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林冲_第一九二章忠为国孝为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二章忠为国孝为家 (第1/3页)

    第一九二章 忠为国,孝为家

    凡分兵数道,于贼界相逢远望,未审善恶,临繁须同计会。如远探相见之时,便令订立,合令一队向前。

    …

    武松听了重重地一拍手掌:“韩老哥说的有理。有人欺负到咱们头上,自然不能给那些鸟人好看。这些日俺武二常常在想,若是跟金人对着干起来,如何才能多杀敌?兵法战策不是俺武二的长策,但当一个小小的前锋将却是武二最能胜任的。这些日子,俺听各位说了朝廷那,令从中出训、幽从中御随领兵打仗法子的种种弊端,却是心中有了别的疑虑。”做了燕山府的总捕之后,武松自知斤两,这些日读了不少的书,也记下了不少的说辞,现在的武松,可是比先前只能搏虎杀熊的武松有文化多了。

    见所有都在看着自己,武松敢作敢当敢为的好汉性格便显露出来,也不去斟酌词句,也不去看其他人的脸色,只是自顾自的说到:“俺在做这燕山府总捕的时候,最初,常常会有那些个鸡鸣狗盗之辈落入我手,我自不去在乎,只是狠狠地惩治一番了事。但过了不到一个月,虽经我手关进大牢里不少的混账鸟人,但看燕山府的各地,却是没有甚么大的改观。依旧有金人细作探听消息,依旧有人散布谣言。

    燕山府内治开始之后,虽然也有人对咱们的内治有微词,但毕竟百姓们得了更多地好处,民间又最重英雄豪杰。林老弟一时间在民间的威望无人可及,不说燕山府,就连周边的河间府,真定府,大名府,也多有说书人和行脚客商往来传诵大人地功德忠心,盖世无双的豪情。是以那散布谣言的却是没什么大的危害,时间长了,也自消了。

    但那探听消息的,有的人是无心之问。只是想在茶余饭后多一些…那个…嘿,牙慧。但有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金人细作。想武松跟别人比划起来,便天王老子也不怕,若是叫我逮住金人细作,不死,也能脱层皮,总能从他们嘴里敲出来些个什么。但燕山府下辖十六州六十四县,武松就是有了分身术,难不成,还能一回分出六十四个化身。可即便是分出化身,武松这脑袋瓜子,又能管得了多少的事务?”

    见大家伙都在面露微笑细听,武松稍微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到:“是以我在想了不少时候,又灌了不少黄汤之后,才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却原来。我武松不会做官!说起来,打虎之后,武松也不过做了个小小地都头,在此之前都是那个‘白身’,做的是小事儿,听命行事就成。可做燕山府的总捕,总督辑拿盗贼宵小它国细作这样的事儿。却是不能用这个法子。

    在武松想来,做官。特别是做这种总管一州一府一路的总捕,断不能事事亲历亲为,亲自去做,总要有人来居中调停。因了没人能够再给我具体的命令差事,而责任所在。又要做好总捕地份内,我便发觉,抓捕盗贼宵小,本就是下辖的各街门捕快的事儿,我作为总捕,最紧要做的,是书中所说“要居中调停,制定方略,谋静后动,方可担当大任” …

    可现下的大宋朝,正如各位兄弟刚刚所说,文人怕死又根本不懂兵法,懂兵法不怕死的武将却又处处被肘掣。我便在想。这百十年来,咱们大宋朝的武将们都已经习惯了听命行事。这不仅是官家的要求,也是武将们最经常做的事务。这些天翻来覆去,我只是在心有疑虑,万一咱们在跟金人干起来的时候,废除了那令从中出和将从中御地法子,咱们大宋朝的武将们,到底还会不会打仗?能不能打好?知不知道怎么打?大宋朝,现下缺的不是马匹兵甲,是能根那金帝完颜阿骨打的几个子侄一般能够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咱们燕山府创制出来的战前群策的法子虽然好,但一时之间,又哪里来找这许多懂得兵法战策地能人去胜任?且那金人本是来去如风的骑兵,更多的时候,咱们急需在战场上能够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的将军,而不是能够平心静气制定方略的谋士。说到底,还是要有更多能纵观大局的将军。

    但大宋朝现下地武将们,能够做到好像韩老哥一般的应急机变的武将,屈指可数。想起来当初我挑选镑个街门的金牌捕头的时候,总是舍弃了那些个业已习惯了当捕头的人们,只是在民间和军中去寻。事实俱在,这是个不错的法门。是以咱们燕山府,现在最好能多从民间找些个不被束缚的英才,最好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虽刚强易折,但正是这些个锐气,能叫大宋朝恢复生机…“嚯,这武松,竟然能用这么半文半白的话说出来自己的想头,有理有据,剥茧抽丝,果然是士别三日,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