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_卷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一 (第4/5页)

左右的人都劝直坦应致函王堕,厘塑静谏说不应接受此建议,高祖才作罢。郢城被攻克后,庾域和张弘策的想法跟高祖相同,当即命令各路大军沿江东下,直取建康。庾域每次所进献的谋略,多被直担采用。直担霸业初就,任命他为谘议参军。

    初年,庐球被封为广牧县子,后军司马。出为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举州反叛朝廷投降韭魏,韭魏兵马侵袭旦酉,厘继据城固守一百多天,城中粮尽,全军将士只好以青草、泥土充饥,饿死的人超过大半,但全军上下毫不动摇。北魏军队撤退后,朝廷颁诏增封尘域食邑二百户,晋升为伯爵。天监六年,卒于任职的州郡。

    郑绍叔字仲明,荥阳开封人,世代定居在寿阳。祖父郑琨,曾任南朝宋高平太守。

    绍叔从小生活孤苦贫困。二十多岁时,为塞丰县令,在任期间以能干出名。本州召补他为主簿,辅治中从事史。当时刺史萧诞的弟弟萧谌被朝廷诛杀,朝廷派兵前来收捕萧诞,兵马突然来到,萧诞的左右亲信全都惊慌失措,四散而逃,衹有鄞钮抠听说刺史有难,飞马赶赴州郡。萧诞死后,又亲自护送灵柩,众人都称颂他的忠诚。到京师后,司空徐孝嗣见到他后惊异地说:“他是祖逖之类的人啊。”

    高祖到司州后,任命郑绍叔为中兵参军,领长流,此后他更加依附于高祖。高祖被免去司州之职准备归还京师,便谢遣宾客僚属,惟独绍叔坚决请求留下。高祖对他说:“您的才干自然会受到重用,但是我现在不能对你提携,您应当另谋出路。”绍叔说:。“臣已委身于君,决无二心。”高祖还是坚持不留下他,之后他只好回到寿阳。刺史萧遥昌极力想引用绍叔,但他始终固辞不受。萧遥昌大怒,要将他囚禁起来,后被人解救而得免。到高祖为雍州刺史时,绍叔从偏僻的小路西归雍州,补宁蛮长史、扶风太守。

    东昏侯杀害了好几位朝廷大臣后,又对高祖颇为猜疑。郑绍叔的哥哥郑植是东昏侯的侍卫人员,东昏侯派他去雍州,假托去看望绍叔,实际上是暗中让他去当刺客。绍叔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密报高祖,让他有所准备。郑植到达雍州后,高祖在绍叔的住处设宴招待他,戏谵他说:“朝廷派遣阁下来打我的主意,今日便宴,正是您取我性命的好机会啊。”宾主双方大笑。高祖让郑植登上城墙,仔细观看府署,但见士卒、器械、舟船、战马,都很富实。郑植回来后对绍叔说:“雍州实力强大,确实不容易对付。”绍叔说:“哥哥您回去后,将遣襄的情况详细地禀告天子。哥哥如果来攻取雍州,我这当弟弟的就率领这些兵士跟你决一死战。”绍叔一直把哥哥送到南岘,最后抱头痛哭而别。

    高祖率师起义后,任命绍叔为冠军将军,改骁骑将军,随从高祖束下江州,江州被攻克后,留下绍叔监管州中事务,都督江、湘二州的粮运,使束征大军的粮食不致缺乏。天监初年,入为卫尉卿。郑绍叔事奉皇上忠心耿耿,凡在外面听么,都对皇上没有丝毫的隐瞒。每次向高祖汇报事情,成效显著的,就说“下臣才学浅陋,这些成绩都是圣上您英明决策的结果。”如果出现失误,就说:“下臣见识短浅,本以为这件事应当如此,几乎因此而贻误朝廷大事,臣之罪遇实在不轻。”高祖越发亲近信任他。因母亲去世而辞官。绍叔天性孝顺,高祖常常派人前去劝他节哀。随后,起为冠军将军、右军司马,封为营道县侯,食邑一千户。不久复为卫尉卿,加冠军将军。由于营道县户衰减,改封束兴县侯,食邑照旧。当初,郑绍叔从小失去父亲,以事奉母亲、祖母十分孝顺而闻名,对待兄长恭敬而又谨慎。在朝廷担任显要官职以后,所得到的俸禄、赏赐以及四方进贡、馈赠的礼物,全都送到哥哥家裹。

    天监三年,北魏军队围攻合肥,郑绍叔以本号督领众军镇守束关,战事平息后,复为卫尉。不久义阳被北魏军队攻陷,遂将司州治所迁移到关南。天监四年,任命郑绍叔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司州刺史。绍叔到任以后,筑城挖壕,修缮兵器,增广农田,积储粮食,招集各地流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绍叔性情颇好夸耀而急躁,以权势而自居;但还能倾心待人,较多推荐举用有识之士,文人、士大夫们也都因此而归附于他。

    玉监六年,郑绍叔被征为左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领司、豫二州大中正。绍叔到家后病重,高祖下诏就在其住宅拜授官职,然后用车子载回州府。高祖亲派宦官送去医药,一天多达数次。天监七年,绍叔卒于官邸,时年四十五岁。直坦准备亲临吊唁,但因钮超住宅所处的街巷狭窄简陋,容不下皇帝的车驾,只好作罢。高祖颁韶说:“追忆往事缅怀功勋,这是先王所重视的;真心诚意思念故人,历代同规。通直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东兴县开国侯绍叔,立身处世清正廉明,事奉皇上忠诚恭谨,辛勤创业,成绩显著。起义之初,他功勋卓越,驻守疆境,成效卓著。正当朝廷委以重任,身处要职辅佐皇上之时,忽然丧命殒逝,真是让人悲伤哀痛。应当为他举行盛大葬礼,使加恩特赐的任命更加隆重。可追赠散骑常侍、护军将军,赐给鼓吹乐队一部,东园秘器,朝服一套,衣一袭,丧事所需费用,都由朝廷供给。谧号为忠。”

    郑绍叔去世后,直塑曾伤心地对朝臣们说:“塑钮拯立志忠烈,如果是好事,就把功劳归结于君主;如果有过错,就把责任归结于自身,当今世上大概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了。”可见高祖极其赞赏惋惜他。他的儿子张贞继承其爵位。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出生于寒微之家。童年时代,跟从老师学习,有个相命先生看了所有学生后,指着僧珍对博士说:“此童有非同寻常的声音,从相术来看是封侯的相貌。”二十多岁时,投靠宋丹阳尹刘秉,刘秉被诛杀后,僧珍事奉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僧珍身高七尺五寸,容貌魁梧奇伟。在他同辈人中行为举止极为严肃、庄重,官署裹的人都非常尊敬他。

    太祖为豫州刺史时,任命僧珍为典签,带蒙县县令,任官期间极为称职。当太祖迁任领军后,僧珍被补为主簿。叛贼唐璃进犯束阳,太祖率军前往东边讨伐,派僧珍主持行军众局事。僧珍家住在建阳门束面,自从受命任职以来,每天路经建阳门,却从不顺道回家,太祖因此更加赏识他。任命他为丹阳尹,又任命为郡督邮。齐随王子隆出为荆州刺史,齐武帝任命僧珍为子隆防合,跟随子隆镇守荆州。永明十一年,雍州刺史王奂反叛朝廷,朝廷派遣僧珍隶属平北将军曹虎,到西边担任典签,带新城县令。北魏军队进犯沔北,司空陈颢达出兵征讨,一见到僧珍就感到十分惊奇,便屏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