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第10/11页)
荆山,在阳羡界。贾封吴地而号荆王,指取此义”太康地理志阳羡县本名荆溪。王淮东。弟交为楚王,王淮西。子肥为齐王,王七十馀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集解】:汉书音义曰:“此言时民流移,故使齐言者还齐也。”【正义】:按:言齐国形胜次于秦中,故封子肥七十馀城,近齐城邑,能齐言者咸割属齐。亲子,故大其都也。孟说恐非。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徙韩王信太原。【索隐】:信初都阳翟也。 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正义】:搜神记云:“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覆,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括地志云:“朔州城,汉雁门,即马邑县城也。攻韩信于马邑,即此城。”信因与谋反太原。白土【集解】:徐广曰:“在上郡。”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正义】:括地志云:“朔州定襄县,本汉平城县。县东北三十里有白登山,山上有台,名曰白登台。汉书匈奴传云顿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即此也。服虔曰‘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李穆叔赵记云‘平城东七里有土山,高百馀尺,方十馀里。’亦谓此也。”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令樊哙止定代地。立兄刘仲为代王。 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雒阳,至长安。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索隐】:按:汉仪注高祖六年,更名咸阳曰长安。三辅旧事扶风渭城,本咸阳地,高帝为新城,七年属长安也。 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馀反寇于东垣。【集解】:地理志:东垣,高帝更名曰真定。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正义】:括地志云:“未央宫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里长安故城中。”颜师古云:“未央殿虽南乡,而当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门阙矣。萧何初立未央宫,以厌胜之术理宜然乎?”按:北阙为正者,盖象秦作前殿,渡渭水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立东阙、北阙、【集解】:关中记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玄武所谓北阙。”【索隐】:东阙名苍龙,北阙名玄武,无西南二阙者,盖萧何以厌胜之法故不立也。说文云“阙,门观也”高三十丈。秦家旧处皆在渭北,而立东阙北阙,盖取其便也。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正义】:括地志云:“柏人故城在邢州柏人县西北十二里。汉柏人属赵国。”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高祖心动,因不留。代王刘仲弃国亡,自归雒阳,废以为合阳侯。【正义】:括地志云:“郃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三里。魏文侯十七年,攻秦至郑而还筑,在郃水之阳也。” 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废赵王敖为宣平侯。是岁,徙贵族楚昭、屈、景、怀、齐田氏关中。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集解】:应劭曰:“乡饮酒礼器也,受四升。”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集解晋灼曰:“许慎曰‘赖,利也’。无利入于家也。或曰江淮之间谓小兒多狡猾为‘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皆来朝长乐宫。【正义】:括地志云:“秦栎阳故宫在雍州栎阳县北三十五里,秦献公所造。三辅黄图云高祖都长安,未有宫室,居栎阳宫也。”春夏无事。 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楚王、梁王皆来送葬。【集解】:汉书云:“葬万年。”赦栎阳囚。更命郦邑曰新丰。【正义】:丽邑,丽音力知反。括地志云:“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徙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按:前于丽邑筑城寺,徙其民实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后,命曰新丰。 八月,赵相国陈豨【集解】:邓展曰:“东海人名猪曰豨。”反代地。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集解】:徐广曰:“豨攻定臧荼有功,封阳夏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其赦代吏民。”九月,上自东往击之。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闻豨将皆故贾人也,上曰:“吾知所以与之。”乃多以金啗豨将,豨将多降者。 十一年,高祖在邯郸诛豨等未毕,豨将侯敞将万馀人游行,王黄军曲逆,集解文颖曰:“今中山蒲阴是。”张春渡河【正义】:陈豨将也。又刘伯庄云“彼时聊城在黄河之东,王莽时乾,今浊河西北也”今在博州西北。深丘道里记云“王莽元城人,居近河侧,祖父坟墓为水所冲,引河入深川,此王莽河因枯也。”击聊城。【集解】:徐广曰:“在平原。”【正义】:括地志云:“故聊城在博州聊城县西二十里。春秋时齐之西界。聊,摄也。战国时亦为齐地。秦汉皆为东郡之聊城也。”汉使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集解】:汉书百官表曰:“太尉,秦官。”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道太原入,【集解】:韦昭曰:“道犹从。”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即攻残之。 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月馀,卒骂高祖,高祖怒。城降,令出骂者斩之,不骂者原之。于是乃分赵山北,立子恆以为代王,都晋阳。【集解】:如淳曰:“文纪言都中都。又文帝过太原,复晋阳、中都二岁,似迁都于中都也。” 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 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东并荆王刘贾地,北渡淮,楚王交走入薛。高祖自往击之。立子长为淮南王。 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集解】:徐广曰:“在蕲县西。”骃案:汉书音义曰“会音侩保,邑名,甀音直伪反”索隐上音鲙,下音丈伪反,地名也。汉书作“缶”音作保,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