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_卷四十二昭二年尽四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二昭二年尽四年 (第8/12页)

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御乎?”御,止也。申丰,鲁大夫。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陆,道也。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冰坚而藏之。

    [疏]“圣人”至“为灾”

    ○正义曰:无雹,谓无害物之雹。虽有依时小雹,不与物为灾也。刘炫云:“既云‘无雹’,复云‘虽有不为灾’者,言有相形之势也。‘圣人在上,无雹’,言必无。”‘虽有不为灾’,复见无雹之意,犹《论语》‘祭rou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陆道”至“藏之”

    ○正义曰:《释天》云:“北陆,虚也。西陆,昴也。”孙炎云:“陆,中也。北方之宿,虚为中也;西方之宿,昴为中也。”彼以陆为中,杜以陆为道者,陆之为中、为道,皆无正训,各以意言耳。杜以“西陆朝觌”谓“奎星朝见”昴为西方中宿,则昴未得见。宿是日行之道。《尔雅》言“平曰陆”高平是道路之处,故以陆为道也。日在北陆,为夏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小寒节,大寒中。《汉书·律历志》载刘歆《三统历》云:“玄枵之初,日在婺女八度为小寒节;在危初度为大寒中;终于危十五度。”是夏之十二月,日在虚危也。于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周礼·凌人》:“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诗》云:“二之日凿冰冲冲。”《月令》:“季冬冰盛水腹,命取冰。”郑玄云:“腹,厚也。”以此知日在北陆,谓夏之十二月也。

    西陆朝觌而出之。谓夏三月,日在昴毕,蛰蟲出而用冰。春分之中,奎星朝见东方。

    [疏]“西陆朝觌而出之”

    ○正义曰:觌,见也。西道之宿,有星朝见者,于是而出之,谓奎星晨见而出冰也。

    ○注“谓夏”至“东方”

    ○正义曰:杜以西陆为三月,日在大梁之次,清明节,穀雨中。《三统历》云:“大梁之初,日在胃七度,为清明节;在昴八度,为穀雨中;终于毕十一度。”是夏之三月,日在昴毕。于是之时,蛰蟲已出,有温暑臭秽,宜当用冰,故以时出之也。历法:星去日半次,则得朝见。《三统历》:“春分日在娄四度,宿分奎有十六度,乃次娄。”则春分之日,奎之初度,去日己二十度矣,故春分之中,得早朝见东方也。西方凡有七宿,传言“西陆朝觌”于传之文,未知何宿觌也。服虔以为“二月日在娄四度。春分之中,奎始朝见东方,以是时出冰。《月令》‘仲春,天子乃献羔启冰’是也”服虔又以此言“出之”即是仲春启冰,故为此说。案:下句再言其藏、其出,覆此藏、出之文,言“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即是班冰之事,非初启也。安得以“出之”为启冰也?如郑玄答其弟子孙皓问云:“西陆朝觌,谓四月立夏之时。《周礼》夏班冰是也。”与杜说异,理亦通也。刘炫云:“春分奎星已见,杜以夏三月仍云‘奎始朝见’,非其义也。杜、郑及服三说,郑为近之。”今知非者,杜以“西陆朝觌”实是春分二月,故杜此注云:“春分之中,奎星朝见东方。”及下“献羔启之”注云“谓二月春分,献羔祭韭”是也。皆据初出其冰,公始用之时也。所以杜又注云“谓夏之三月,日在昴毕,蛰蟲出而用冰”者,以此传云“西陆朝觌而出之”下传覆之云“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既云“朝之禄位冰食丧祭”则是普赐群臣,故杜云“谓夏三月”又下注云“言不独其公”是据普班之时也。故下传又云“火出而毕赋”是也。然冰之初出,在西陆始朝觌之时。冰之普出,在西陆朝觌之后。总而言之,亦得称“西陆朝觌而出之”也。刘炫不细观杜意,以为杜既言“春分朝见”又言“谓夏三月”以规杜失,非也。

    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冱,闭也。必取魁阴之冰,所以道远其气,使不为灾。

    [疏]“其藏”至“取之”

    ○正义曰:此传再言其藏其出者,上言取之用之之事,下言藏之出之之礼也。山则远而难穷,故言“深山”也。谷则近而易尽,故言“穷谷”也。固,牢也。冱,闭也。牢阴闭寒,言其不得见日寒甚之处,于是乎取之。

    ○注“冱闭”至“为灾”

    ○正义曰:《周礼》“鳖人掌互物”郑司农云:“互物,谓龟鳖有甲胡。”是冱为闭也。深山穷谷之冰,至夏犹未释。阳气起于下,隔于冰,伏积而不能出,愤发或散而为雹。藏冰必取此山谷之内积阴之冰,所以道达其气,使不为灾也。藏冰凌室,所藏不多,积阴之冰,不可取尽。不取川池之冰,以示道达其气耳,未必阳气皆待此而达也。

    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言不独共公。

    [疏]“其出”至“用之”

    ○正义曰:此谓公家用之也。朝廷之臣,食禄在位,大夫以上,皆当赐之冰也。其公家有宾客享食,公家有丧有祭,于是乎用之,言其不独共公身所用也。《周礼·凌人》云:“春始治鉴,凡内外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大丧共夷槃冰。”是公家所用冰也。

    其藏之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黑牡,黑牲也。秬,黑黍也。司寒,玄冥,北方之神。故物皆用黑。有事于冰,故祭其神。○牡,茂后反。秬音巨。冥,亡丁反。

    [疏]注“黑牡”至“其神”

    ○正义曰:此祭玄冥之神,非大神,且非正祭,计应不用大牲。杜言“黑牡、黑牲”当是“黑牡”羊也。“秬,黑黍”《释草》文也。启冰唯献羔、祭韭。藏冰则祭用牲黍者,启唯告而已,藏则设享祭之礼,祭礼大而告礼小故也。《月令》于冬云“其神玄冥”故知司寒是玄冥也。北方之神,故物皆用黑,从其方色也。有事于冰,故祭其寒神。

    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将御至尊故。○弧音胡。禳,如羊反。邪,似嗟反。

    [疏]注“桃弓”至“尊故”

    ○正义曰:《说文》云:“弧,木弓也。”谓空用木,无骨饰也。服虔云:“桃,所以逃凶也。棘矢者,棘赤有箴,取其名也。盖出冰之时,置此弓矢于凌室之户,所以禳除凶邪。将御至尊,故慎其事,为此礼也。”此传言“其出之也”虽覆上文“出之”之文其实此“出之”谓二月初出之时,公将用之,故设弓矢也。刘炫云:“此言‘出之’,覆上‘西陆朝觌’,知是火出时事。二月已启,此方用弓矢者,二月启冰始荐宗庙,此公将用之,故设弓矢也。”

    其出入也时,食rou之禄,冰皆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