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祸起萧墙 (第2/4页)
把神仙似聪明美丽、才识过人的伽罗赐我为妻?” 伽罗道:“父亲五十寿辰那天,便识破你心怀川壑。太学同窗,更见你敦睦左右,不肃而威。料定夫君将来必成家国重器!伽罗一生无它求,只愿夫君尊贵之日,依旧和伽罗相爱不渝,伽罗此生也就足矣!” 杨坚拥紧伽罗,对着天上的月亮说:“伽罗,今晚此时,明月清辉,杨坚发誓:此生此世,绝不和伽罗之外的第二个女子有异生之子!若有违者,必受天谴!天命亦必不久!” 伽罗低声吟咏:“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此时,全心沉浸于新婚燕尔甜蜜幸福中的伽罗,无论如何也料不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宇文泰的骤然崩驾,使朝中形势风云突变。 柱国将军之一的赵贵,这几天实在是怒火中烧! 他是第一个咽不下这口窝囊气的。 想当初,那黑獭不过地无一垅,兵无一旅的一介匹夫,只为看重他为人仗义,自己才肯拚了性命,振臂赞拥,并联络各镇诸将兄弟的各路兵马,一致推举黑獭行使主帅之职的。 大伙跟随黑獭,挟天子以令诸侯,踞一城之地而东拚西杀,终于用许多兄弟的血汗和性命,打拚下了这三分且一的天下。 他黑獭凭什么有的今日? 这倒也罢了,无论如何,江山社稷最终还是要归姓一人的。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这个黑獭,平素活着时,话说得比念经还好听!死生弟兄,同袍同泽!原来,他们这些出生入死追随他二十多年的外姓弟兄,为他打下半壁江山的功勋元老,末了,倒让他功微职卑的侄子来指使他们这些功勋赫赫的三公要臣、柱国将军们! 他又凭什么肯归服于那无名小卒? 所以,从整个葬仪到几次朝议之上,赵贵处处毫不掩饰对宇文护的不屑和轻蔑。 今天,他联络朝廷大员到他府聚集,就是要撺掇众位大臣同心协力,要在朝堂之上,力主由柱国将军、百战功勋共同参朝辅政! 杨忠来到楚国公赵贵府上时,见大司马独孤信和开府将军万俟几通、叱奴兴、王龙仁、长孙僧衍、宇文盛等人已先行赶到。今天来的诸位,或为赵贵的心腹和属僚,或有儿女姻亲联系。 事关紧要,赵贵也不闲话,率先直言道:“诸位!咱们都是太师二十多年的生死同袍!想当年,因主帅贺拔岳被害,我等极力拥赞宇文泰擢据主帅之职,众人共同匡扶魏室,出生入死,大小不下百战,终于创下了如今这三分且一的天下。在座诸位当中,哪家子弟属僚没有阵亡伤残者?哪家不是父子两代南征北战的?天下乃我等共同开僻之天下。我等一向视太师为亲兄长,没想到,人家竟把我等拚杀效命多年的外姓兄弟统统视作外人!咱们五大柱国、十二大都督,几十位功高勋重的兄弟中,竟连一个也未能得到他的信任!却用了一个从无过人功勋、名位远在我等之下的他自家侄子独掌朝政!实在令吾等生死兄弟寒心!” 开府将军万俟几通说:“此事如何办,我们都听赵大人的!” 独孤信道:“嗣主年幼,宇文护往日从未曾参与过朝廷大事。如今,四方未平,边乱频起,朝政江山万机之重,内交外睦军国之繁,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由他一人辅理万机,的确有失稳妥!” 开府将军吒奴兴愤愤地说:“若按太师的遗托,今后,莫非连赵大人、独孤大人、李弼、于谨、元欣这些王公大臣,朝廷功勋的五大柱国,也要去听从那无名之辈的指使不成么?” 杨忠沉吟道:“无论由谁辅政,都必得能服人心、合众意,关键是要有益于江山长久、社稷安稳。” 众人议定:明天的朝议之上,众位一致上奏,为了江山社稷,愿同心协力,共担朝国万机。 赵大人与众人在府上商榷共图议政之时,宇文护也正在四方奔走。 他当然感到了眼下朝廷形势对他的不利,也料到赵贵迟早还会在朝廷之上公开发难的。 他必得抢在赵贵前边,事先争取一部分朝中重臣的支持。 朝中重臣中,五大柱国之一的李弼,与叔父既为儿女亲家,两人私交又甚好。李大人的儿子娶的正是叔父的长女、自己的堂姐。另外两人,贺兰祥和尉迟迥,两人的母亲皆是宇文护的姑母,三人皆为姑表兄弟,平素又一向亲好,他们也应该不会反对太师的临终所托。 达奚武与自己自小交好,这人也好办。 果然,当他分别走拜到几家府上时,几人都明确表示:此乃太师的家事,太师生前视宇文护犹如亲子,又是太师临终遗托,辅佐嗣子署理朝政,理属当然。 最后,宇文护来到了素有“王佐之材”五柱国之一的于谨府上。 叔父生前与于谨一向笃好,宇文护儿时也常到这位长辈家走动来往。在谈到受叔父临终之托,辅佐堂弟署理国事时,宇文护情恳意切的说:“世叔,您是看着侄儿长大的。侄儿其实一向喜欢清净,对功位并不留意。然叔父临终所托,侄儿岂敢不从?可是,侄儿功勋未树、名位卑下,如今,各位世叔对侄儿心存疑虑,不肯归服,原在情理之中。侄儿本当退而却之,又怕辜负了叔父的遗托。左右为难,故而连夜打扰,求世叔教诲且明示,侄儿当如何退让?” 于谨道:“中山公,太师如此托辅自有他的道理,若由众人共同理政,诸事往往难成决断。中山公既为太师从子,又受太师遗托,必当以死争之,何言退让二字?我一向蒙太师殊恩甚重,二十年情同手足。明天朝议之上,对众定策之时,我当拚死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