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今年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 (第3/8页)
庞家钰。2002年,陕西省纪委派出一个工作组进驻宝鸡市,但3个月后,工作组撤离,没有下文。第二年,庞家钰升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2005年8月,曹长征和宝鸡市委、市政府6名工作人员一起实名举报庞家钰,引起了中纪委的高度重视。2006年3月,中央纪委调查组入驻宝鸡,9月,庞家钰归案。 庞家钰被扳倒了,但曹长征也在举报过程中遭到了打击报复,甚至被迫和妻子离婚。 “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很多举报得不到有效回应,甚至经过层层转批后回到被举报单位,出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说。 人民群众对**历来深恶痛绝,并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反**斗争。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成了反**主渠道。最新的动向是,网络成为民间反腐新战场。但是,由于我们反腐举报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的缺失,国家为举报人没有提供很好的保护,往往使反腐英雄们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全国每年发生逾千起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 问责用人失误,遏制带病提拔 从我国目前已经具备的制度层面看,每一名官员都面临着组织、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等三个部门的监督,也就是说官员劣迹斑斑却又想升迁提拔,必须跨越这“三道防火墙” 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审结违犯党纪政纪案件85。2万件,处分88。1万人。其中,处分地厅级以上干部2386人(不含军队),县处级干部29905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4718人,其中不乏陈某某、郑筱萸等高官。 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一些官员违纪违规的手法日渐高明,行为日渐隐蔽,演技越来越高超。上海市宝山区原区长秦裕2006年8月24日接受审查,之前的8月22日下午,他还主持了宝山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正在接受审查的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曾对媒体表示,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 当官员将善与恶、真与伪、勤政与贪腐,娴熟地结合于一身的时候,双面人的画皮不易被戳穿,反腐倡廉的脚步显得越发沉重。 地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且强大,也使“三道防火墙”的效用大打折扣。吉林省靖宇县委原书记李铁成曾说:“如果组织部门没有把我想调整的人装进"盘子"里来,我就会推翻,让他们重来。因为我是县委书记,是全县的权力核心,有最后的拍板决定权。我要是不同意,这个"盘子"就端不上常委会讨论,我不想用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用起来。” 而某些地方组织、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有关领导成员也并不想对带病干部动真格,甚至“防火墙”成了纵火同谋。这里面的动机和玄机不一而足:或觉得某些干部是同一小圈子人,很听话,用得舒服,有病也要提拔;或出于一损俱损的官官相护心理,恐窝案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误认为“**乃经济发展必要润滑剂”,而动辄以某某干部抓经济、抓招商、抓开发有功来说情,对其**犯罪特殊“豁免”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其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等问责情节尤其引人关注。这也意味着,为**官员打开升迁大门的一把手们,也将受到严惩,官员“边腐边升”的现象有望得到一定遏制,但还需要出台问责细则和配套规定。(记者秦亚洲范春生) 庸官在堂,锐气不扬 如果把贪官比作干部队伍的明显硬伤,那么,庸官则是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内伤。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激励无数人奋发有为。但是在官场“庸官在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政治生态,不学无术、投机钻营、明哲保身者大有人在。庸官怎样尸位素餐?庸官何以碌碌无为?怎么让庸官让、能官上? 贪官是硬伤,庸官是内伤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市一领导秘书获擢升,到下面某县任“一把手”,临别时其领导赠言:“上任后,不期望你能有多大政绩,但有三句话你必须牢牢记住:第一句,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二句,还是希望你不要出问题;第三句,希望你千万不要出问题。” 在这位领导眼里,为官从政即使平庸一点并无大碍,但你要是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那就一损俱损,前程尽失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谓庸官的一大典型特征。从廉政角度划分,官员大致可分为清官和贪官两类;从勤政角度划分,则可划分为能官和庸官。庸官还可以再细分清廉且平庸之官和平庸且贪婪之官两种,后者自有党纪国法管束,前者的危害则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类庸官画像:混,钻,滑 不学无术型,可概括为一个“混”字。这类庸官大多靠关系或金钱开路走上领导岗位,本身不学无术,整天无所事事。他们坐办公室不外乎呷茶品烟搓麻,做报告有秘书备好的现成稿子,开会发言顺着领导的“竹竿”往上爬,遇事“研究、研究”打官腔,反正前后左右都有人伺候,总能混一个潇洒自如。 投机钻营型,可概括为一个“钻”字。这类庸官在其位不谋其政,热衷于作秀,投上级领导所好,捞取政治资本,为仕途升迁铺路。整天夹着个皮包赶会场,吞吐一堆八股套话;奔忙于剪彩、庆典、揭幕等秀场,在摄像机镜头前笑容可掬;偶尔“深入”群众,不过是装装样子,蜻蜓点水留下几个镜头就拍屁股走人… 明哲保身型,可概括为一个“滑”字。这类官员智商、情商不可谓不高,但都没有用到正经工作上。这类官员深信“不做事没事,做事会出事”,把“难得糊涂”视为做官最高境界,遇见矛盾就躲、就推,躲不开也不明确表态,打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