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体工资_第三章一票否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一票否决 (第1/5页)

    第三章 一票否决

    一

    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会议开到下午七点结束,龙溪乡党委书记周正泉和乡长毛富发走出县委礼堂就登上乡里的吉普,匆匆出了县城。周正泉征求了一下毛富发的意见,就用手机打通乡里的电话,让乡办秘书小宁通知在家的党委委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减负方案。八点多回到乡政府,在食堂里吃了几口师傅留在锅里的饭菜,八点二十就夹着公文包,进了会议室。

    毛富发先传达了县里减负会议精神,申明谁违背减负原则收了不该收的钱粮,就一票否决谁。接着周正泉讲话,他说,大家也看到和听到了,最近新闻媒体报道了不少涉农事件,中央和省市一个一个的开会议,一个一个的批示和通报往下发,县里的减负会议更是把减负当做高压线横在乡干部面前,谁触电谁自取灭亡。因此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出任何差错。特别是上个月把农业税和统筹款任务落实到村组后,部分干部已下村搞征收,所以要尽快把减负精神贯彻下去,坚决按政策办事,有依据该收的就收,没有依据而不该收的一分钱也不收,否则出了乱子,吃不了兜着走。

    周正泉的话音还没落,下面已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平时的税费就收不足,再减就一分钱也不要收了。有的说,乡里的底子薄,干部的基本工资都发一个月没一个月的,再减负我们的屁股都要露在外面了。一说露屁股,有人就穷开心,嬉皮笑脸地说,女人屁股露在外面是健美,男人屁股露在外面是流氓,我们不成了流氓?说得一屋子的人都笑起来。

    周正泉不笑,说,我也知道减负后的日子更加艰难,所以有几项工作必须跟减负同时进行。一是财政所尽快算一下账,看减负后财政收入会短收多少;二是教育办要考虑教育附加费取消后,学校经费尤其是教师工资怎么解决;三是税务、农经等部门要挖潜力,找税源,争取减负不减收;四是企业办摸摸乡里几家停产多年的企业的情况,有潜力恢复生产的设法恢复生产,有可能承包出去的承包出去。

    最后周正泉宣布,明天上午开始行动,由党委政府和人大几位头头各带一队人马,分三路开赴东南西三片,进村进组进学校,把减负内容一项项落实下去。

    第二天周正泉就带着一队人马,去了东片的高桥村。一进村,农民们就把他们团团围住了,说上面一再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电视都放了,报纸都登了,你们还到村里来干什么?说对农业税我们没有太多的意见,皇粮国税,自古就是要交的,可统筹款收得实在没道理,要交今年也不能交五十元一亩了,只能按三十元一亩交。说家里没鱼塘养鱼,没土地种橘子药材,每亩田也分了五元特产税,这是不得交的。

    周正泉拿本子记下大家的意见,告诉他们,这次乡里就是下来落实减负的,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提出来。也许众人习惯了乡干部一进村就要粮要钱的老一套,今天听周正泉说专门来减轻农民负担,相反不知说什么好了。周正泉趁机跟他们作了解释,要大家把农业税、统筹款等合理负担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不合理负担区别开来,说,合理负担恳请大家按时足额上交,不合理收费坚决拒绝,如果哪个找你们的麻烦,我周正泉为你们做主。关于每亩五十元统筹款的任务,周正泉解释说,年初县里以为今年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有过只收三十元一亩的设想,可后来左侧算,右权衡,还是定了上年的标准。

    周正泉把这一层道理一说,大家也没了意见。周正泉又对统筹款的用途作了说明,这是村干工资、五保户供养、民兵训练、现役军人补助等正当开支,目前乡村财力有限,只得从村民手里统筹,以后乡村经济发展了,乡里和村里拿得出钱,村民便可少交甚至免交。至于特产税的事,周正泉说,县里给我们乡分了三十万元的任务,乡里实在分不下去,才不得已这么做的,如果确有困难,乡政府再想想办法,能否从另外的途径解决。

    讨论正热闹的时候,乡办秘书小宁骑着单车匆匆赶了过来。小宁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周正泉说,你的手机没信号,我只有赶紧跑来了。周正泉说,什么事把你急成这个样子?小宁说,黄金村出事了!周正泉的头皮就麻了一下,撇下众人,爬上吉普车。要小宁也不骑单车了,一起挤进吉普车里。

    原来副乡长龙跃进为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前天就去了黄金村。为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这几年乡里采取征收任务和工资奖金挂钩的办法,龙跃进收税的积极性很高,每年的任务就他完成得最好。也怪不得,龙跃进老婆没工作,父亲前年为了给小儿子筹学费,上山砍竹子卖钱,摔在一个刚砍过的竹蔸上,把输尿管戳破,在医院里动了两次手术,搞得家里负债累累。偏偏黄金村是龙溪乡最偏远最贫困,税收征收难度最大的村,龙跃进在那里收了两天的农业税,实物和人民币两项加在一起还不上千元。后来了解到黄金村有不少人在广东打工的,常有钱寄回村里,龙跃进跑到邮政代办点查了查汇款单,把那些欠税的农户家里的汇款单扣下来,等人家来取汇款时坐地征收。这一招还真行,龙跃进一下子就收了好几千元。其中有一位姓陈的老婆婆来取她孙女从广东寄回来的4元汇款,龙跃进扣缴了她家欠交的农业税和统筹款共计31元,陈婆婆不甘愿,和龙跃进发生了争执。实际上也只争了几句,陈婆婆就走了。谁知没到半个小时,村里就有人来喊龙跃进,说陈婆婆跳井了。

    吉普放开到黄金村口,就见一户人家门前挤满了人,想必就是陈婆婆的家了。周正泉几个一下车就往屋里奔,见一七旬老人斜躺在竹制躺椅上,头发披散,面容苍白,九死一生的样子。龙跃进已先到了,还有乡卫生院的医生前后忙乎着。围观的人告诉周正泉,还是今年天旱,井里水浅,陈婆婆跳下去后,井水才淹到腰身处,而且刚好有人路过井边,听到动静就把陈婆婆救了起来。还说陈婆婆命苦,三十岁死了丈夫,把一儿一女拉扯大,女儿被人拐到了河北,儿子得了偏瘫躺在床上,儿媳也跟人跑了,家里就靠她一双手cao持。好在孙子孙女争气,孙子读高中,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孙女为了让弟弟把书读下去,去广东打工,把工钱都寄了回来。这次寄的4元钱,就是给弟弟交伙食费的,不想乡里逼着交了税,陈婆婆无法向孙子交代,一时气不过,跳了井。

    听人这么一说,周正泉心情有些沉重,蹲到陈婆婆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