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第2/3页)
这样纯粹。两个人走到丙生家里,高升看到的和他在其它地方看到的赤贫户的家庭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丙生的态度和尹凡上次来的时候已经大不一样了。他恭恭敬敬叫尹凡“书记”对高升叫“高干部”还说要到邻居家借条凳子给他们坐。尹凡说,不必了。孩子读书怎么样?他一边问,一边用眼睛梭巡着门后,见那儿原先贴对联的地方,那张充满牢sao的对联已经被完全撕掉了,只剩一些粘得过牢的碎纸片还在墙上。丙生回答尹凡的话,说,老师讲,我那大丫头学习很吃苦,比别的孩子懂事。唉,也怪爹妈这个样子没本事,家里一条牛还每天要她牵出去放一下。她放牛的时候还带着一本书去呢。随便聊了几句之后,高升从口袋里摸出一张一百元的钞票,递给丙生,说道,别的也帮不上你,这点钱算我给孩子买作业本和铅笔的。丙生想要拒绝,可高升说,你可不要嫌少,我个人实在只有这么一点能力,别的忙真的暂时帮不上。以后你这个村要是能从生产结构、生产条件上做些改变,说不定生活会慢慢改善。丙生只得将钱收下,一边用眼睛感激地看看高升,又看看尹凡。 从丙生家出来,尹凡责备高升:真不该带你去丙生家。你看看,你那么点工资,你爱人小麦单位效益又不好,正在待岗。你这样子可是给家里增加负担哪。 高升说,我这人就是这样,改不了。像我这样一年花出去的钱也有上千块——但也就是家庭收入的10%多一些吧。可那一百块钱放在这些贫困户身上,起的作用就大了,往往解决的是燃眉之急呀。 小麦知道你这样子做吗? 知也知道。有时候我也会跟她讲。 尹凡说,小麦可真是个贤妻良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能理解你的做法真的不容易啊。 唉,该吵架的时候照样会吵架。家里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嘛。 所以呀,我不同意你总是掏自己的钱去帮助人。说实在的,按照你家里的情况,你还需要组织上给你解决问题才是呢。何况你这样子兢兢业业地工作,本身就是对农民们最大的帮助啊。 工作本身是一种责任,可这却是做人的良心呀! 听高升讲到良心,尹凡觉得,这样的词汇已经好久没听见过,都感到陌生了。他想起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良心这样的东西曾经被作为唯心主义的东西来批判,很多人早已经将它弃若敝履,不再相信它了。可高升,比自己年长不了几岁,为什么他脑子里还能为这种陈迹一般的观念留下生长的余地呢? 高升回去后,很快将土壤化验报告寄给了尹凡。他在信中还写道,他已经替岭下村预定了一批果树苗。在明年春天果树苗运到的时候,他将带着技术员再来一趟。至于买树苗的钱,他找了市扶贫办工作的一位老同学,他答应拨出一些扶贫款来解决。尹凡一方面很高兴,觉得这是替岭下村的百姓做的又一件实事。同时又想:自己这么多朋友交往,唯独不讲利益往来的只有高升老先生了。高升的这种精神,哪怕自认为清高自守的自己也做不到啊。 河阳市委的喉舌《河阳日报》经常在一版的位置上刊登有关本市招商引资的新闻,不是今天这个县引进了一条易拉罐生产线,就是明天那个县与外商签订了投资协议。而且电视上也经常播出这样的简讯:某某地方又有新的外商投资的企业开工或奠基等等。画面上展示的是,推土机正在将一座小小的丘陵推成平坦的场地;头带安全帽的地方领导正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向堆满建筑材料的工地;再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的特写镜头、工人们熟练但却是忙碌的手…这些,对于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来讲,当然是充满希望的利好消息。 搞完了对于省人大视察组的接待工作,加上那条高等级公路的线路已经确定,翟燕青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招商引资上面。每逢大会小会,他都会强调招商引资对于东阳工作的重要性。不过,他在台上讲得口沫横飞,地下却有干部在悄悄地议论:去年这个时候,他一直在唱养羊的高调,可这才一年过去,调子又变成了招商引资了。领导嘴里的“主旋律”变得何其快呀! 旁边就有人说,这也很正常嘛。招商引资不光是东阳的事,今年连市委都在狠抓这项工作,县里的调子能不跟上市里的吗? 那人就说,好在现在市里有了新调子,要不然的话,我看今年这个养羊的调子还怎么唱! 旁边的人又说,怎么唱?领导当然会有办法,哪像你,眼睛只看得见“有”的东西,看不见“无”的东西。 能看见“无”的东西?那不是无中生有吗!两人就偷偷笑了起来。 他们这一笑,引得周围参加会的人扭过脸来看,吓得他们赶紧噤声。 与“百千万工程”一样,东阳县也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长同样由翟燕青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面也设置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一位分管的副县长兼任。在完成“时间过半,财政税收过半,工作任务过半”的宣传热狼中,县招商引资办公室遵照县委书记翟燕青的指示,印制了一份有关全县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统计表格,表格上将所有已完成一定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名称都开列了上去,上面分别标注了他们完成任务或已经签订招商协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