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藏_第5章马丁格小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马丁格小屋 (第1/3页)

    第5章 马丁格小屋

    一切都应保持的心灵上,而不是物质上。

    心传比物传更牢靠,更长久,

    我们心传的历史多么悠久漫长呵,

    而超速的物传已使生活失重,

    使赝品、碎片、似是而非包围了我们。

    你能想象密宗的灌顶仪轨可以

    成为一个收费旅游项目吗?正如在某个民俗村

    花一百元即可当一回“新郎”?

    王摩诘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维格走了,已不在房间。王摩诘看着房门的锁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悔没对于右燕当机立断。

    他一直犹豫什么呢?他还有什么可想入非非的呢?是的,从这点也可看来人从来是各种欲望综合的产物,而生活则如白驹过隙,时不我待。

    不过应该还好,维格应该不会走出太远,他一直在看表,一直在控制着时间。王摩诘猜对了,事情仍在他的控制之内当他穿过形虚设的学校后墙,刚一进入村子,就远远看到了弯弯小径上维格异常清晰的身影。尽管是背影,尽管是不常见的藏式长裙黑氆氇王摩诘还是一眼断定那不是村中的姑娘,就是维格。那时阳光不动,村子如画,阴影尚未拉长,那时在白墙和黑窗框构成的乡村小径中,德拉的黑氆氇像特殊的阴影,沉默而朴素。除了一头长发,梳成了马尾状,她完全是个藏族姑娘。维格平时要是这样子多好,多可爱,王摩诘举起照相机拍了一张维格转过墙角的侧影,取景框像油画。

    王摩诘追上了维格。

    你怎么来了?

    你怎么走了?

    你把人家丢下了?

    我们说好去见马丁格。

    我们什么时候见马丁格都行,你回去吧。

    她已经走了。

    你待人家好点,维格低声说。

    如果不是一身厚重的藏装,王摩诘会觉得维格可笑。她的话同她的衣服是相称的,她好像完全是另一个人,根本不像维格。一般说来不同服装是不同内心镜像的延伸,人有时的确会被服装规定。过去维格在学校也穿过藏装,那通常是在节假日,是被要求的,具有某种公共性,感觉像在舞台上,像穿着戏装。但今天,这个午后,明显不同,维格好像好像被村子决定着,被白墙、黑窗、小径、牛粪墙与屋宇上飘动的经幡决定着,被背景上的寺院定着,被自身的氆氇决定着。今天,维格一点儿不分裂,另一半的血液好像特别的纯粹,好像她刚才的话不是从她嘴里说出的,而是由整个身体说出的。

    此外正好是秋天,一切都如此分明。

    他们进入了树林。地上落叶还不多,金黄的秋叶大都还在树上,看上去既强烈又透明。西藏秋天的色彩比任何一个地方都强烈、纯粹,因为温差的关系,因为离太阳太近的关系,因为气流、雪峰、水、太阳风,西藏秋天的树林像梦幻的火焰一样透明。如果天上哪个行星上还有秋天的树林的话,也不过就是西藏所能展示的了。不过王摩诘和维格并没太注意周围的色彩,他们对景色习以为常。他们在谈于右燕,谈于右燕同男人的交往,谈她的情感追逐。像王摩诘预料的一样,于右燕的一切行为都没什么新鲜的。

    她其实是个很单纯的人,她不能再被伤害了,维格说。

    维格做出了结论。维格的结论让王摩诘惊讶。她不能再被伤害了?这话什么意思?维格的话显然已超出了周围的乡村环境,甚至超出了她的藏袍装束。

    王摩诘认真想了一下,对维格说:

    你的意思,我好像明白,她总是处于被“玩弄”的地位,是吗?我的理解是这样,虽然你没这样说。我看情况大约就是这样,你不说我看也看出来了。不过要真说到玩弄,你不认为她也未尝不是在玩弄别人?如果要谈玩弄的话。

    你不了解她,维格竟然不生气,依然低低地说,她什么都跟我说,她总是喜欢追和我有些关系的人。其实也没什么关系,我又帮不了她。我觉得男人中你可能是最不会伤害她的人,所以才跟你说这些。

    问题是,你是谁?不同于她?王摩诘非常尖锐。

    我也同情我自己,维格低声说,竟然承认王摩诘话里隐含之意。

    她和你的数学诗人或其他什么人有些关系?

    是,是的…

    维格严厉地看着王摩诘,非常直接,目光已完全和她的藏装无关。

    王摩诘不由得止住话题。

    或许他们应该掉头返回,而不是在通往寺院神圣道路上谈论关于爱、玩弄或被玩弄的话题。然而尽管中止了谈论,但王摩诘心里并没中止,很显然维格也没有。王摩诘觉得维格的逻辑有些可笑不,不是有些,是太可笑了。维格认为于右燕在两性关系总是处于被玩弄的关系是因为没人跟她认真,因为她总是处于被动,那么维格的两性关系正好倒过来了?这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玩弄和被玩弄都是同玩弄,假如非要用玩弄的观点看待两性关系的话。那么,王摩诘想,在这个意义上她又凭什么同情于右燕?她比于右燕强?因为她被众多人追求?

    维格同情于右燕是毫无疑问的,但似乎并不完全。人之不可解,很多时候不是和复杂有关,而是和混乱有关。特别是女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往往在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会被另一个意思(比如悲悯或其他)绊住,进而被这个意思弄得真挚有加,大动感情,完全忘记自己最初究竟要说什么。在王摩诘看来也许维格要表达的是他(一个与马丁格类似的人)不该与于右燕这样人所共知的人有什么纠缠,这样对两者都不好,特别是对他王摩诘不好。果如此,即便维格说得对,事实上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表达:这样一来她既潜在地教育了他,又潜在地把于右燕置于轻蔑之地。这种潜在的东西实际起着决定作用。那么她是谁呢?她有什么权利这样“潜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