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_第一章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民国就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姐弟恋引发的国际动民国就是 (第11/11页)

再多,也是没咒可念的。

    于是袁世凯立即打电报给朝廷,朝廷回答:老叶这人脾气不太好,谁也不敢惹他,要不…你自己跟他好好谈谈?

    袁世凯没得法子,只好致电叶志超,商量如何渡过难关。

    叶志超回电:别理我,烦着呢。

    大势已去。袁世凯仰天长叹。

    日本人的工事修好了,九个高高的炮台上,九尊巨炮居高临下地俯对着袁世凯的使署。

    袁世凯无可奈何,只有致电朝廷:

    津约日已先违,我应自行,若以牙军与日军续来兵相持,衅端一成,即无归路,乞速裁度…

    袁世凯的意思是说:俺要回家…

    这封电报让朝廷大哗,群情激愤,物议汹汹,这个袁世凯怎么这么胆小?于是朝廷拍来电报:要坚贞,勿退怯。

    袁世凯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挺下去,可是使署员工都被大炮吓坏了,趁夜纷纷翻墙而逃,剩袁世凯老哥一个人,连饭都没得吃,于是他只好再次致电朝廷:

    凯等在汉,日围月余,视华仇甚。赖有二三员勉力办公,今均逃去,凯病如此,惟有一死,然死何益于国?至能否邀恩拯救,或准赴义平待轮,乞速示。

    朝廷烦透了这个袁世凯,吓唬谁呀,还日人视华仇甚,有这么对日本友人说话的吗?更何况袁世凯一回国,岂不是让外人说中日不和?让友邦惊诧吗?

    回电不准。

    于是袁世凯不再拍电报,但是朝廷却收到了海关下岗员工唐绍仪的电报:

    现在汉城两署办公,藏书网只余两员,今闻南北进兵,均已逃去,无法挽留。仪一人译电办公,已难料理。而袁道病又须照拂,势急情迫,乞速示遵。

    ——原来袁世凯是真的病了,偌大个汉城,就剩下他和唐绍仪这俩难兄难弟了。到了这一步,朝廷终于动了恻隐之心,发来电报:

    本日奉旨,袁世凯著准调回。钦此。希将经手各事,交唐绍仪代办,即回津。

    朝廷是开了恩,允许袁世凯回去了,可是此时袁世凯的使署门外,是挤得密麻麻的日兵、日本狼人、武士及东学党的刺客,袁世凯又有什么办法平安地走出门去呢?

    第20节老干部发挥余热

    究竟袁世凯这厮是如何从铁桶一般的汉城中逃走的,这件事让日本人伤透了脑筋。

    后来日本人才发现,早在五大师团的日本兵赶赴朝鲜修理袁世凯之前,汉城中就有一顶华丽的轿子,每天来来往往,等到日军到了汉城,这顶轿子仍然在城门里进进出出,日本兵看得久了,也就习惯了。

    原来这顶轿子却是狡猾的袁世凯为自己预先伏下的退路,他和唐绍仪化装逃出了使署,就一头钻进了这顶日本兵熟到了不能再熟的轿子里,由唐绍仪手提两支驳壳枪一路护送,英国公使朱尔典早已为袁世凯备下了英舰,当袁世凯回到天津的时候,日本兵们九九藏书网还瞎子一样地在汉城里到处追杀他呢。

    弄清楚了事情的究竟如何,日本人一边惊于袁世凯的老谋深算,一边把火气全都撒到了倒霉的下岗职工唐绍仪身上。

    日兵冲入中国使馆,要活捉唐绍仪,唐绍仪展开两条飞毛腿,于汉城的街道上狂奔如飞,一万名日本兵竟然逮他不着,被唐绍仪逃入了英国使馆,不久朱尔典也将唐绍仪送回了中国。

    来了一万多名日本兵,却一个中国员工也没逮到,日本人这下子火大了。

    四十多名日本狼人冲入了王宫,他们杀掉了王宫的守卫,殴打了国王李熙,闵妃吓得躲进了密室,却仍然被日本狼人将她搜了出来。

    狼人残忍地杀害了闵妃,死后她的尸体还遭受到亵渎。

    然后日本狼人毁尸灭迹,于王宫后面的松林中烧掉了闵妃的尸体。

    正如袁世凯所说,中朝两国,唇齿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清帝国遭了难,朝鲜也落不得个好。

    牙山的清兵领队叶志超脾气不太好,但脚程却是了得,当日兵大举进攻的时候,他逃得比兔子还要快,三千名清兵每人各举一块颜色不黄不白的裹脚布,哭喊连天地各自逃命。日军奇之,逮到清兵俘虏,问他们为何把裹脚布举得那么高,难道不嫌味道臭吗?

    清兵答曰:这是咱们宣布投降的九九藏书网白旗…

    甲午海上战役,大清帝国的水师悉数被摧毁,从此帝国彻底失去了控海权。

    日军终于冲出了列岛,他们大踏步地前进,兵分三路,由平壤直捣盖平,由旅顺陷牛庄营口,此时辽东全部,尽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翌年,日军攻陷威海卫。

    光绪皇帝命丁汝昌火速出击“断贼归路”然而没有归路的不是贼,而是大清帝国自己。

    丁汝昌力不能支,服药自尽。

    就在大清帝国落幕的惨淡时分,中国的第一个总统出人意料地跳了出来。

    在台湾!

    唐景崧!

    这个闻所未闻的总统是千真万确的,只因为叶志超耍脾气,不肯驱兵进驻汉城,导藏书网致了朝鲜的失落,由此而造成了大清帝国的全面崩盘,马关议和,被迫又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

    台湾人民不肯承认这个屈辱条约,呼吁朝廷不要将他们抛弃,台湾巡抚唐景崧上书,言称“台湾属倭,万众不服”“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若战而不胜,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唐景崧这番慨烈之言,绝非大话。早年他本是吏部一个小小的文官,只因为法国佬侵入越南,于是他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要求赴越招募黑旗军义士刘永福,刘永福为其胆智而倾倒,从此追随于唐景崧之后,效命于国。

    但是唐景崧的忠勇之心,为九九藏书网朝廷断然拒绝。

    朝廷说:台湾算个卵子——台湾虽重,比起京师则台为轻,倘若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

    台湾士绅大怒,遂推选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士绅丘逢甲为副总统,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为大将军,从此不认朝廷这个卵子,就和日本人拼了起来。

    十二日后,台湾沦陷。

    大总统唐景崧乘船而走,黯然逃归。

    这就算下野了。

    可大清帝国虽大,也没地方搁这么一个下野的大总统啊。

    无奈之下,唐景崧隐居桂林,埋头于文化事业的发展,组建了“桂林春社”并创编了桂剧,以退休老干部的身份,为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发挥了一点余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