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贞观二十二年纪事 (第3/3页)
已经由生地转成肥派的耕地,农产品将和牛羊rou一起成为漠南的重要食物。 十月赤盐城竣工。麦海正式走马上任赤盐城刺史,麦阔被任命为赤盐城守将领镇北军一万驻防赤盐城,孟易扬作为赤盐城长史一同前往,毕竟这两个小家伙年轻,没经验,麦仲肥特意把在解州任长史的孟易扬给调了过来。参与筑城表现良好的二万土著奴隶免去奴隶身份。成为赤盐城居民,同时也是赤盐城第一批产业工人。同时盐场与碱厂也同时开工,这结束了漠南吃盐要靠用牲畜去周边州府去换的历史。 十一月漠南酒厂竣工,麦仲肥抽调出五百表现好,且心思活泛的奴隶开始试生产,并许诺当酒厂一切正规后,这五百奴隶也将免去奴隶身份。成为酒厂工人。剩余的奴隶则被分散开到劳动力密集,重体力的各矿场、砖瓦厂等地做工。尤其是煤矿,现在很多工厂主要燃料就是煤炭。蝶炭的开采成了关系到漠南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十二月初西征镇北军返回漠南。 缴获牛羊马匹、骆驻等无数。同时从长安传来兵部尚书、紫金光禄大夫、英国公李绩被贬为叠州都督的消息。宰相级的官员突然被任命为一个偏远地区的地方官,而且,这个任命毫无来由,连随便编造的贬官理由都没有。突然被连降数级再加上实质上的流放,对于一般人来说,根本无法接受,对于一个立下赫赫战功,威望极高的功臣就更是如此,而李绩却什么都没说,就乐呵呵地上任去了。 这一怪异现象立刻引起了麦仲肥的注意。李绩犯错误了?根据麦仲肥对李绩的了解,这人堪称老狐狸,是绝不会受人以柄的,这从没有贬官理由这条可以看出来。 难道是他有什么言行触动了太宗皇帝那敏感的神经?如果是那样就不是贬官这样轻了。到底太宗皇帝和李绩之间有什么猫腻呢?其中会不会牵连其他别的东西? 在密室里转悠的麦仲肥看到了太宗皇帝临走前给自己留下的锦盒时,心里一动?恩。应该是这样错不了的。 早在一个月前在长安皇宫里一座偏僻的小殿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殿里面则是一脸阴沉的太宗皇帝正在教育着忠厚的太子李治:“李劫的才能绝对可以安定江山。但是你对他素无恩德,只怕他以后未必肯老老实实给你卖命。这样的人能用最好,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绝不能让此人得到任何权利。你舅舅会全力辅佐你,但难免会大权独揽。还有麦仲肥那小子对我们父子绝对忠心,父皇已经托付给他一件要事,但他一个,人办不成还耍给他找个帮手,本来李绩是最佳人选。只是这个李劫一直让联摸不清。现在联先把他贬官到外地。咱们一起来看他的反应。如果他二话不说,即刻出发,那么联还会交给他另一件事情,联百年之后。你当将他召回,并任命他为尚书仆射;但是如果他拖延不愿前往,那就当机立断,直接除掉他!”太宗皇帝又想起玄武门之变的前夜,自己苦求李靖与李绩时的情景。 “父王!儿臣倒觉得李绩可以作为制衡舅舅的人选。如果他只是拖延但并不是不愿前往我们就除掉他岂不是太可惜?毕竟长安的繁华不是所有人都能抵抗的。当然,我那个喜欢胡闹的老师除外。”李治说到这里嘴角带上了一丝微笑; “我儿说的不错。所以我们必须知道李绩的真实想法。如果他完全听命。我们都可以放手让他施为,而且他将不只是你所说只是制衡你舅舅那么简单。如果像你所说贪恋长安繁华而不听王命,这种人要来有何益处?至于仲肥那小子,他那是为了自保,主动放弃繁华的长安,繁华的生活也要有命来享受才行!冠大而根不深,风吹必倒啊!树尚且如此,何况在权利争斗中呢,这小子就是看清楚了这点才主动去塞外的,所以联才给他那么大的权利,任他在漠南施为,即可作为我大唐屏藩使用,又可解决归降的人口安置问题,最重要的是他在漠南根本翻不起大狼来?这御人之道我儿你要多用心揣摩,把手下的人用好了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一个好的帝王并不需要多勇猛、多聪明,但必须会看人、会用人。”太宗皇帝轻轻拍了拍李治的肩头,直视着儿子的眼睛说道。 “是,儿臣多谢父皇的教诲。”李治斟,说道。 “你天性胆忠厚,作为普通人本是好事。但却是为帝王者的弱点,联不得不为你铺路,哎!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太宗皇帝眼里满是担忧之色。 “父皇但请放心,儿子还有恪王兄,恪王兄机敏、果决当可为孩儿分忧。”李治抬起头说道。 “恪儿恐怕你那舅舅难容于他。联百年之后他的性命只在你手间了。”这一玄的太宗皇帝一改往日的洒脱风范,一脸的落寞无奈神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