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谒见 (第1/3页)
第十九章 谒见 就在良梓栖和傅卿寻这对表兄妹相认后的第五个晌午,前者亲自登门带来消息,说三天后的晚上有梁国皇室的家宴。似乎是觉得光告知具体的时间地点还远远不够,良梓栖将傅卿寻带到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就此事由近到远再由远及近地谈了约莫半个时辰,方愿离去。 自那以后,傅卿寻动不动就发呆走神,大抵是在一心一意考虑着三日后的事。 时间一晃而过。三日后的这天傍晚,傅卿寻换上了良梓栖送来的衣裳。由于我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侍女,实在捣鼓不来古代女子的发型,已然在梁国渐渐习惯自给自足的她便自力更生地给自己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然后,她坐在镜子前,望着镜中的容颜出神。 “云玦。”见她这副模样,我正思忖着要不要说些什么,她却冷不丁先一步叫了我的名字“我要见到舅舅了。”说话间,她的一双眼仍旧目不转睛地瞅着镜中的自己。 我被她这句疑似废话的陈述弄得有点莫名其妙,因此我颇为不解看向她的脸庞,希望她能做些补充说明——也就是这么一瞧,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 “怎么了?紧张?”我走近了试探道。 她并未扭头看我,虽不言语,但镜中那“被说中了”的表情却已叫我了然。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在追逐求索的道路上并无心理负担,真到了接近目标之际,反倒一改先前的心态,患得患失起来——也许,这与“近乡情更怯”是类似的道理。 更何况,她有担忧的理由。 据傅卿寻所言,她从未见过她这位传说中的皇帝舅舅,只是听他人提及了她们的亲戚关系故而知晓罢了。如今,对方还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她,却已成虎落平阳的亡国公主。即使这中间有着血缘的纽带以及梁尊帝对她母后的兄妹之情,也不能保证她的舅舅会像爱护她的母亲那样照顾她。退一步说,就算梁尊帝愿意照拂他这流落至此的外甥女,也不等于他会不顾自己和国家的利益去帮助她复国。 所以,她不知道事情会变得如何。 或许,遇上最坏的结果…她会被出卖了也说不定。 脑中突然浮现出那张同良梓栖有几分相似却写满冷峻的容颜,耳边仿佛响起了那句毫不留情的“拖下去”我的思绪不由得往糟糕的方向飘去。 不,情况不同。我不过是个被当做刺客的宫女,而傅卿寻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外甥女,他以前有十分疼爱傅卿寻的母亲,不会那么不顾及昔日情分的。 想到这里,我扯出一个微笑,安慰她道:“不必过虑,只要照着原先设想的去做就好。”说着,我故作自然地拿起她放在一边的梳子,另一只手轻轻撩起她那如瀑布般垂于背脊的青丝,动作轻柔地梳了起来。 一下,两下,三下…木梳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她的长发十分柔顺——那种如丝般顺滑的触感,仿佛将我带回了三年前夏季的夜晚。我替来我家小住的表妹吹干她那一头乌黑的秀发,随后静静地在身后帮她梳理。 同样的动作,人却已不同。 此刻,我注视着眼前的少女和那熟悉的青丝,不禁黯然。 “以前,”忽然,傅卿寻轻声说了两个字,使得我从怅然的情绪中抽身而出“母后也常常这样帮我梳头。” 她的话,带着淡淡的却不可忽略的伤感,叫人无法不抬起头来注目于镜中的女子。 我们都在怀念,怀念曾几何时美好的时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那一瞬间,我对她产生了相惜之感。 我停下手中的动作,两手小心地搭上了她的双肩,像是要传递力量一般,对着镜中的她微微一笑:“她会在天上保佑你的。” 傅卿寻动了动唇,通过铜镜看着她后方的我,点了点头,一边起身一边提议:“时辰不早了,我们走吧。” “我们?”我看着她很快转过身子与我面对面,一时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你不陪我去?”她略微瞪大了眼,好像有些惊讶。 被她这一反问,我倒是愣住了。 原来她是打算让我跟她一起去面圣的吗? 我回过神来仔细想了想,从她的角度出发,的确合情合理。 她好歹也是一国公主,身边不跟个贴身侍女,好像说不过去;再者,她大概也希望我能陪着她,给她壮胆吧——只不过,现实允许吗? “此去特别,我跟着去,可以吗?”想到这里,我便开口一问。 “无妨,梓栖哥哥也说,你与我同去为好。”她认真道。 “那…在你面见皇上的时候,我只在远处站着,行吗?”鉴于自个儿对面圣的规矩没啥概念,我唯有事先问个明白。 “那是自然。”她轻笑颔首。 “那走吧。”我这才放下心来,随她走了出去。 走到屋外,我发现院子里已有两名宫女掌灯恭候。一路辗转,我们随她二人在昏暗的光线下不断前行——隐隐约约的,我听见了丝竹之声。 就快到了。 没多久,我们就步入了一处宽敞的庭院。我不由抬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