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_第二十九章北匈奴祀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北匈奴祀绝 (第3/4页)

  白蹄山,山高二百米,这在平坦的草原上是一个高度所在地,因山上出产石灰,将路过的马匹弄得白了蹄而知名。

    人们首先用水泥浇上了桩子,然

    粗大的缆绳,另一头则系在一个热气球上!

    热气球,是由皇帝说了原理,经由科学家组织攻关,制造出来。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三者之中关键是球囊的密封性和防火,科学家们采取生胶、帆布,较好地解决了二个问题,吊篮用轻的柳条编成,加热装置则是帝国出产的臭臭煤油提供燃烧的热空气。

    热气球的起飞忒够麻烦,一组人共同努力,它在地面上的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使一个热气球起飞至少需要四个人。第一步是在地上把球囊铺展开;然后将它与放在一边的吊篮连接在一起,用一个蒸汽鼓风机,将风吹入球囊;将火点燃加热在气球球囊内的空气,热空气使气球升到垂直于吊篮的位置,气球立起来就可以起飞了。

    人们鼓捣了半天,却把将军们弄得心急急,帝国出产的“煤油”杂质多,热值低,加热速度慢,不容易让气球爬起来到垂直于吊篮的位置。

    鼓风轰鸣声中,热气球渐渐充气,饱满,亲眼所观震撼非凡,球体巨大,力道非凡,这非人的东西要周围一群军人全力压制,用尽全力,牵引绑定在气球上的缆绳,使球身在渐渐充盈时,得以垂直地面,却不离地。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夏侯惇当仁不让,抬脚就上了半人高地吊篮。

    吊篮已经有了一名观察手和cao作手。还有一个位置,曹真正想跟着上去凑热闹,被热气球队队长拦住了,他举手敬礼道:“报告长官!按兵部条例,热气球上的星星不得超过五个!您看,气球上现在已经有了四个星星(上将),再加上您的三个星星(中将),就是七个星星了。您若是上去,就违反条例了!”

    他补充道:“而且,那条规定还是皇帝陛下亲自写的!”

    开玩笑,热气球那玩意儿在公元238出现,属于逆天的产物(公元1783年,法国的蒙戈菲尔兄弟弄出当时:。的试验中多次出事故,曾跌死五人,跌伤十二人,被水淹了四人,若是将军元帅们一窝蜂跑上去,弄出事来,只怕帝国地承天门和五角大楼要降半旗致哀!

    既然是皇帝亲自规定的,曹真没奈何,只好和其他将军们羡慕地看着夏侯惇升上蓝天,成为第一位用热气球指挥作战的将军!

    人们惊呼起来:“它升上去。它升上去了!”

    一名士官充当小队长指挥,他还得注意地面的情况。有个cao作手专门负责cao作煤油喷火装置:“扑,扑。扑…”火舌加热空气,托气球升天,因喷火而发放的热狼,使篮舱如同一个巨大暖箱,四人身体热气腾腾。

    气球凌空而上,配上高精度的望远镜,大地尽收眼底,一种掌控天地地感觉油然而生!

    夏侯惇惊呼:“一种难言的感觉!”

    他和观测手拿着望远镜东瞄瞄。西看看,观察地面情况。

    比较平静。草地上一群鹿在吃草,三只野狼鬼鬼樂樂地向它们逼近,远方,三支帝国骑兵在巡逻,此外再无什么活物了。

    看了一阵,有些发闷了。

    吊篮不大,还放了一堆沙袋,夏侯惇好奇问道:“此为何用?”队长答曰:“用来稳定气球和应急,万一气球失控飞走,遇到高处阻挡时,丢下沙袋可以升高一点飘过去。”听毕夏侯惇颌首。

    气球稳稳上升,差不多升了三百米后停住不全程加热了,偶然喷喷火维持。(怎么知道是三百米?现在气球还是系着地面缆绳的,缆绳可以算长度,每升一百米就放一声号炮)。

    按cao作指令,气球应该升五百米,但是队长怕出事,所以只升了三百米。

    即使是三百米,也能够看很远了。

    观测地面情况,夏侯惇发现开始是拉风,但呆久了就很枯燥了,要东看西看的,幸好队长有所准备,他准备了茶和咖啡,大家边饮边看周围。

    一小时之后,在西方的方位(指南针),夏侯惇发现了一点情况,他手指道:“看!”

    另外二副望远镜一起看过去,嘿,匈奴人!

    队长叫道:“青龙八年五月初五十时零六分,帝国陆军上将夏侯惇将军于热气球1800号首先发现敌情!”志上。

    说得夏侯惇都不好意思起来,连声道:“咳,得了得了,别记了,就写是你们发现的。”

    队长手快快写下来,就继续观察,他开始测距,找出大致距离和人数,然后将情报写下来,系在石头上丢下地。

    只见队长眯起一只眼睛,竖起右手拇指,算了算,就抓笔写起来,夏侯惇看着队长写道:“西南偏西方向,敌军约二千骑兵,往南而行,距离十八公里!”

    队长采用了简单实用的战场测距法,这被称为“跳眼法”方法是:将臂向前伸直,竖起拇指,闭左眼,使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基准点),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的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基准点)至该点地宽度,将此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此式简单实用,在当时没有激光/雷达测距 

    接着,部队轰然出动,往西方而去!

    夏侯惇完全看到了那惊人地一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