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月含烟3 (第1/4页)
第一章 月含烟3 那彪形大汉横过马头对着郑俨问:“你是什么人?休管闲事。” 郑俨义正言辞地说:“我是胡家亲戚,不能不管。” 那个六王子说:“胡国珍多次屠杀我们蠕蠕人,这样的大仇不能不报,我们想找胡家人还没找到。今天也是你们活该受死,自己送上门来。来人那,先给我拿下这两个人。” 郑俨嗖地一下拔出腰间的宝剑,与他们杀到一起。胡小姐早搭弓放箭向六王子射去,那支利箭闪电般飞去,不偏不依正中他的咽喉,六王子当时便落马堕地。那边众人一下子慌了阵角,都去忙活那个六王子,那还有心思和他们两人恋战? 胡小姐乘机向着郑俨喊:“郑俨快走!” 两人急忙冲出重围,也不管是什么方向,慌不择路,飞快地逃跑了。两人埋头跑了好一会,听听后面的人马并没有追来,才放慢脚步。 小姐对郑俨说:“我看见他们后面和树林子中还藏有很多人马正往这边来,咱们要不是跑得快,今天也不知是什么后果。” 郑俨说:“他们这么多人偷着过来,是冲着咱们府上来的。多亏小姐射死了那个六王爷,要不,家里非遭殃不可。” “咱们跑了这半天,也不知跑到哪里了,你认识这条路吗?” 郑俨说:“我不认识,咱们别光是说话了,还是赶快找路回家吧。” 两人这才抬起头来辨别方向,琢磨着回家的路。正在找路的时候,突然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把他们两人淋得遍体湿漉漉。郑俨忙引着小姐取路向树林子方向奔逃,想先去避一下雨,雨停后再回家。 但见前方山岩叠嶂,绿树丛中隐有灰墙黄瓦,似有大户人家在这里。两人急马前去,原来是一个大寺院。下马走近门阶,方知是个尼庵,郑俨只好站在门庭下避雨。胡女抹去满脸雨水,抬头仰见门上扁额赫然写着“吉光寺”三字。她四下打量一番,然后一个人径直走进庵内,里面刚好有一个尼僧迎面过来。 胡女对那尼僧说道:“吉光大师在哪里?快引我去见她。” 女尼说:“不曾见过施主,可否告知尊姓?也好先去禀报。” 胡女说道:“吉光大师是我的姑妈,好久没见她老人家了。” 女尼听后忙说:“既是如此,请随小僧来。” 胡女来到里面佛堂,又进到后面禅厅,见一位住持女尼正在打坐。她忙上前拜见了姑妈,只说自己是出来打猎,隐去了刚才遇险的那一幕,然后便委在姑妈的身旁坐了下来。她的姑妈青年时出家,至今已有多年,因在寺里是个才女,又很能说经讲道,谈论善辩,现时已是寺里的住持了。姑侄相见分外亲切,胡女道明原委,吉光大师一面帮着侄女整理被雨水浇湿的衣饰,一面说:“你不该跑这么远的路,家中父母不知该多担心。” 小姐耍娇地说:“不跑这么远,咋能见到姑妈的面?” 吉光大师说道:“你从小就会耍嘴,也许,你来这里是天意所至。你欲打猎杀生,老天却把你引来朝佛。其意在:放下屠刀,一心向善,尊从佛主,不可枉杀生灵,切记众生平等。” 小姐说:“佛说四大皆空,我等众生各行其是,都是缘生缘灭,岂不都是空空如也?何况佛法宏大,佛恩荡荡,上天岂能怪罪我?” 姑説:“不然,人有六道轮回,今生向善,修行来世,广播善因,功德无量,善恶因果,迟早相报。不是佛报,而是自报。” 姑侄俩人絮絮相语,外面已是风停雨住。吉光大师催侄女快些回家,免得家人惦念。胡女却迟迟不动,她自幼常听姑母谈佛讲经,今日有缘相見,又见这寺院規模极大,哪里能放过这个长见识的好机会。她拉着姑母的衣袖要求讲解佛法故事。姑母本是好讲之人,有这个传播佛法的机会,岂能不广播佛家功德?于是她领着侄女在各佛堂边走边说,梗概地宣讲一番。侄女饶有兴趣地问:“姑妈所说道理至清,我已经略知一二,只不知道佛家出处在哪里?” 姑说:“佛家以法为本,以经为传,佛经就是佛法。读颂佛经,可以普渡众生,启发人的慧根。按佛经去做,能把人引向至善至美的境地;能去掉一切烦恼,还可以化禍为福,减轻罪孽,创造大富大貴。” 女问:“如此真经,能否让侄女赏光?” 姑答:“只可惜佛教传到我们这边的时间太短,佛经传来的更少。我等佛家弟子中有很多人都是凭着师傅口传教导,再加上自悟自觉来理会佛主的意愿。” 胡女失望地说:“这真是个大憾事,将来但有机会,一定多多找来几本经书,让百姓大众都来看看,也好多有几人脱离苦海” 俩人正在说话时,郑俨在外面打发人来问:“小姐什么时候回家?” 吉光大师见外面还有人,忙让侄女赶快回家,胡女哪里肯听,又纠缠姑母索要经书,还要给她讲解寺内佛像挂图。缠得吉光大师没有办法,只好叫人把郑俨找进寺院坐下等候。急得郑俨如火上蚂蚁,抓耳挠腮地坐不稳,又不敢拗着小姐。直到日色偏西,小姐意犹未尽。吉光大师慾留她们在寺中过夜,又怕家中惦念着急,连晚饭也没让他俩吃,强把侄女赶出寺院,让他们快快回家。 回到家时,已是天近夜色,正是家中上下急火攻心之時。胡国珍和皇甫氏一直等在大堂,他们已派出多人出去寻找。 皇甫氏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