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秘书前传(二)_51.特殊作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1.特殊作业 (第1/4页)

    51.特殊作业

    魏正隆发现李国藩自从市长前面的“代”字拿掉后,越来越难以驾驭,每次开市委常委会都是书记、常委等市长,在书记、市长同时出席的重大活动中,李国藩经常拍板表态。魏正隆承认李国藩思维敏捷,自己这个书记总比他慢半拍,但是谁是书记,你李国藩心里应该有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官场干了半辈子了,官场上的套数你李国藩不会不懂,既然懂,说明你李国藩没把我魏正隆放在眼里,我是党的书记,我是东州市委的领导核心,你不把我放在眼里,就是不把党放在眼里。就说这次市政府办公楼加层,连个招呼都不打就上了,中央现在三令五申严控办公楼违规修建,李国藩竟敢顶风上,想抛开党的领导,另立山头,此风如果不压下去,你李国藩就离翻船不远了。为了敲山震虎,魏正隆决定视察银环路工程,并亲自给李国藩打电话,通知李国藩陪同。

    李国藩接到魏正隆的电话以后,觉得味道不对,李国藩是个聪明人“这是要先礼后兵啊!”他当然不会把魏正隆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无论是魏正隆,还是荣立功,都不是干事的材料,做四平八稳的官还行,但是,做惊天动地的事却做不了。就说银环路工程吧,在魏正隆、荣立功手里论证了多少年了,就是动不了工,我李国藩一来,立即就锣鼓喧天地干了起来,你魏正隆不是想看看银环路工程吗。那我就陪你走一趟,让你开开眼,看看我李国藩是怎么干事的!李国藩欣然应允。

    银环路工地上旌旗招展,热火朝天,几辆轿车停了下来,魏正隆、李国藩各自从车上下来,两个人并肩视察工地。

    “国藩,”魏正隆欣慰地说“工程进展真是一天一个样啊!”“这条路早一天通车,东州市早一天受益呀!”李国藩得意地说。

    “国藩,别说我没提醒你,”魏正隆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这是一条勤政路、廉洁路,咱们可不能因为修一条路而倒一批干部啊。”

    “放心吧,老魏,”李国藩不以为然地说“我已经让市纪委组成监督小组,进入指挥部,从头监管到尾。”

    “这个办法好,”魏正隆赞许地点了点头“资金到位怎么样了?”

    一提到资金,李国藩叹了口气“外商还差三分之一的款,国昌在北京学习,我有点舍手啊”

    魏正隆微微一笑“抽空再让他跑跑香港,资金是个根本啊”

    中国市长协会第二次会长联席会议在成都闭幕后,张怀亮直接回了东州,我陪张副市长乘飞机回到了北京。

    刚回到中央党校,张副市长就交给我一份作业提纲,提纲要求中青班学员人人要写一份党性分析报告,可以从五个方面剖析灵魂。一提到“灵魂”两个字,我就有点抓瞎,一个人剖析自己的灵魂尚且不易,何况要剖析别人的灵魂?我心里打怵,但嘴上还是应承下来了,我在大学二年级就入党了,但从未写过党性分析报告,不用说张副市长也从未写过,张副市长一再叮嘱这份党性分析报告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青干班最重要的一份作业,不仅要在全班宣读,而且有中组部领导旁听,当时我内心的压力像泰山一样沉重。

    当天下午我乘飞机返回了东州,在飞机上,我思前想后,都觉得这份特殊的作业太难了,剖析深刻了怕剐着碰着张副市长,再给他的仕途之路带来什么麻烦。轻描淡写肯定过不了关,何况张副市长是个要强的人,我能看出来他的心情,他憋着劲想借党性分析报告在班上露露脸,但他又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掌握好度,既要深刻、触动灵魂,又剐不着碰不到他,我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回到东州,我搜集了有关张副市长的所有资料,从资料中得知,张副市长祖籍在北京,清朝末年北京大栅栏有一家赫赫有名的玉石老字号叫“玉石张”便是张副市长的祖辈开的,后来为躲避战乱和仇家逃难到了东州,在东州扎了根,不过玉石生意和手艺从张副市长的祖父手里丢掉了。张副市长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十岁丧父,十三岁丧母,从小就是孤儿,是在亲戚家长大的。由于个人勤奋好学,又有心计,一点一点奋斗到今天的地位,其中甘苦可想而知。

    古人讲“用谲不失其正,行权不诡于道”可是我对张副市长的规矩越来越不敢恭维,总觉得他的内心世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让我对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隐忧。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在识别领导选择领导的同时,也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我的命运毫无疑问地与张副市长拴在了一起,他值得信赖吗?其实,我经常这样问自己,然而我越扪心自问越迷茫。

    在剖析张国昌灵魂的过程中,我的灵魂却躁动不安起来,我的思想像苏醒的黑水河,不停地寻找心灵温柔的两岸,并朝它幽远的深处流去。我知道命运的虚伪不是一般的虚伪,而是非常成熟的虚伪;命运的圆滑不是一般的圆滑,而是非常成熟的圆滑。面对命运,我无法逃遁,也无处逃遁。生活给人更多的不是感动,而是震撼,领悟生活,首先要领悟自己,领悟了自己,还应该提醒别人,提醒了别人,自己才可能有出路。张副市长会接受我的提醒吗?我陷入一种深深的迷茫。

    为了写好党性分析报告,这两天我煞费苦心。我按照中央党校提纲要求的五个方面,写了约有一万字,因为我从未写过这类东西,先抛砖引玉,等张副市长看后再删改。

    一晃又是周末,我去北京接张副市长回东州,在飞机上,我将写好的党性分析报告交给他,他在飞机上一直看,看得很认真,一路上基本看完了,但什么也没说,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贴身跟了他快一年了,对他的品性我再熟悉不过了,没说什么就是不满意,但也没提出再让我修改的意见,似乎我写的这个报告可有可无,我断定张副市长一定也找别人为他写党性分析报告了,会找谁呢?最熟悉张副市长同时他也最信任的人只有韩寿生,难道张副市长也把党性分析报告的活儿交给韩寿生了?我带着这个疑问陪张副市长回到了东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