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杀人事件_第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3/6页)

大动肝火。一般的读者有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作家写的书就要和现代国语教科书一样,不能有半点语法上的错误,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据我推测,大概他们觉得同样是写在纸上的字,为什么自己的写的文章没有任何商业价值,而你们这些被称为作家的家伙些的东西却被印刷成书,可以卖很高的价钱?在这个平等的社会中,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由此他们便心生妒意,继而对作家产生了敌意。

    但说句实话,如果真的用心去写那种只有语法完美,但内容却奇烂无比的东西,到时候应该不会有人写信来抱怨了吧,因为肯定连卖都卖不出去。

    在这种读者来信中,最气人的是女性读者的来信。换成男性读者,就算我这里真的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他们也不会写一些很偏激的话,顶多是指出那些缺点,同时也会肯定我作品还是有很多值得阅读的部分,而且他们信中的措词也十分有礼貌。但女性读者就不这样,只要他们发现针尖大小的错误,就会歇斯底里般的怒不可遏。继而全盘否定我的人格,否定我过去所有的作品,说我没有当作家的资格。反正我在她们眼里只要一个地方写错了,就会被当成垃圾作家看待。那些女人就只会写这种信。

    思来想去,我觉得她们会写这样的原因信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她们大概会像,这种人明明和自己是同样的水平,凭什么他就能当作家在人前这么吃香啊。于是她们越想越气,越想越气。到后来气血冲顶,不写点什么实在难以发泄这股妒火。

    一开始读到这种信的时候,我真是被吓得不轻啊。心想自己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值得您如此生气啊。到后来一看…什么啊,不就是这点事么。

    最近这种来信是越来越多了。我有时候在想,这种现象是不是日本的语文教育所带来的呢?

    这帮人对挑刺是乐此不疲。一旦在书本上发现了和通常用法有所出入地方,简直乐得就像疯了似的,然后他们会将这股喜悦化为“愤慨”以寄信的形式向作者发泄。他们看书的目的和开卷有益的精神根本是背道而驰,只要在书里找到了与语法不符的地方,就像找到了宝贝似的,以此向作者发难。

    我们的语文教育不正是如此吗?我想上学的时候,大家做错题的时候应该没少挨老师的训吧。现在的语文教育根本不讲究什么体味文学的精髓和美感,试题也竟出些选词填空之类,让你在空格里填上“于是”、“而且”、“因此”这样的问题。

    倒不是说这样的练习就不重要了,但在语文教育中一味地强调找别人的错误,大家为分数而努力挑刺,其结果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成长的学生一个个都被培养成了在别人文章里挑刺的天才。

    这些家伙对别人的文章说三道四可都是能手,但自己根本就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我看了一下他们写的信,感觉就是诘屈聱牙,行文古怪,文法句式上都没什么错误,但就是没什么中心可言,也根本看不出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最近喜欢写这种东西的年轻人可是越来越多了。

    这些人自己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他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专挑别人文章的错误,其实是在下意识地回避自己的文章成为别人的攻击对象。

    我最近就收到一封类似的来信。信里说我的作品里有“去ら化”的用词和句子,她看了以后感觉非常不愉快。不愉快,嗯…但看他信里的措辞,远远不止“不愉快”这么简单,根本就是把我当做疯子来看待。而且写这封信的也是个女人。

    看完她的信后,我连忙和几个相熟的编辑联系,问他们有关“去ら化”的问题。结果这几家大出版社的编辑在对书稿进行校对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过这方面。而且还有好几个编辑反过头来问我“去ら化”是什么。

    我看她在信里写得这么夸张,还以为就只有我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感觉心神不宁。结果在询问过那些语言专家后才得知他们和我一样,这才感到安心。

    后来我就“去ら化”这个问题咨询了我一个学生时代的朋友,他目前的工作是语文教师。结果连他也不知道“去ら化”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見れる”、“来れる”之类的词语,这样一说他才恍然大悟。我问他对写信的那个女人怎么看,他回答我说,自己肯定不会带着这种偏执的观念去教学生。

    话说到这里,我想那个写信的女人一定会把我和出版社的编辑,以及我那位当老师的朋友都当成脑子有问题的怪人。为此我特意翻了翻自己写的书,难道书里真的有这么多“去ら化”的用词吗?

    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后来好不容易才在早年写的一本书里找到两个。早期写的那些书里,大概每本也只有一两个这样的用词。

    当时我就震惊了,就因为这每本一两个的“去ら化”用词,我就要被人骂得连垃圾都不如吗?

    而且我又不是那种刻意去使用“去ら化”用词的人,如果你告诉我哪本书哪一页哪一行上有这样的用词,我会在再版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改掉的。但你根本就没有指出来,只是一味地责备,这种态度真是太不亲切了。怎么说呢,我看你最初的目的就是来骂骂名人过过瘾的。托您的福,我为此也浪费了不少的时间。我想各位读者们也借此机会长了不少见识。

    我呢,干脆好人做到底,这篇文章接下来的部分就对“去ら化”现象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说起来,这个“去ら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吧。

    我想有很多人或许和我一样对此抱有疑问,所以在这里我将就“去ら化”到底是什么进行一个说明。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能看见远处”这句话,正确的写法是“遠くを見られる”但写得简略一些,就可以写成“遠くを見れる”

    再比如“自転車を使えば歩くよりずっと早く来られる”这句话中的结尾部分可以换成“早く来れる”以上这种省略的表现形式,就被称为“去ら化”也就是说原句中的“ら”字在草率的使用过程中被省略了。看到这样的解释,那些对“去ら化”异常敏感的人恐怕会气得发抖吧。

    说实话,我觉得上面两个例句经过“去ら化”省略后,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美观。应该说还是把“ら”加上后这句子看上去才比较顺眼,感觉也比较好。但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和原本没有省略的句子比较后产生的感觉。

    再来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