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5页)
倩柔姑娘说道:“为什么要说恩情呢?为什么要报答呢?金盏花,你在江湖上走动,是不是常听到一句话吗?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与人之间,一点点事情,都要报答,那不是太过于世俗了一些吗?” 金盏花说道:“倩柔姑娘,你真是仙子化身!” 倩柔姑娘轻轻笑了一下,说道:“其实真正说来,金盏花,我还要感激你。” 金盏花笑道:“感激我?倩柔姑娘,你真是会说笑话。” 倩柔姑娘说道:“我一点也不是说笑话,金盏花,你不觉得今天我很快乐吗?平时,我是很少有今天这样快乐的!” 春兰又叫道:“小姐,金盏花要走了,你就别说了吧!” 倩柔姑娘说道:“真的!金盏花,你走吧!与朋友约好了,失约是一件不好的事。” 金盏花站在那里有些发呆。 他是在想倩柔姑娘那句话:“平日很少像今天这样快乐的!” 为什么呢?像她这样千金小姐,除了天上的星星月亮,要什么没有呢?为什么她不快乐?这样一位好心肠的姑娘,竟然自己说不快乐。 固然倩柔姑娘说的真心话,因此,金盏花想不通这个道理。 倩柔姑娘又说道:“金盏花,你闯荡江湖,五湖四海任遨游,那是多美妙的事啊!相信你一定见过许多罕见的珍闻,说出来听听,那一定很好玩!” 金盏花不禁脱口而出:“只可惜倩柔姑娘你在深闰,我金盏花是个江湖狼子,不容易见到你,要不然,我可以为你讲述江湖上的见闻…。” 倩柔姑娘不觉结起来说道:“金盏花,你说的是真的?” 但是她立即又坐下来,轻轻地说道:“你当然是说着好玩的!” 金盏花说道:“我为什么要跟你说着玩呢?只是我说,方府深闺岂是我可以随便来的!” 倩柔姑娘说道:“其实…。” 她叹了一口气,悠悠地说道:“你能这样的说一说,我已经很感激了!你去吧!不要失约于人!” 金盏花深深地一躬,诚恳地说道:“一切深念不忘!谢谢!谢谢!” 倩柔姑娘盈盈地站起来,春兰立即伸手过去扶住她,低声说道:“小姐!” 倩柔姑娘微微转过身去,说了一声:“代我送金盏花出后园。” 春兰应了一声:“是!”她立即回头叫:“秋连,我送客人!” 秋连从另一边过来,扶住倩柔姑娘。 金盏花再次地道谢,倩柔姑娘已经扶着秋连,走进里间。 里间是用珠帘悬隔着的。 金盏花沿着回廊,走得很快,此刻他真的想起了和玉蝉秋的约会。 沿途并没有碰到人,连后槽的老酒鬼,都没有看到他的踪影。 来到后园的小门,金盏花刚说出一声:“多谢春兰姑娘…。” 春兰立即说道:“只是如此口头上谢谢就算了吗?” 金盏花说道:“春兰姑娘,金盏花狼荡江湖,身无长物。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表示谢意的。” 他真正地叹了口气说道:“说实在的,纵使我有万贯的家财,也抵不上你家小姐对的救命之恩。” 春兰说道:“其实要报恩也非常容易,只要记住你的诺言,也就够了。” 金盏花一惊,他顿了一下,说道:“春兰姑娘,你的意思是说…。” 春兰立即反驳地说道:“怎么?刚刚说的话就已经忘了?要你将江湖上那些见闻,说给我家小姐听。” 金盏花说道:“春兰姑娘,我金盏花虽然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每一句话是肺腑之言?岂有信口说话不认帐的道理。” 春兰说道:“既然如此,但看你以后的行动了。” 金盏花说道:“只要方府宅大,小姐又是身在深闺,我怎么能够经常出入此间。再说,倩柔姑娘小姐是名门闺秀,我一个江湖狼子,如此出入此间,恐怕有辱小姐的名声。” 春兰沉下了脸色说道:“如果你还提名声二字,今天你的行为就已经妨害了我们小姐了。” 金盏花连忙说道:“可是,我…。” 春兰拦住他说下去,她用很沉重的语气说道:“金盏花,你今天听到了,也看到了,由于你的意外来临,使我家小姐过了快乐的半天。我说句实话,我家小姐是很少有这样快乐的。” 金盏花忍不住把方才的想法提出来问道:“怎么会呢?” 他立即想到另一个问题:“倩柔姑娘有病吗?是什么病?” 春兰摇摇头,她突然变得有些感伤,说道:“金盏花,你去赴约吧!记住!只要你有心让我们小姐快乐,一切困难都不会存在的。” 金盏花还想问什么,可是被春兰双手推出门外,砰地一声,关起了园门。 留下金盏花在门外怔怔地站了许久,心里疑惑得不到解答。 有人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虽然说张英只是“大学士”是不是就等于宰相?而且有清一代并没有“宰相”的官名。但是桐城县人对于城西张府,习惯上都称之为“宰相府”而且引以为荣。 民间的称呼,与朝廷的礼仪体制无关,也没有人会在这方面下考证的功夫。 在桐城县人的印象里,宰相府是皇宫内院以外的第一等人家。但是,宰相府给桐城县的感觉,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高不可攀。 相府门前,紧闭的大门外面,坐着三三两两的“二爷”跟路过的小贩,照样的扯几句谈话,而不是横眉坚眼仗势欺人。这一点是与张英父子的为人作风很有关系。 关于张英的平易近人,有许多传说,流行在桐城县的那里之间。 附录一则,以供消遣。 据说,张英当年最得势的时候,桐城县有三个读书人,进京谋事。 既然进京,千里迢迢,总是希望谋得一官半职也不负跋涉之苦。 三个人在路上一商量,到了京城去找张英这位老乡。常言道是:美不美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虽然他们根本不认识张英,同乡晚辈来求见,总得有个照顾。人不亲土亲,大家都是桐城县人! 经过千辛万苦,三个人到了京城。 找到一家小客栈,稍事换洗之后,便写下大红帖子,以“乡晚”自称,到宰相府去见张英。 到了相府,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三人站在门外,不敢上前。 过了许久,从大门里踱出一位老者,面带慈祥微有胡须,穿了一件古铜色的棉袍,背着手踱出门外,后面跟着几个人,都站在远远地。 老者看到三人畏畏缩缩地,便招招手,问他们是做什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