永不会落雪的遥远南国的故事呢?可惜的是,《中天竺行记》一书至今几乎完全没有残留下来,其活跃的史实也唯有从《旧唐书》、《新唐书》,以及从印度出土的铜版文书研究中探索了。 王玄策是往南行,那么,在中国的武将中,向西行到达最远的人又是谁呢?走海路的是第八十四位的郑和,他所率领的大船队横断了印度洋,一直到达非洲的东岸。至于陆路的话,则是第七十九位的郭侃。 西历一二五二年,大蒙古帝国的皇弟夫拉可汗率领大军开始了往西方的远征,其中有位汉人的年轻将军郭侃,他乃是第六十位郭子仪的子孙,自祖父那一辈以来就一直出仕于蒙古帝国。 西征军沿着丝路进军,于一二五六年渡过阿姆阿。侵入波斯领土的第一个关口为鹫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间威猛席卷全西亚的回教伊斯玛伊教派暗杀教团的根据地。当时,五万兵力死守绝壁上的要害,死斗之末,郭侃陷落了鹫城阿拉莫德,歼灭了暗杀教团。而也以此事为开端,当其转往东南准备征服喀什米尔时,竟然不战而胜,被称为不费一兵一卒即可陷城的常胜将军。依据《元史》的记载,他是个有时利用骑兵的机动力展开奇袭,有时则布下伏兵,除了是位纵横无尽的兵略家外,在攻城战方面也相当拿手。直到巴格达的攻防战为止,他总共陷落了一百二十八座城池。 一二五八年二月,这座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巴格达在决死的防卫战中陷落,结束了近五世纪的回教教主政权。激烈的攻防战中,郭侃于底格里斯河上以浮桥勇敢地在敌前强行渡河,而当教主企图乘舟逃出巴格达时,就被郭侃手到擒来了。 在攻陷了巴格达后,夫拉可汗并没有停止西进。郭侃率军进入叙利亚境内,准备讨伐富狼。所谓的富狼,指的是当时占据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欧洲人基督教徒之骑士团或是小国家群,这时的西方世界正是处于十字军东征的时代。 中国的武将与十字军的骑士展开了作战,这并非幻想情节,而是实际存在于史实之中。郭侃一共攻陷了一百二十座左右的富狼城池,在地中海岸策马,然后北上侵入了小亚细亚半岛。当时,富狼的首长兀都算滩、加叶算滩、阿必定算滩等人相继降伏,他们名字的原文发音究竟如何我们不知道,唯一所知的,乃是他们都把身为敌方的郭侃称为“神人” 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