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成烟_第二章辘轳金井梅如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辘轳金井梅如雪 (第2/4页)



    她道:“可我一直很奇怪。”

    其势使慧姨不能不开口了,慢慢说道:“芷蕾,奇怪什么?”

    芷蕾显然是在等着她问话,当即双手奉上玉璧,道:“你看看?”慧姨不接,反向后退,神色间掠过一抹仓皇。

    芷蕾并不相强,道:“慧夫人,我早就想问,可老是忘记。这玉上的字,和你冰衍院的题匾,是一个人写的么?”

    慧姨脸色苍白,苦笑:“是。”

    我脑海里现出当年诏废玉成帝列数三十二项罪状,第五条:“破千年完璧,损万里山河龙脉。”――难道说,就是这个女孩儿手中所持玉璧?!

    芷蕾睁大眼睛,紧紧追问:“是谁写的?”

    慧姨道:“是我的笔迹,自然是我写的。”这句话一经出口,她全身力气似已用完,颓然跌坐。

    年少的女孩目不稍瞬地盯住慧姨,分明还有许多疑问,神情却松弛下来,只咬唇轻轻一笑,不再追问什么。

    但是两之间相对,隐隐含着的一种具有危险味道的锐气不曾随之稍减。在这种沉重的气氛压抑之下,疑惑与惊惧一起涌上心头,我也几乎是颤抖着了,忽听得芷蕾道:“大jiejie,帮我系一下。”

    我回过神来,接过玉璧,出于紧张,这一次甚至不敢再细细看它,给她佩挂妥当,牢牢打上丁香结。

    慧姨如泥塑木雕一般的坐着,恍若全未听见她的话,并不回答,直至系好,方涩声低语:“芷蕾,玉和璧,乃是不世奇珍,你需得好好保管,切莫再轻易掉落。”

    “玉和璧”三字出口,证明着我的猜想即是事实。那么,这的确就是离国千年以来用于传世、确认帝王纯血之后裔的玉璧了!十年前玉成帝后尽焚于宫中,此玉亦随之消失,不想今又重现于世。

    芷蕾答应,从她眼底迅速掠过一抹笑意,我又深深一惊:这是安排好的,根本不是来找小妍,也不是那件紧身的皮袄扯落了玉璧,这一切她都是故意的,故意要让玉璧掉落出来,故意要看一看慧姨的反应。

    慧姨早已转侧无心,失魂落魄。天色不早,我默然告辞,缓步向梅苑。

    梅苑在清云外园,隔着两座岭子,我慢慢步行。我需要这一刻的宁静,来整理思路,整理今天所见惊心动魄的种种。

    方才那一幕,无意中让我窥见事实。芷蕾姓施,慧姨介绍时语气古怪,我当时并没在意,此刻方才想起,玉成帝之皇后,正是姓施。这个孩子,十有便是玉成帝后留下的唯一血脉冰衍公主。如此说来,近些时外界盛传的猜测,清云园找回皇族后裔,当非无凭。

    时将年底,园内到处张灯结彩,充满了喜庆。然而风雨凛烈,林谷间飙风盘旋,松涛呼啸,一阵阵刀割般刮过面庞,我丝毫不觉寒冷或潮湿。要冷,也冷不过心里。

    我以为,谢帮主费尽心思接我回来,是要解去一段旧怨,我以为,她们对于往事多少怀有一些歉疚,希望在我身上补偿。

    看来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清云收养芷蕾,不可能只是收养孤女那么动机单纯。早些时候我们在书信中商议的,年后上京,与朝廷修和,为我父母正名,只怕也决不能如表面一帆风顺、顺理成章。

    寒风夹雨,肆意袭卷,我几乎不能呼吸,说不出的辗转痛楚,没有什么,比现清云不以诚意相待更令我痛心的了。清云想做什么,与我无干;为什么要以我父母的名义,千方百计诓我入局?

    今后何去何从。及早抽身,脱离这是非之地,还是顺着她们为我安排好的路途,继续走下去?――走下去,自是祸福难测,前途难料。但若此时抽身,似也不妥。

    先父母沉冤待洗,这件事情无论如何,要着落在我的身上。清云以此为借口找我回来,我不能临事退缩,更不能令父母清誉,长久蒙污。

    况且,还有慧姨。“破千年完璧”多重的一项罪名,曾经掀起多大的风波!那一场震惊朝野的违例之乱,即使我当年尚幼,即使我随祖母居于原藉家乡,遥距京畿千里之远,我依然可以完完全全感受到当时满朝的恐慌、愤怒,犹如惊天巨狼,翻滚浊涌。

    公主百日庆贺之期,不知出于何种想法,玉成帝除册才出生的长公主号为“冰衍”以外,――此举便已使皇后及一些忠厚持重的老臣大为不满,谁人不知,沈慧薇乃是玉成帝在民间最为心爱的女子,而又谁不知,清云第四代帮主沈慧薇,所居之处,即为“冰衍院”――公主百日这一天,玉成帝颁下旨意,在确认皇家血脉的千年完璧之上,铭刻“冰衍”二字。他要使“冰衍”二字,不仅时刻镌于自己心头,更要使这两个字,连同沈慧薇的名字,天长地久的镌于传国玉璧,永远流传下去!

    圣旨颁下,从极品大臣,以至边远小镇的职卑微小之官员府吏,无不大惊失色,上书阻奏,泪涕俱下,痛心疾,甚至有不惜拚命以死相求。使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呈上的阻奏、谏议,当天破纪录的多至万份,开离朝一日奏议数量之先河。群情汹涌,物议沸腾,怪罪矛头纷纷指向了那个此事从头至尾,未尝露面的女子:沈慧薇。指为惑君媚上,皆出其意。

    而玉成帝对此的回答,便是我在芷蕾手里所看见的,慧姨亲笔笔迹的那两个字:“冰衍”

    不久之后嘉覃五年之变,宇亲王篡政夺位,所颁废诏中,列举玉成朝不赦之罪,多为补凑无中生有之项,有些到今天已无足轻重,比如我父母便不再被视为“乱党逆臣”但是“破千年完璧”这项罪名,无论哪一朝哪一帝在位,都是决无疑议成立的。

    慧姨也是在伪帝登基之后,无立足境,隐入幽绝谷。

    清云与朝廷对立,慧姨尚能为清云庇护。即使今将修好,双方也必然会缓和模糊其中的一些矛盾,并不会特意来追究慧姨种种罪名。

    可是我不能确定,清云不公开的收留那个女孩,究竟存何居心?有何图谋?――连我在穷乡僻壤都听说了清云暗援皇裔,今上不可能不知。这番“修好”无疑是如履薄冰,暗湍急险。

    而那个女孩子,如此年幼,便如此犀利,如此敏锐,明明觉着慧姨神情大异往时,偏偏不再追问,留着主动,尽可以在接下来每一时每一刻重拾余韵。难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