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十一 (第5/5页)
左右呼他上座,对他说:“你有贵人之相,后也不会减少,你应当多加努力。” 齐建武二年,北魏军队兵分五路齐头并进,大举南侵。高祖领军援救义阳,僧珍跟随高祖同在军中。长沙宣武王当时为梁州刺史,北魏军队的围攻持续好几个月,派出去的间谍不能回报消息,义阳与雍州两地之间交通断绝。高祖想要派遣使者前往襄阳,探听梁州方面的音信,众人都感到害怕,不敢前去,惟独僧珍坚决请求愿意充当使者,即日就只身乘船上路了。到了襄阳后。督促派遣援军,并且带回了宣武王的书信,高祖对他十分赞赏。战事平息后,僧珍补羽林监。 东昏即位,司空徐孝嗣掌管朝政,想要吕僧珍跟他一起共事,仅趁估计他不久将会垮台,就不前往。当时高祖已到雍州任刺史,僧珍坚决请求调回西部,结果被任命为县县令。到任后,高祖任命他为中兵参军,视之为心腹。僧珍暗中蓄养勇士,有许多人归附于他。高祖也在征召武猛之士,士人百姓都纷纷响应跟从高祖,一时间会集了一万多人,便命令部属巡察城西的荒地,将在那裹建造几千间房屋做临时住所,并砍伐很多木材、竹子,沉到檀溪襄,又收割了许多茅草,堆积如山,却又都不使用这些东西。祇有僧珍领悟到高祖这样做的意图,也在私下裹造了几百张橹。当各地义兵举事反齐时,高祖在夜裹召集吕僧珍和张弘策共同商议计策。第二天早晨就集合部队,把檀溪中的木材、竹子都捞取上来,制造成楼船战舰,用茅草把它们全都遮盖起来,这些事没多久就办好了。大军将要出发时,各将领果然争要船橹,吕僧珍就拿出他事先准备好的船橹,每艘船发给两张,争抢才子息。 高祖任命僧珍为辅国将军、步兵校尉,出入高祖内室,传达高祖旨意。大军抵达郢城,僧珍率领军队屯驻偃月垒,不久又进发占据了骑城。郢州被攻克后,高祖进僧珍为前锋。大军临时驻扎在江宁,高祖命令僧珍与王茂带领精兵强将率先登上赤鼻逻。这一天,束昏侯的将领李居士率军前来交战,僧珍等从半路截击,大败敌军。于是与王茂一起进军白板桥构筑营垒,营垒建成后,王茂把驻地转移到越城,僧珍仍然留守白板桥。李居士窥探到吕僧珍的兵力少,就率领精兵一万人直向前来,逼近吕僧珍的营垒。吕僧珍对将士们说:“我们兵力少,不可轻易出战;也不要远距离放箭,须等待敌兵到了我们的沟堑裹面后,再合力打败他们。”不一会儿,李居士的军队都越过了堑壕,拔掉栅栏,遣时,吕僧珍派人分批上城,箭石一起向敌兵发射,自己则亲率骑兵、步兵三百人绕到敌人的背后,而城上守城的兵士又越城而下,内外夹击,李居士即刻溃败而逃,吕僧珍部缴获的各种器甲不可胜数。僧珍又率部进据越城。东昏侯的大将王珍国把战车排列起来作为营地,背靠淮水布列阵势,以作背水一战。王茂等人率领各路大军攻击王珍国,僧珍又派兵用火车焚烧了敌方的营地。王珍国的军队即就土崩瓦解丁。 建康城被攻克后,高祖命令吕僧珍率领部属先进去清理宫中财物,他跟张弘策一起封检了府库,即日以本宫带南彭城太守,迁给事黄门侍郎,领虎贲中郎将。高祖受禅登基后,任命吕僧珍为冠军将军、前军司马,封为平固县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不久迁给事中、右卫将军。不久,转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宫在秘书省当值,统领知宿卫。天监四年冬天,梁军大举北伐,自此军中事务繁多,僧珍白天在中书省值班,晚上回到秘书省。天监五年夏天,高祖又命僧珍率领勇猛的羽林军出征梁城。逭一年冬天回师,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 僧珍离家日久,上表请求回乡拜墓,高祖想让他荣归故里,就破例让他到本州当官,就授予他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上为官公正无私,以身作则,不为亲戚谋取私利。他的堂兄、堂侄原先以贩葱为职业,僧珍到任后,便抛弃旧业,想在州府裹求得一官半职。僧珍对他们说:“我身负皇上隆恩,祇怕无法报效国家,你们自有本分,怎可妄求非分之职,还是赶快回到葱铺去吧。”僧珍的旧宅在街市的北面,宅前是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僧珍把这个官署迁往别处,以便扩大其宅院。僧珍气愤地说:“督邮是国家的衙门,自从设置以来,一直就在此地,怎么可以迁往别处用以扩建我的私宅呢!”僧珍的jiejie嫁给于氏,住在市场的西面,小屋紧挨着大路,跟街上的商铺杂处在一起,僧珍常在仪仗队的前导或后卫随从下顺路到她的住处。从来不以为耻。担任州官一百多天后,征为领军将军,不久加散骑常侍,赐给鼓吹乐队一部,像先前一样在秘书省当值。 吕僧珍立有大功,在朝廷肩负重任,所受皇上的恩遇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他性情谦恭而谨慎,在宫禁中当值时,连盛暑也不敢解开衣襟。每当陪侍皇上,常屏气鞠躬十分恭敬,对案上的糖面果食从来不敢用筷子去夹。曾因喝醉以后吃了一个柑橘。高祖笑着对他说:“你今天算是吃得最多了。”除了俸禄之外,高祖每月又赏给他钱十万;经常还有其他的赏赐。 天监十年,僧珍病重,高祖亲临慰问,并派宦官送医送药,一天有多次。僧珍对亲近故人说:“昔日我在蒙县时,因得热病而全身发黄,当时觉得一定不能康复了,主上见到我后说,‘你有富贵之相,必定不会死,很快就会自愈’,不久后果然痊愈。现在我已得富贵而又得病,全身发黄,所受之苦与前次正好相同,我一定再也起不来了。”果如其言。死于领军府舍,当时五十八岁。高祖即日亲临吊唁,颁诏说:“思念故人的笃终礼制,是前王所留下的美好仪式;为死者追赠荣誉、爵位,历代同规。已故散骑常侍、领军将军、平固县开国侯僧珍,器度弘广通达,风度奇伟、见识广博,他竭尽忠诚礼仪,对朝廷政务知无不为。与朕一起辛勤创业,从来不顾自身安危。工业初建,他的功勋才得到奖赏。在宫廷裹与朕朝夕相处,忠心耿耿。正当身任宰辅之职,肩负朝廷重担之时,忽然丧命硕逝,使人满怀悲痛。应当举行盛大的葬礼,使加恩特赐的任命更加隆重。可追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常侍、鼓吹乐队、侯爵照样不变。赐给束园秘器,朝服一套,衣一袭,丧事所需要的东西,都给予置办。诺号为忠敬侯。”高祖为他的去世深感痛惜,一说到他就伤心落泪。僧珍的长子吕峻早年去世,吕峻的儿子吕淡继承爵位。 陈吏部尚书姚察说:张弘策诚朴宽厚,言行谨慎严密,吕僧珍趁恭敬勤恳,毫不懈怠,郑绍叔忠心耿耿、死而后已。缔造王业,这三个人全都尽心尽力。僧珍的庄重恭敬,绍叔的肺腑之言,都应认为是当臣子所应具有的气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