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虫_第五章北游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北游记 (第2/3页)

事。

    说王朔是老虎一点都不夸张,王朔虽然不像张艺谋那样得到全球瞩目的国际奖,但他深受广大青年的爱戴,同时也深受电影界的爱戴,那一年正是"王朔年",王朔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已成燎原之势,我是流氓我怕谁(这话说得多痛快啊,无奈的小人物口念此语,身上顿时充满了力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多少年以后,它还是一句优美的诗),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有多少混沌中的青春热血,受到王朔语录的召唤,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领袖的语录在我们的心中还历历在目,王朔的语录就已长驱直入,它们混淆在一起,使我们的热血像开水一样沸腾,像火焰一样招展。

    直到1992年,当时我已到文化报当记者,应邀到港澳中心参加香港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研讨会,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来了各路精英,以及一些平日很难见到的人物。我的身边坐了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她伸长脖子不停地四处张望,面露焦灼之色。会议开始之后,她终于忍不住了,她先是问我看到王朔没有,我说王朔不会来的,他怎么会来呢?女孩万分不解,她揪着我问:为什么王朔不来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好像王朔不来是由于我的阻挠。她跟我论理道:听说作家都要来,为什么王朔不来?她说着说着就有点想哭了,她带着哭腔说:我是听说王朔会来我才从海淀赶来的,我连早饭都没吃,跟学校都没请假。他们骗人。说完女孩便万分委屈地走了。

    此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由此我觉得自己在八十年代实在算得上是胆大妄为,对于我等凡夫俗女来说,胆大妄为不是去炸白宫,剌杀克林顿,而是胆敢只身一人到人地两生的北京组王朔的本子。记得当时我口放狂言,全身感到十分畅快,但主任刚一同意,我立即又感到心虚,万一找不到王朔怎么办?万一组不回来稿子怎么办?而且根本不是什么万一,而是完全可能的。坐在主任家里,吃着他的炒米粉,我心里一阵阵发虚。

    好在主任十分开明,他说:你去吧,组不成王朔的就组别人的,其他题材也可以。

    于是,四月里的最后一天,我乘坐南宁直达北京的五次特快来到北京。

    走进一条灰色的胡同,头顶是北方的榆树和槐树,树杈之上是蓝色透明的天空,我十分喜欢这样的天空,我一边走一边仰头看,心里想道:多美啊,北京。我微笑着,有一种透明的东西从我心里和外面的空气间来回穿梭,发出圆号般纯金的声音,嘹亮而遥远,它们来自什么地方呢?

    长长的胡同一会儿就走了一半了,胡同的中段,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少儿出版社的办公大楼,我迎着大门走进去,往右拐,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门洞,我沿着门洞的台阶走到地底下,再往右,走到尽头,就到我的房间了。中青社招待所在地下室里,有十来个房间,房间里只有床和桌子,一部公用的电话分机放在走廊里,电视在值班室,到了晚上,大家都挤在一块看电视。

    我住的房间是两人间,八元钱一天,另一个床位基本上没人住,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住这个房间。这样稳妥的单身宿舍,使我感到像是在家里,甚至比家里还方便,在广西图书馆的宿舍,打电话要下四楼走到辅导部办公室,假如人家下班了,就只好不打。电视则没有,如果我特别想看,就上别人家去。这里的生活设施是多么齐全啊,大院里有浴室,有饭堂,还可以看录像。

    浴室里蒸汽弥漫,一个接一个白晰的女体从水汽中浮出来,像天鹅一样美丽,她们带着一种别样的神情和别样的动作出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恍惚迷离。我穿衣服的时候看到对面的椅子上有一个年轻女孩,一头湿漉漉的头发遮住了她的整个脸,不知是因为她的皮肤特别白,她的头发才格外黑,还是恰恰相反。我穿内衣时感觉到她在看我,我一抬头,一眼看到她满脸浓黑的头发中露出一只乌黑晶亮的眼睛,以及与眼睛宽度相等的一小段脸,浓烈的雪白和乌黑,就像黑白两种闪电的光芒交会在一起,这种高强的亮度使我几乎往后仰倒。她的眼睛躲在头发后,不露声色,有一种怪异孤标的狰狞之美。我觉得此人甚似日本古代美女,手持短剑,正准备切腹自尽。她到底是谁呢?我无端认为她必是天樱。

    天樱是当年新进女作家,文坛上有关她的传闻极多,我没见过她的照片,但听说她冷艳邪魅,迷倒男人无数。据说她就是踩着男人的身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上文坛的,所以正派的人大都要对她表现出不屑以表明自己的正派。

    我也打算斜着眼看她,侧目而视。但她怪异的美像一种光,它的能量改变了我的视线。当年我就是这样一只自由的虫子,遵循生命的指引,哪里有快乐,哪里有美,我就像飞蛾一样扑向哪里。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天樱的确有六分之一的日本血液,并翻译过日本女作家吉本香蕉的小说,长久以来我对天樱的了解只限于她与男人的关系。绯闻总是比别的东西传得更远,而对于她的才华,男人和女人同样只字不提。两年之后,听说天樱真的东渡日本了,当时我已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