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十九上文五年尽十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九上文五年尽十年 (第8/9页)

侯不得越竟而奔,脩服于其国,卿共吊送之礼。既葬,卒哭而除凶,鲁侯无故,而穆伯如周吊焉。此天子崩,诸侯遣卿吊送之经传也。”杜以往年穆伯吊丧、今令会葬二事,传无讥文,知其礼当然也。昭三十年传“郑游吉云:‘灵王之丧,我先君简公在楚’”以不在楚,卿当亲行。而言礼不亲者,彼言由君在楚,上卿守国,故使少卿印段往耳。言君尚亲行也。

    晋人杀其大夫先都。下军佐也。以作乱讨,故书名。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齐。无传。告于庙。

    [疏]“夫人”至“自齐”

    ○正义曰:苏氏云:“夫人归宁书‘至’,唯有此耳。馀不书者,或礼仪不备,或yin纵不告庙也。”

    晋人杀其大夫十縠及箕郑父。与先都同罪也。

    楚人伐郑。楚子师于狼渊,不亲伐。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夏,狄侵齐。无传。

    秋,八月,曹伯襄卒。无传。七年同盟于扈。

    [疏]注“七年同盟于扈”

    ○正义曰:襄以僖八年即位,其年盟于洮,九年于葵丘,十五年于牡丘,二十一年于薄。今唯言“于扈”据文公言之。

    九月,癸酉,地震。无传。地道安静,以动为异,故书。

    [疏]注“地道”至“故书”

    ○正义曰:《穀梁传》曰:“震,动也。”《公羊传》曰:“震者何?动地也”何休云“传先动者,喻若物之动地以晓人也”《周语》伯阳父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遂于是有地震。”孔晁云:“阳气伏于阴下,见迫于阴,故不能升,以至于地动。”是“地道安静,以动为异”也。

    冬,楚子使椒来聘。称君以使大夫,其礼辞与中国同。椒不书氏,史略文。

    [疏]注“称君”至“略文”

    ○正义曰:庄二十三年“荆人来聘”不称楚子使某至,此称君以使大夫,其礼与中国同。其礼既同,椒亦宜书其某氏。今不书氏,传无贬文,知是史辞自略,无义例也。《释例》曰:“楚杀得臣与宜申,贾氏皆以为陋。案楚杀大夫公子侧成熊之等六七人,皆称氏族,无为独于此二人陋也。斯盖非史策旧法,故无凡例。当时诸国,以意而赴,其自来聘使者,辞有详略,仲尼脩《春秋》,因采以示义。义之所起,则刊而正之。不者即而示之,不皆刊正也。诸侯之卿,当以名氏备书于经,其加贬损,则直称‘人’。若有褒异,则或称官,或但称氏。若无褒无贬,传所不发者,则皆就旧文,或未赐族,或时有详略也。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氏,亦不足以明时史之同异,非仲尼所皆贬也。”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隧。衣服曰隧。秦辟陋,故不称使。不称夫人,从来者辞。○隧音遂。《说文》作“裞”云“赠终者衣被曰裞”以此隧为衣死人衣。辟,匹亦反。

    [疏]注“衣服”至“者辞”

    ○正义曰:隐元年《公羊传》曰:“衣被曰隧。”《穀梁传》曰:“衣衾曰隧。”礼称襚者,君使臣致服,故云“衣服曰襚”也。秦处西戎,其国辟陋,故不称君使,犹楚在庄世,称“荆人来聘”也。成风,夫人也。来者不言夫人,从者之辞也。先言僖公,僖公先薨也。不言及,并致之者,

    葬曹共公。无传。○共音恭。

    【传】九年,春,王正月,己酉,使贼杀先克。(箕郑等所使也。乱杀先克,不赴,故不书。)乙丑,晋人杀先都、梁益耳。(乙丑,正月十九日。经书二月,从告。)

    毛伯卫来求金,非礼也。天子不私求财,故曰“非礼”不书王命,未葬也。

    二月,庄叔如周葬襄王。

    [疏]“庄叔如周葬襄王”

    ○正义曰:虚举此经者,嫌庄叔别以他事使周,葬王更使人会,故明之。

    三月,甲戌,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梁益耳、蒯得不书,皆非卿。

    [疏]注“梁益”至“非卿”

    ○正义曰:士縠书经,则是卿也。七年令狐之战,三军将佐无士縠。十二年河曲之战,三军将佐,杜注无代士縠者,而士縠得为卿者,先蔑奔秦,传无其代。十二年“栾盾将下军”注云“代先蔑”者,据传成文言之耳,未必不是士縠代无蔑、栾盾代士縠也。箕郑,上军将也。传文先箕郑后士縠,士縠若将下军,则是位之次也,其事似然。或者晋于将佐之外,犹别有散位从卿,若郤缺赵穿之类也。传箕郑先士縠,经士縠先箕郑者,经以杀之先后,传以位次序列,传蒯得居下,知其以位次也。贾逵云:“箕郑称‘及’,非首谋。”案襄二十三年“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杜云:“言‘及’,史异辞,无义例”则此亦然也。

    范山言于楚子曰:“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范山,楚大夫。○少,诗照反,下注同。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陈师狼渊,为伐郑援也。颍川颍阴县西有狼陂。○陂,彼皮反。囚公子坚、公子尨及乐耳。三子,郑大夫。○尨,莫江反。郑及楚平。

    公子遂会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救郑,不及楚师。卿不书,缓也,以惩不恪。华耦,华父督曾孙。公子遂独不在贬者,诸鲁事,自非指为其国,褒贬则皆从国史,不同之于他国。此《春秋》大意,他皆放此。○惩,直升反。恪,苦各反。为,于伪反。

    [疏]注“华耦”至“放此”

    ○正义曰:在礼,卿不会公侯,会则贬之称“人”元年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文无所贬。此公子遂与诸国同行,诸卿皆贬,遂独不贬。诸如此类,莫不尽然,知诸于鲁事,自非指为其国,褒贬皆从鲁史,以其体例已举,不假改正故也。

    夏,楚侵陈,克壶丘,壶丘,陈邑。以其服于晋也。

    秋,楚公子朱自东夷伐陈,子朱,息公也。陈人败之,获公子茷。陈惧,乃及楚平。以小胜大,故惧而请平也。传言“晋君少”楚陵中国。明年,所以有厥貉之会。○茷,扶废反。貉,武百反。

    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子越椒,令尹子文从子。傲,不敬。○傲,五报反,注下同。从,才用反。叔仲惠伯曰:“是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十二年传曰:“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明奉使皆告庙,故言傲其先君也,为宣四年“楚灭若敖氏”张本。○敖,五刀反。使,所吏反。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礼也。秦慕诸夏,欲通敬于鲁。因有翟泉之盟,故追赠僖公并及成风。本非鲁方岳同盟,无相赴吊之制,故不讥其缓,而以接好为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