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_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第9/11页)

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集解】:徐广曰:“二月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集解】:蔡邕曰:“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秦承三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正义】:氾音敷剑反。括地志云:“高祖即位坛在曹州济阴县界。张晏曰‘氾水在济阴界,取其氾爱弘大而润下’。”

    皇帝曰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正义】:音被悲反,泗州下邳县是,楚王韩信之都。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正义】:曹州济阴县城是,梁王彭越之都。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正义】:洛州阳翟县是,韩王信之都。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正义】:括地志云:“潭州长沙县,本汉临湘县,长沙王吴芮都之。芮墓在长沙县北四里。”番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敖皆如故。

    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集解】:徐广曰:“一作‘尉’。”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正义食音寺。一岁。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正义】:括地志云:“南宫在雒州雒阳县东北二十六里洛阳故城中。舆地志云秦时已有南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集解】:孟康曰:“姓高,名起。”瓚曰:“汉帝年纪高帝时有信平侯臣陵、都武侯臣起。魏相丙吉奏事高帝时奏事有将军臣陵、臣起。”“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雒阳,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卢绾为燕王。使丞相哙将兵攻代。

    其秋,利几反,【正义】:几音机。姓名也。项羽之将,为陈县令,降汉。高帝徵诸侯,利几恐,故反。高祖自将兵击之,利几走。利几者,项氏之将。项氏败,利几为陈公,不随项羽,亡降高祖,高祖侯之颍川。高祖至雒阳,举通侯籍召之,【集解】:如淳曰:“得在通侯之籍。”而利几恐,故反。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篲,【集解】:李奇曰:“为恭也。如今卒持帚者也。”迎门卻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集解】:蔡邕曰:“不言帝,非天子也。”【索隐】:按:蔡邕云“不言帝,非天子也”又按:本纪秦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已有故事矣。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欲尊其父,故号曰太上皇也。心善家令言,【索隐】:颜氏按:荀悦云“故虽天子必有尊也,无父犹设三老,况其存乎?家令之言过矣”晋刘宝云“善其发悟己心,因得尊崇父号也”赐金五百斤。

    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集解】:韦昭曰:“在南郡华容县。”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即因执之。是日,大赦天下。田肯【索隐】:汉纪及汉书作“宵”刘显云相传作“肯”也。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集解】:如淳曰:“时山东人谓关中为秦中。”秦,形胜之国,【集解】:张晏曰:“秦地带山河,得形势之胜便者。”【索隐】:韦昭云:“地形险固,故能胜人也。”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集解】:应劭曰:“河山之险,与诸侯相县隔,地绝千里,所以能禽诸侯者,得天下之利百二也。”李斐曰:“河山之险,由地势高,顺流而下易,故天下于秦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索隐】:服虔云:“谓函谷关去长安千里为县隔。”按:文以河山险固形胜,其势如隔千里也。苏林曰:“百二,百中之二,二十万人也。”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齐得十二’亦如之,故为东西秦,言势相敌,但立文相避,故云十二。言馀诸侯十万,齐地形胜亦倍于他国,当二十万人也。”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集解】: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建音蹇。”晋灼曰:“许慎曰瓴,甕似瓶者。”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集解】:晋灼曰:“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孟津号黄河故曰浊河。”北有勃海之利。【索隐】:崔浩云:“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横在济北,故齐都赋云海旁出为勃,名曰勃海郡。”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索隐】:以言齐境阔不啻千里,故云“之外”也。齐得十二焉。【集解】:应劭曰:“齐得十之二,故齐湣王称东帝。后复归之,卒为秦所灭者,利钝之势异也。”李斐曰:“齐有山河之限,地方二千里,是与天下县隔也。设有持戟百万之众,齐得十中之二焉。百万十分之二,亦二十万也。但文相避耳。故言东西秦,其势亦敌也。”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二十万人当百万。言齐虽固,不如秦二万乃当百万。”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

    后十馀日,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高祖曰将军刘贾数有功,以为荆王,【索隐】:乃王吴地,在淮东也。姚察按:虞喜云“总言吴,别言荆者,以山命国也。今西南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