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4/5页)
杉矶似的!…还有做‘康师傅’方便面的,在台湾其实是很小的一家公司,现在北京却无人不知‘康师傅’…” 宁肯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好吃,管它在那边是大是小,知名不知名呢!…拿来主义嘛!” 这下杨致培说话了:“为什么拿这些东西过来呢?为什么让他们把这些东西送过来呢?你是社会主义嘛!你不要这样嘛!…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偷看一本从美国辗转传过来的《人民画报》,那上面自力更生的镜头,好让人激动啊!高高的钻塔,堆积如山的棉花,还有围湖造田,教授养猪…朴素清爽的城市面貌,全民农工化的平等境界…好激动啊!…可是那时候只能神往,难得亲近!…现在终于能来了,却让人…比如此时此地…简直跟台北无异!恕我直言:这是何苦!…” 杨致培的这个思路,他早知悉,也早与其争论过,并不以为奇,可是对于几个年轻人而言,却颇具冲击力。 春冰说:“哇!还有您这么想的!…可是教授养猪,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呢?除非他是个专门研究畜牧兽医的教授…” 矫捷说:“围湖造田,是不讲科学的…结果粮食并没有丰收,反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宁肯说:“您的这些议论,让我想起了我采访途中遇上的一个英国老太太,她也是很不高兴,因为她来中国,是为了看蒸汽火车头,还有茅草屋,水牛拉犁…什么的;她说她多年前来过,都看见过,她坐的客车就是蒸汽机车牵动的,从车窗望出去就能很方便地看见茅草屋、水牛拉犁,还有比如说木船上补了大补丁的帆呀,光脚走在乡间小路上,头上缠着厚厚的蓝布的农民呀…现在她来,却怎么也找不到蒸汽火车头,拉她那软卧车厢的,是跟英国几乎一模一样的电气车头,而从车窗里望出去呢,居然净是些方方正正的新瓦房,甚至于是些模仿他们西洋样式的小楼…很难看到牛拉犁,也很难看到光脚或草鞋…最伤心的是,人们的服装也毫无新奇感,要么是夹克衫,要么竟居然也是牛仔裤…她伤心地说,既然我只能看见这些,又何必花那么多钱,从那么远跑过来呢?…她说她希望我们这里永远是一个古老的中国,可以让她在厌倦了她们那里的生活氛围以后,能随时花钱来享受一番古国风韵!…” 矫捷补充说:“可是,给她住的宾馆饭店可得是提供西方式卫生间的,我想她一定不能忍受中国古老的马桶或茅房蹲坑…” 卢仙娣代杨致培抗辩说:“杨先生可不是你讲的英国老太太那种人…那种资产阶级老太太是把中国当成一个古玩来猥亵,可是杨先生,却是把中国大陆当作是一个乌托邦的可触摸的雏形来向往的!” 杨致培却并不领卢仙娣的情,他说:“怎么是乌托邦?实实在在的嘛…” 纪保安发话了:“杨先生,那是实实在在的,可也确有乌托邦的成份!…我能理解,从旁边看,得出个结论,欣赏也好,奚落也好,是一回事;置身其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管怎么说,世界,人类,发展到了这一步,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关起门来自我发展,无论怎么努力,演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戏剧来,使从旁看来的人多么地感动,到头来还是不能大大地提高生产力,不能切切实实地富国富民…当然,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可是对外开放实在是至关重要,这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的正面效应,大大超过了派生出来的负面效应…” 他注意到,纪保安讲话时,杨致培在一旁仔细地研究纪保安递给他的那张名片,一定是杨致培发现了纪保安的处长身份,并且心中很不以为然(“你来给我上课吗?”),嘴角浮出了几丝不耐烦的冷笑… 宁肯的呼机响了起来,矫捷的手机也有人打来了电话,于是他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累了…”于是便站起来告辞。 他和四个年轻人都要走,卢仙娣说还要跟杨先生消磨一阵。 他都走到歌厅门边了,卢仙娣忽然追上来跟他说:“嘿,告诉你,我昨天安排林奇跟杨致培见面了!” 他问:“怎么样?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卢仙娣说:“哪的话儿!” 他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便再问:“杨致培对林奇印象怎么样?” 卢仙娣说:“他也没多说。只是今天一起吃石头火锅的时候,我提到林奇,他忽然很痛心似地说:林奇他怎么能背叛无神论呢?!” 他说:“林奇并没有皈依哪个宗教啊!”卢仙娣说:“可是,他感觉,林奇已经掉到泛神论的坑里了!” 他便不再说什么。 卢仙娣追上他并不是为了报导这个细节,而是仍旧让他帮助促成法国使馆签证的事——林奇的签证仍未弄妥。 在那样一个场合,他也不好再推托,便含糊答应说尽量效力。 58 康杰拍完那天的戏,没直接回宾馆。他在外面吃完饭,回到宾馆时,刚进前厅,服务台的值班小姐就招呼他说:“有个老头找您!在这儿等了老半天!我们跟他说,您可能很晚才回来,也可能今晚上根本不回来,他才走了…” 康杰忙问:“他留条儿了吗?” 值班小姐说:“我们请他留言,他说不用写了,就让我们告诉您,他叫漆铁宝…” 一听这名字,康杰便“啊”了一声;可是,铁宝师傅至多也就五十刚过,怎么会是个老头呢?他便问:“是个老头?” 值班小姐点头:“可不,满脸褶子!” 漆铁宝是康杰原来所在的那个工厂的一位师傅。自打康杰脱离工厂当上个体演员以后,再没联系过。今天怎么突然跑到这儿来找自己呢? 康杰先回房间洗澡。一边冲着淋浴,一边琢磨这件事儿。 十来年前,康杰刚进厂当电工时,漆师傅才三十多岁。漆师傅是个管子工。电工和管子工,常有“联合作战”的时候。见多了,互相也便增进了了解。漆师傅那时候还没结婚,原因不问自明:穷。漆师傅工资本来不高,厂里那时效益就不好,奖金常不到位,而他还要赡养双亲,谁肯嫁他呢?康杰注意到,除了厂里发的工作服,漆师傅一年四季,似乎只有一套中山装,一件衬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