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太宗皇帝之死 (第1/3页)
第169章 太宗皇帝之死 二及二十三年春正月,日有食之。太白屡犯斗牛之间… 二月丙午终南山西峰幕,碎石砸坏翠微宫多处宫墙。 三月丙辰,河东忽起大风,坏民居无数,大树被连根拔起。 四月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靖于家中液然长逝,享年七十九岁。太宗皇帝也已经病入膏盲,支撑病体由内侍用兜鸾抬着亲往吊唁。数次哭绝于兜鸾之中。太宗皇帝册赠李靖为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荷、鼓吹,陪葬昭陵。溢曰景武。坟墓如同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 太宗皇帝为什么会突然病情这么严重了呢?书中暗表,早在征高丽时,安市城攻防战中土山争夺一战太宗皇帝曾亲往督战,却被防守土山的敌军的流矢射中左臂,只不过这伤对于戎马一生的太宗皇帝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令随军御医给开了伤药后,包扎了一下大家都没注意的是这个戳中太宗皇帝的箭头上有很多锈迹。不久伤口就长好了太宗皇帝也就没当回事。 后来回到长安后,太宗皇帝素了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不沾女色?再加上每天饮酒,不久这个看似本已经长好的伤口开始红肿流脓,这就是那个所谓的疮的由来。 也就是这个卜小的疮要了太宗皇帝的命。用现在医学来说是破伤风后的并发症循环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长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这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当时在高句丽战场上虽然也喝了几幅药,但因为大战的原因和太宗皇帝的不重视并没有细心调养彻底除根,而是暂时压制住了。回到长安后,已经长好的伤疤下面已经溃脓,在被酒色一激,终于爆发,虽然后来又将这个伤口处理好了,但已经酸中毒的太宗皇帝的身体可就开始每况愈下。何况太宗皇帝一直有气疾的毛病,每次发作都被当作气疾来治疗,这也间接的把太宗皇帝早早送走了。即使太宗皇帝到了医学院找到孙思邈,却也因为当时医学的局限性,和没有抗生素这种特效药,而无能为力。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于玉华宫中病危。太子李治衣不解带寝不落枕地殷勤侍奉。太宗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体现出的仁孝本质,于病榻上垂泪道“你能有此仁孝,我死何憾!但我死后你要有坚强的心态,以后这个国家将是你的,为父怕你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已经把为父多年理国的经验写成《帝范》一书,分别为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联一旦不讳,更无所言。愿吾儿深读” 李治哭拜于病榻之前,已经不能说出话来。太宗皇耸艰难地伸出已经枯槁的手,轻轻抚摸着自己儿子的头发,良久后又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李治听“联做帝王以来,所做不足之处太多了。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大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举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尤有不及固多愧,矣。” 可以说,太宗皇帝给自己这一生总结的十分透彻。声色犬马我都喜欢,这也是我这一生里最大的羞愧。但统一中原和蛮夷并使其融合却是做的很对的,他所列举出的错误只是个人生活上的缺陷。正因为他的出现,历史上才出现了一个多姿多彩,包容并序,完全敞开了怀抱的站在世界之横的大唐帝国。 弥留之际的太宗皇帝接下来命令内侍把守候在含风殿门外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叫进来。 太宗皇帝用手摸着长孙无忌丰满的面颊道“联把身后的事情就尽数托负你们了。太子是个仁孝的孩子,你们都知道,以后你们要好好辅佐与他。”长孙无忌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哽咽着点头应是。 长孙无忌和太宗皇帝不仅是朗舅关系,更是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发早在太宗皇帝还没有秦王封号之前长孙无忌就和与自己你年龄相仿的李世民一起游玩,打猎、饮酒。又来李世民又娶了自己的meimei后,这俩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已经胜过亲兄弟了。 之后太宗皇帝又把褚遂良叫到榻前让褚遂良单独接受了一项任务:除了辅政外,他还要保证李治与长孙无忌之间有着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并使这两人间的彼此信任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不被外界的挑拨离间所影响 在他看来,军事上有李绩,政治上由李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三人组成的统治核心应该可以稳定地运行下去,保持大唐江山的长治久安。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又是朝中元老,手握大权,当可以帮助性格仁厚的外甥安全走过权力交接的过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