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_第三十四章警讯频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警讯频传 (第7/8页)

谢谢你。”

    她说滑了口,还没等人回答,就先谢了出来。

    葛品扬忍住笑,捋髯点头道:“这个么,小姑娘问对了,只有老汉知道。老汉世居洛阳,而且世代书香,只怕整个洛阳城中,也找不出比老汉对这些古迹更清楚的人了。”

    她们一面静静地听着,就像怕漏了一字似的,一面围向他。那小的叫道:“真好呀,请老伯伯先说天津桥吧!”

    另一个抢着说:“还有白马寺。”

    第三个立即跟上:“还有迎恩寺什么什么的。”

    那年长的一挥手道:“别吵,听老伯伯指教。”

    那小的嘟起小嘴道:“是我先问天津桥嘛。”

    葛品扬咳了一声说道:“没关系,老汉都知道,天津桥在城外。老汉,咳咳,可惜年纪大了,腿硬了,如是三十年前呀…”

    那年长的忙道:“可以雇车,老伯伯,对不起,我们请您老人家坐车,就算您老人家带孙女儿出城去玩儿的吧。”

    那小的又叫道:“我请老伯伯喝酒,我叫做雅真。”

    葛品扬故意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好。”

    洛阳城中,车如流水马如龙,雇车代步太方便了,很快便雇得了一辆敞篷大马车,她们先合力把葛品扬扶上前面车座,然后抢在他的身边坐下。年长的那个由袖底摸出一锭核桃大的紫金,往车把式手中一塞,回头向葛品扬道:“老伯伯,叫他向哪边走?”

    车把式接着紫金,正在发征。葛品扬看了看方向,咳了一声,喝道:“小哥,向东,掌稳一些,老汉这副老骨头经不起颠,好好的,等下姑娘们还有酒钱赏。”

    车把式吸了一口气道:“我的妈,这么大的金子,我王三恐怕一辈子也赚不到,难怪今天一早喜鹊当头叫,发财啦,可以娶媳妇儿啦。”

    有了钱,自然地精神陡长,他叱喝一声“噼啪”一鞭,声辚辚,冲破人墙,向前驰去,好神气!

    那小的偏头看着葛品扬道:“老伯伯,你可是腿酸么?我给你捶捶,我最会捶,我常给姥姥捶,姥姥说我捶得最好哩。”

    “姥姥?”葛品扬心神一震,忙沉住气,淡淡问道:“姥姥是谁呀?”

    她刚要开口,却被那个年长的“一”字天青眉一扬止住。

    葛品扬暗恨道:不怕丫头jianian似鬼,也吃老爷洗脚水。等着瞧吧!

    他摸摸髯,笑道:“老汉先说些洛阳天津桥的典故给姑娘们听听。”

    她们齐都眼中一亮,一致看向他。

    葛品扬沉吟着,忽然想到:如果一一说出来,恐怕说破嘴也说不完,只好拣她们急欲知道的随便说一些,反正只是抛砖引玉,目的是要由她们口中找出“典故”呢。

    当下,清了一清喉咙道:“当隋杨帝建东京后,把洛阳城扩大为七十里方圆,南到伊关口北部山下,把洛水、缠水、伊水、涧水一起包括在城垣之内。隋大业初年,沿洛河两岸,筑高楼四座,用大船锁链做成浮桥。宋代邵龙有诗: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是说那桥上的热闹盛况…”

    她们似乎都为之神往,那小的问道:“现在呢?”

    年长的那个白眼道:“别打岔好不好?”

    葛品扬知道说话之妙,在于起、承、转、合,于是他像写文章般地故意加以渲染道:

    “天津桥边,原本有个洛神庙,桥头上又有个文峰阁,高有十丈,共分三层,正门顶上挂着“步接三台”的横额。附近又有个五眼井,据说是三国时曹cao饮马之处…”

    那小的“哦”着道:“曹cao?他在那儿牵马喝水?”

    葛品扬自顾说下去道:“关于这座桥,白居易还有一首诗说得很好。”

    年长的凝声道:“请老伯伯念给我们听听好吗?”

    葛品扬捋着髯,仰面闭目吟哦着:“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继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他抑扬顿挫地刚刚念完,猛听小的“噢”了一声道:“奇怪,这不是姥姥时常念的么?”

    葛品扬不禁暗叫:这里面又有蹊跷…

    他正想顺势发问,却瞥见那年长的正瞪着那小的,心中又是一动,忖道:是了,这年纪大点的丫头比较懂事,想必那个姥姥就是那个白发老妇。每次年长的不准小的提到姥姥,小的便噤若寒蝉,可见那个姥姥十分厉害,并有着某种忌讳,否则,绝不致如此。那么,要想套她们口风,就非向少不解事的小的身上下手不可,即使不能支开另外三个,也要设法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自露马脚。

    他心神一定,又自闭目养神起来。

    只听年长的柔声说道:“老伯伯真好博学呀,咱们碰到老夫子了。请教‘洛阳纸贵’这个词儿,出自何典?”

    葛品扬暗笑道:这丫头无话找话,以图掩饰,蛮聪明的呢。

    忙张目一笑道:“姑娘可是要考考老汉?”

    她道:“不敢,不敢,老伯伯只管叫我雅凡好了。”

    又指指另外二女道:“二妹雅心,三妹雅梦。”

    葛品扬叼念着道:“雅凡、雅心、雅梦、雅真,好脱俗的名字,姑娘们确也文雅得很呢。”

    雅真“咭”的笑起来说:“咱们其实野得很的。你们中原的人真奇怪,讲什么‘男女授受不亲’,还要女人把脚扎小…”

    她说到这里,又被雅凡白眼止住。

    葛品扬装作未见,点头道:“此谓乡同俗异,风土不同,姑娘们莫非…”

    雅真脱口道:“咱们不是你们中原人。”

    雅凡忙接着:“咱们正为仰慕中原风土人物而来,还请老夫子多多指教。”

    葛品扬捋髯道:“哪里话,咳咳。关于姑娘所问洛阳纸贵一语,源出左思的《三都赋》,敝乡(指洛阳城)文风更盛,人才济济。汉代,班超随母来到洛阳,贫无立足之地,乃投笔从戒,立功绝城,万里封候。‘贾傅三年谪’的贾谊,著有《过秦论》,不在左思十年才成的《三都赋》之下。文史有文彦博、司马光,道学有张载等人。唐以下,若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东方虬、宋之问、杜工部、李谪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