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海上马车 (第3/3页)
哈,越早拿来越好,”杨纳士说。“老师,你负责看他们把这件事办好?!” “一定,杨纳士。” 他们逐渐靠近那淹没的船。船底已经全部在海潮下。站在船底上的杜瓦和莱娜,一个水已经到了胸口,一个水已经到了腰部。他俩互相倚靠着,抵抗着潮水的不断冲击,以免掉下去。幸亏船尾分散了潮水的力量,使暗流的主力从船身两旁扫过。但那粘滑的船底很难使人站稳。他们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逐渐靠近的马车。 “莱娜,你真的找到了一个车轮?”奥卡从车厢中叫道。 莱娜在骄傲中忘记了所处的险境。“真的,”她答道,“很大一个,而且很结实。盐水把它保存得很好。可是因为浸水久了,杜瓦公公和我两人挪不动。” 马车现在靠得很近了,他们听见老人对莱娜说:“‘公公,公公’,我怎么跟你说的?” 莱娜格格地傻笑。 男孩子七嘴八舌地发问。杨纳士严厉地叫道:“回到堤上再问不迟。现在闭上你们的嘴。最好把车赶过船去。”他对锡贩说。“然后让车厢浮在船上。如果我们的人够重,也许我们能使车轴抵住船肚。只要有时间把轮子拉上来就行。” 锡贩点点头,拉着缰绳,在暗潮中进行着高度技巧的驾驭。杨纳士转向老杜瓦。“车向你们退时,抓住,爬进来。我们会帮着拉你们一把。但是当心,不要踩在船底的洞上。对了,杜瓦,您知道那洞的位置么?因为车退回来,要正好在洞边,不把洞盖住。一定要垂直,才能把轮子拖出来。” “早想到了,杨纳士,而且用浮标作了记号。”他愉快地指着面前漂浮的手杖。“我把系住轮子的绳子,一头系在拐杖上了。” 杨纳士笑了。“想得真周到。”他称赞道。 “现在情形紧张起来。大家一言不发。马车经过沉船,锡贩费劲儿地控制老马,不叫它前进,想让潮水把车厢冲回杜瓦和莱娜所站的地方。但是老马本能地挣扎着,它喷着鼻息,不愿意顺流后退。锡贩发出各种温和鼓励的声音,说着各种安慰的话语。多年相处,他们彼此了解了。老马听他的话,慢慢镇静下来。马车逐渐退向杜瓦和莱娜。他俩弯身向前,伸手抓住了车厢。大家伸出热情的手,往上拉他们,他们一同上来了。 杨纳士在车厢后部紧靠着尾门,注意着浮动的手杖。马车靠近了。“大家到后面来,”杨纳士说。“我们要把后面加重,使车轴插住船的龙骨,车厢才不会浮动。” 大家都向杨纳士挤去。重量足够了,车厢在船肚停了下来。老马还在游水。杨纳士说:“让它游,只要把车厢拉正,不在水里乱晃就行。” “就是,”锡贩说。“可是你们后面快一点儿。马累了。” “你,趴下来,抓住手杖。”杨纳士对野洛说。“别担心,你肚子平趴在车厢的水里,然后抓住手杖。” 野洛跪下来抓起手杖,水花四溅。杨纳士从他手中把手杖抓过来。“现在大家抓住我的椅子,那车轮就出来了。”杨纳士边说边拉。由于轮子的重量,绳子绷紧了,他又换了只手。椅子吱吱作响。杨纳士的胳膊胀得鼓鼓的。在狼潮冲击中,那椅子的响声是唯一听得见的声音。轮子开始上升。突然,它在洞边停住了。 杨纳士咕哝着,涨红了脸,十分恼火儿。然后他用力一抖,一扯,轮子被他拉动了,铁圈露出了水面。 但是,杨纳士用力太猛,也弄松了插在船龙骨的车轴。猛然间马车向后退去,盖过洞口。那车轮向下沉去。 “老师,杜瓦,抓住绳子。”杨纳士叫道。“只要抓住就成!别让轮子沉下去。” “锡贩,叫老马赶快前进。孩子们,你们把我的椅子向水里倾斜。来呀!我不会掉出来,我绑在椅子上了。来!” 大家立刻照办。杨纳士连着椅子倾向水中。他紧紧依在胸前的绳子上,尽量往深处,在车厢下的水里捞摸。“只要我有一个手指碰着那轮子就行了。”他说。不久,他就抓到了,是两手抓到的。他的臂膀绷得鼓鼓的。“现在把我扶正。”他命令着。男孩子们拉椅子,扯胳膊。老师一把抱住杨纳士的身子,杜瓦,甚至莱娜都在帮忙。椅子上来了,杨纳士的大手抱着的轮子也上来了。椅子放平以后,他把轮子高举过头,得意地举着它,看着它。他咬着牙咕哝着:“哼!一个没有腿的人,有时也能办点事。”然后,他把轮子放下,大家把它接过来,放在车厢底。 “成功了,”他向锡贩叫道。“干完了。你可以放松缰绳了。老马可以顺潮走,车厢会把它推上岸。可怜的老家伙……”老马转过身来,马车也随着转向堤坝。老马和马车都掉转了身,以汹涌奔流的潮水的速度冲向堤坝。老马只需要划动着腿,保持平衡。 堤上传来妇女们激动的喊叫声。她们在水边挤做一团,挥着手臂,欢呼着。堤岸越来越近,海潮把马车推向堤坝。那堤坝在咆哮的大海上,有如一座城堡的围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