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4页)
“你这次是去哪里?装备似行军。” 子翔坐下来,坦白地说:“mama,我去巴基斯坦近阿富汗边境。” 容太太一时没听明白,怔怔地看牢女儿“那里有甚么观光点?” 子翔再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瞒她“mama,我一直志愿毕业后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一年,今日得偿所愿,我去协助照料战后流离失所儿童。” 容太太呆呆看看女儿,表情像被铅块打中的人。 “子翔,那里有地雷有瘟疫。” 子翔笑“mama,不用害怕。”她伸手过去。 容太太挣脱女儿的手“你以为我不知道?该处男子平均寿命只得四十三岁,百分之三十三儿童是孤儿,寸草不生,民不聊生,过着中世纪穷困生活。” “所以需要先进国家援手。” “子翔,mama也需要你。” 子翔陪笑“我会时时回来。” “林斯呢,他是个好男人。” “妈,听我说。” 容太太忽然动气“你同子翊,永远先斩后奏,十分不孝。” 子翔震动。 幸亏母亲把哥哥也责骂在内,否则子翔更加伤心。 容太太说完之后,也有点后悔冲动,叹口气“孩子大了,永不听话。” 子翔连忙赔笑“爸妈从来没想过要控制我们。” 容太太伸手去摸子翔面孔“小时候,像贴身膏葯,终日抱在手里,见到新奇事物,才落地去看,一觉无趣,又要再抱。” 子翔怔怔听着落下泪来,多谢可敬的养父母,她才有幸福童年。 “好好当心身体。” 生活得好,就是孝顺父母。 “记得每日一通电话。” 母女终于又握紧双手。 子翔没想到子翊忽然北上探望父母,他有廿四小时空余时间,不想浪费。 他一边啖著名梅龙镇小笼包一边笑说:“子翔终于坦白从宽。” 容先生笑:“个人都跑得那么远,早知一个叫家宝、一个叫家实,用宝盖头屋顶罩住你俩,动弹不得。” 兄妹都有点过意不去。 容先生挥挥手说:“只要你们开心,我也觉得宽慰。” 子翔低头不语。 子翊何等明敏,他把meimei拉到一角。 “你神情有异,瞒得过爸妈,瞒不过我,甚么事?” 子翔看着他,欲言还休。 (14) 他一向是好兄弟,从不欺侮小妹,可是,他知道她的身世吗? 子翊见meimei面青唇白,不禁追问:“你可是怀孕?” 子翔瞪他一眼“没这种事。” “喂,即使是真,亦稀疏平常,不用焦急,自有解决办法。” 子翔深知他是真正关心小妹。 她低声问:“我可以相信你吗,你会代我保守秘密否?” 子翊耸然动容“呵,我知道了,你从来不穿花裙子,又不喜化妆,你倾向喜欢女伴,你是…” “子翊,我不是父母亲生,我是一个领养儿!” 容子翊静下来,张大嘴,又合拢。 他轻轻说:“你终于知道了。” “甚么叫做我终于知道?” “我以为你一早就知。” “子翊,你一直知我并非亲生?” 容子翊点点头。 子翔顿足“不可思议,子翊,有关身世大事,你竟瞒着我。” 子翊轻问:“你想我怎样做?拉住小小的你,『喂小妹,有新鲜事知会你,你我并非容氏亲生,我来自香港孤儿院,你出生杭州』。” 子翔呆呆看着他。 “对,子翔,我同你一般,也是领养儿。” “甚么?” “这是真的。” “你也是孤儿?” 子翊点头,子翊又摇头“我拥有世上最好父母,我心满意足,我只管努力学业及工作,我已许久不去想身世问题。” “子翊你好不豁达。” “子翔我一直觉得你的目光更远更高,所以才献身志愿工作。” 兄妹紧紧拥抱。 “你是几时知道的?” “廿一岁,大学毕业,母亲叫我到书房,把领养一事告诉我,我错愕了三日,然后的朋友到黑梳山滑雪,在雪山顶恍然大悟,大叫一声丢开身世,唯一遗憾是血型不合,也许不能捐出肾脏给父母。” 子翔呆呆低下头。 子翊真好。 “你仍是我小妹,有子弹飞来,我毫无犹疑会挡在你身前,不过,这种事大抵不会发生,平时我仍可与你争宠。” 子翔问:“父母为甚么不把真相告诉我?” 子翊说:“你太可爱,他们想占为己有。” 子翔破涕为笑。 “对你最初的记忆是五六岁时父母有事远行,回来时抱着一个幼婴,叫我去看,你被小棉被里着,拨开可见小小面孔,像一只丑娃娃,我怀疑你不是真人,用力掐你鼻子,你大哭起来。” 子翔还抱着一丝希望“你没见mama怀孕?” 子翊摇头。 这时容太太在客厅扬声“兄妹谈些甚么?” 他们噤声。 子翊充满怜惜地看牢小妹。 子翔真心感激容氏夫妇,他们还赐她一个大哥。 子翊低声说:“子翔你幼时很笨,久久不会讲话,mama着急,四处找专科医生诊治。” 子翔拚命点头,泪水四溅。 “你可有出去寻找生理父母?” 子翊摇头“我说过我已拥有世上最好父母,我心满意足。” 子翔答:“我也是。” “把事情置于脑后,努力将来。” 容太太的声音又传来:“兄妹打些甚么主意?” 她探头进房。 容太太有一张秀丽的标准鹅蛋脸,子翔这才知道美妈为甚么没有生美女的理由。 “mama。”她走近去。 “子翊,你可劝得动小妹?叫她留在父母身边。” 子翔笑“爸妈最希望子女做教师,工作定时,又受人尊重。” 容太太说:“做建筑师也不错,每天有下班时间,傍晚可以见面。” “mama,给我一年时间,我一定回家来。” 容太太说:“我看过一本书,叫『原野呼声』,你俩大抵也是这样吧:像拖雪橇的阿拉斯加犬,听到狼群呼声,忍不住奔向原野。” 两兄妹面面相觑,低头不话。 他俩不安于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