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二章忠为国孝为家 (第2/3页)
刮目相看了。 林冲听了拍手称是。这正是林冲一直都在担心,却一直未能真的想到妥善的解决法子的问题。除了武松说的这些个,大宋朝更缺乏的是有广阔的胸怀和总揽大局的绝世名将。这样带兵的能力,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天份,而不是后期的经验积累。要知道,等到带兵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将军身上的锐气可能已经消失了,实在是不宜于在金人诡异的骑兵大举进犯的时候担当重任。而且若果真的要培养出来这么一个将军,那要多少失败才能培养出来?而那些失败之后,又需要多少的大宋朝儿郎的鲜血来铺垫承担? 突然想起来宗泽刚刚叙述年余来的经过,岳飞! 百战百胜的岳武穆现下还在汤阴县做孝子呢。这个后世里所有中华儿郎崇拜的偶像,可不能就这样在汤阴县里终老一生,终究是要出来为国效力地。当下林冲便问宗泽:“哥哥既然已经见过岳飞,我知这人和韩老哥一样。乃是大宋朝的中流砥柱,终有一天会成为举世瞩目的大英雄,不知老哥能不能凭着和那岳飞的师徒情谊,让这岳飞出山襄助我大宋朝抗金大业?” 宗泽听了却是叹气摇头“唉,这个我未尝不知。可是岳飞这个小子,实在是坚持到固执的禀性。百善孝为先,这小子现在只是要在父母膝下尽孝,虽也有精忠报国的决心,但实在是劝他不动。 不过。却也不能一味的责备求全。我临走的时候,其父岳和已经形容枯槁,病得不轻,恐怕这两年就不久于人世。为人子者,不能在双亲病榻前尽孝,却又如何能在战场上为我大宋朝尽忠!忠孝不能两全。是在是叫人头疼啊…”林冲早知道岳飞性格上的这一点执着。那时候看的小人书上,岳飞开始的时候,也是去从军,奋勇杀敌战功卓绝,可是还不到两年,就因为自己的老父身亡而回乡守孝。一直到守孝期满,才又参军。 而等到后来岳飞和老母在一起时总是全天侍候,亲自调葯换衣,无微不至。岳母姚氏死后,岳飞和其子岳云等人扶着其灵枢。光着脚徒步走到江州的庐山。岳飞的一路痛苦,每每伤身,叫人看了忍不住难过。而等到丧葬完毕,岳飞就留在东林寺中为母守孝。 林冲知道,按大宋朝礼法,岳飞必须“丁忧”三年,如有特殊情况方可“起复。”即居官守丧。意思就是为了成全岳飞的孝心,岳飞一定在丧母之后守孝三年。守孝期满之后才能再回去做官。但那时金人铁蹄踏遍神州,生灵涂炭,作为大宋朝最有能力解江河社稷于为难之中的岳飞不能或缺。无奈岳飞和母亲母子连心痛不欲生,直要坚持礼法。(1*6*小说网$wa^p。1^6^) 满朝上下因为惧怕大宋朝亡国,又找不到能替代岳飞地人选。均一致反对。宋高宗命宦官邓琮到东林寺请岳飞起复,岳飞欲以衰服谢恩,邓琮坚持不允,但岳飞三诏不起。要知道宦官邓琮乃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来宣旨的,邓琮等于官家亲临,可岳飞却是坚辞不受,这可以说,岳飞是为了对其母尽孝而公然的违抗圣旨了。 而此事历史上的后续发展,乃是宋高宗对岳飞及其部下下达了严厉的警告,说岳飞到现在这样的危难时刻,还是不去承受下旨起复的圣旨,明显就是岳飞这个官儿当的不好,不体恤圣上一片好心,也不去管亡国灭种的灾难在即,只是以为了自己地小孝而放弃大道。甚至说“如依前迁延,致再有辞免,其属官等并当远窜。”主战派李纲也单独给岳飞写信说“宣抚少保以天性过人,孝思罔极,衔哀抱恤”恳切希望他不要“以私恩而废公义”请求岳飞“幡然而起,总戎就道,建不世之勋,助成中兴之业。”到得最后,岳飞终于下了决心放弃礼法,重返鄂州后带兵镇守襄汉,同时将姚氏“刻木为像,行温清定省之礼如生时。” 这样的人物,谁能劝得动? 回过神,林冲去问宗泽“不知那岳和到底得了什么重病,而导致形容憔悴枯槁?可有医治的法子?” 宗泽听了便说到:“我之前也略读过一些医书,但观那岳和全身,大骨枯槁,大rou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rou破腘…肩髓内消。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其实就是痨瘵。” 见林冲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宗泽苦笑,只好换了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岳和那病症,脉极虚、面色薄、面色白,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喜盗汗、马刀挟瘿。肺劳热,损肺生虫,生肺虫,在肺为病。若要治好,却是要杀肺虫。只是汤阴左近的大夫都被岳飞请遍了,也未能根治,痨瘵此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