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谒见 (第2/3页)
望去,远处灯火阑珊,歌舞升平,空地上按照一定的布局摆着十来张桌子——而那坐在桌前的,应该就是皇族众人了。 “请姑娘在此等候。”这时,两名宫女停下了脚步,其中一人对着傅卿寻微微欠身。 傅卿寻不说话,只是略作颔首。 两个带路的宫女或许是得去向主子复命,因而快步退下了——与此同时,傅卿寻冷不丁抓住了我的一只手。 我仿佛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湿润,于是,我伸出另一只手,覆在了她的芊芊玉手上:“别怕。我会在这里陪着你。” 她沉默依旧,但那双在夜色下闪烁的眸子却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到底只是个十七岁的女孩,面对此景,心中忐忑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鼓励与被鼓励的四目相对中,方才离去的宫女之一又回来传话了:“姑娘,这边请。” 说着,她让开了一条道。我和傅卿寻则怀着对未知的不安随她走到了离家宴现场近了许多的地方。 “主子让奴婢代为传话,待时机成熟,会有人领着姑娘觐见皇上。”宫女低着头弯着腰,恭敬地转达着。 “有劳。”傅卿寻客气地对她颔首致意。 宫女不再多言,朝着傅卿寻欠了欠身,便提着灯笼退下了。 至此,傅卿寻开始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望着那边灯火通明之处,仿佛是想提前看到些什么,好为待会儿的面圣做点准备。而呆在她身边的我,也自然而然地被勾起了好奇心,和她一起缦立远视。 伴随着钧天广乐,一群粉衣女子翩翩起舞的身姿映入眼帘。透过空隙,可以看见坐在主位上黄袍在身的天之骄子以及两侧衣着华贵的嫔妃。再仔细一看,落座于右边第三个位置的年轻男子,除了梓栖殿下还能有谁?不过奇怪的是,他的对面还坐着一个看上去十来岁的小男孩——梁国的皇帝,不是只有良梓栖一个皇子吗? 正当我因眼前的景象而感到纳闷之际,悠扬的乐声戛然而止,一曲舞毕的舞姬们纷纷行礼告退——这让我的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不少,也叫四周安静了许多。 “跳得不错。”一个浑厚的男中音蓦然响起,我猜,能在这种时候先一步开口作出评价的,八成是这儿的最高领导人“廉妃有心了。”果不其然,坐在正中的皇帝扭头面向左边一个身穿蓝衣的妃子。 “能博皇上一笑,乃臣妾之殊荣。”被表扬的廉妃低下头去,那语气柔得简直能把人溶化了。 “可不是嘛。要不是这三个月来廉妃meimei亲自悉心调教,这拢纱舞哪能如此深得圣心呢!”右边一位身着红色纱衣的嫔妃轻轻笑道,言语间听不出是褒是贬“这换做本宫,定是做不来的。”她的口吻里略带笑意,声音忽而微微一沉“也只有深谙舞技的廉妃才堪当此大任。” “呵,淑妃jiejie,廉妃jiejie的出身大伙儿都清楚。”廉妃身边一个穿着雪青色衣裙的妃子说着,好似故意顿了一顿“你不必特意提及。” “你们这是做什么?”最后一位沉默至今的绿衣妃嫔终于平静地开了口“廉妃放低身段,辛苦教导舞姬,还不是为了皇上?” “德妃jiejie教训的是。”方才似有揶揄之意的两个妃子听了她的话,也不恼怒,而是谦恭地垂首称是。 看来这评定是非的德妃颇为德高望重,不过另外两位…想必都不是省油的灯。 立于暗处听得谈话,我已然对这几位嫔妃的为人处世做起了初步的判断。 “廉妃编排的拢纱舞深得朕心。”令我一时间有些意外的是,全程聆听了嫔妃间的明嘲暗讽,皇帝居然完全不予置评——他仿佛一个字也没听到一般,直接跳过众妃,看向了话题的中心人物“廉妃想要什么赏赐?” “回皇上,”廉妃慢慢地站起身来,朝向皇帝福了一福“能有幸为皇上略尽绵薄之力,就是对臣妾莫大的恩赐了。” “廉妃果然不负其封号,不贪身外之物。”皇上点头称赞,随即环顾在场的其他妃嫔“众爱妃当效仿之。” “是。”三人齐齐低眉顺目道。 “不过,廉妃虽不贪赏赐,朕还是替她准备了一份好礼。”皇上话锋一转,对着蓝衣女子,似带笑意“十日前传来捷报,左将军已将西凛国的军队逼退至关外。” 话音一落,众听者竟兀自愣在那里。当然,不到三秒的工夫,他们就忙着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了——尤其是那廉妃,似乎显得特别欣喜。 “廉妃啊,你的表外甥无争,不负朕望,是个人才。”待众人恭贺完毕,皇帝这般嘉许“不日,他即可班师回朝,与你好好聚上一聚了。” “臣妾谢皇上隆恩,谢皇上垂怜。”廉妃喜不自禁,连连谢恩。 有人得意,自有人失意——我虽看不清其他嫔妃的表情,但根据她们中的某些方才的表现,私心以为,她们的心里不会痛快。 就在我看着这一出接一出宫廷大戏并擅加揣度之时,一袭素衣的良梓栖忽然离席,一步一步走到了众目之下。 “父皇,今夜得此佳讯,着实令人心中大喜。”他拱手笑道“儿臣再次恭贺父皇。” “好。”皇帝点了点头,仅一个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