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第4/5页)
动悲忿,摇曳入云,蓝影过处,林中枝颤叶动… 芙蓉仙子和翻江苍龙深深体会到蓝世玉这时的心情,如早让他尽展轻功前去,这时恐怕早已到了。 于是,众人加速前进,希望能尽快追上蓝世玉,以免他在心智混乱之际,造成意外事件。 但竟,蓝世玉的身影,却越去越远了,已消失在那片浓绿茂林中的金色琉璃瓦之间。 蓝世玉一声啸罢,距离观音庵已不足百丈了。 “当当”的钟声,一下接一下的撞看…。 “咚咚”的巨鼓一记接一记的击著…。 深沉、缓慢、有力,先满了无上庄肃气氛。 在“咚咚当当”的洪钟巨鼓声中,尚隐约挟杂着梵铃、诵经、金磬和木鱼声,令人听来,不由躁念顿消。 蓝世玉心中的炽烈怒火,被这种庄严、肃穆,混合而成的圣乐,也几乎淹熄了。 他电掣飞驰中,举目前看,观音庵在巨松环绕之中,建筑的确是雄壮,庵前是三座相连的黑漆金杯大山门,左右各有一对青石大狮子,门柱雕龙,朱梁画栋,门前六尊高大狰狞的骇人大门神。 这时,三座黑漆大门,俱都敞开,在正中山门的门楼下,悬著一方黑漆大匾,上书三个金漆大字观音庵。 蓝世玉来到庵前,飘然进入庵内,但,他却不由自主的停立在直通正中大殿阶前的甬道上。 正中的大殿,雄伟巍峨,在蓝世玉的平生记忆中,这是他看到的最大最宏伟的一座大殿。 大殿距山门约十丈,左右各有两座侧殿,皆有高出地面的巨石甬道相连,工程极为浩大。 这时,大殿上香烟缭绕,巨烛高燃,正中庞大神翕的黄幔中,供奉着一尊高约一丈有馀的“南海大士观世音” 大殿神翕的左右两边各自盘膝坐著十名身披红袈裟,手拿法器,微合双目,朗声诵经的中年尼姑。 红袈裟尼姑的身后,是百数十名身披黄袈裟的尼姑,再后是一片约两百名的身穿灰僧衣的尼姑,总数约三百馀人。 在庞大神翕的正前方,一个高大的黄绫蒲团上,端坐著一个盘膝闭眼,双手合什,秀发直垂胸前肩后的灰袍女子,但看不清她的面目。 垂发女子的左右,各自肃立若一名年约十三四岁的小沙尼,两人俱都双手托著一只晶莹玉盘。 左边玉盘中,是一个紫色玉钵,似是盛满了法水,右边玉盘中,端正的放著一把金光闪闪的剃刀。 所有的尼姑,仅都微合双目,悠扬有韵的诵着佛经,对蓝世玉的来临和那声响彻林野的震耳长啸,似是如同未觉。 蓝世玉痴呆的立在甬道上,目光呆滞的望着大殿正中坐著的垂发女子,由于她穿着灰色宽大僧袍,秀发遮脸,看不清她是不是胡丽珠。 这等隆重庄严的大典场面,蓝世玉虽然心急,但也不敢冒然闯进大殿,掀开垂发女子的前发,一看她究竟是谁? 他静静的立着,耐心的等着媛姑姑他们到来。 就在这时,一声悠扬的金磬响起,全殿的诵经声,立即缓慢的停止了,所有的尼姑,这时才惊异的向蓝世玉望来。 正中蒲上闭目盘坐的垂发女子,略微抬起头来,似是也在望着神情忧急,兀自呆立的蓝世玉。 一声清脆佛号,迳由殿后传来。 大殿上所有的尼姑,闻声同时合什闭目,垂发女子也低下头去。 庞大神庙的后面,分由左右,缓步走出八个手提香炉的小沙尼来。 提炉金光闪闪,耀眼发亮,冉冉香烟缭绕飘出。 八个小沙尼身后,是三个身披金红袈裟的中年尼姑,有的持梵铃,有的托如意,俱都神色肃穆,微合双目。 最后,金华一闪,缓步走出一个姿色绝美,身披全金袈裟的青年尼姑来。 青年尼姑,头戴一顶缕金僧帽,上缀一颗极大的红宝石,浑身金光闪闪,修眉下的那双凤目,威凌的看了立在殿外甬道上的蓝世玉一眼,直向正中盘坐的垂发女子走去。 这时,八个提炉小沙尼,分立两边,三个身披织金红袈裟的中年尼姑,肃立在垂发女子的身后,青年尼姑停身在垂发女子的身边。 蓝世玉知道身披金袈裟的青年尼姑,却是昔年以轻功冠绝武林的雪幼娘,也正是媛姑姑昔年的朋友,这时,想到她劝媛姑姑落发入庵的事,心中便不禁升起一丝怒火。 一想到媛姑姑,心中不由感到奇怪,这样久了,他们为何还没来? 同头一看,芙蓉仙子和翻江苍龙等人,早已静悄悄的立在山门外面,俱都神色肃穆的望着大殿上。 就在这时,大殿上蓦然响起一声清脆佛号。 蓝世玉闻声转过头来,只见青年尼姑雪幼娘,已走至手托玉钵的小沙尼身前,春葱似的纤纤玉手,在玉钵内一点,沾了一些法水。 之后,走至垂发女子身前,右手高举,五指齐弹,无数的雨水,射向垂发女子的头上和胸前。 这时,法器齐呜,梵铃摇得叮当直响。 蓝世玉知道,那个垂发女子,转瞬间就要除去三千烦丝,就此终身伴佛了。 由于芙蓉仙子等人没有进来,蓝世玉愈加断定垂发女子不是胡丽珠,因而,他也想退出庵去,等这个大典过后,再向雪幼娘交涉。 一声悠扬清脆的金磬响起。诵经声,缓缓的停下来,接著,整个大殿上,静得鸦雀无声。 蓝世玉一见,不由将后退的步子又停下来。 只见青年尼姑雪幼娘,又走至玉盘中托着纯金剃刀的小沙尼身前,伸手将剃刀取在手中,面向垂发女子和声说:“落发以后,终身为尼,吃斋拜佛,恪守清规,世间恩怨从此忘却,荣华富贵视如过往云烟。” 说此一顿,又郑重严肃的问:“自此以后,必须心如止水,终身不得蓄落还俗,你可心愿?” 垂发女子,立即深沉缓慢的点了点头。 青年尼姑雪幼娘,略微一颔首,继续说:“现在允你在剃度前,再与尘间见上一面,你尽可睁开眼睛一看,如果你此刻又有悔意,仍可离庵为俗!” 说著,伸出左手,即将垂发女子的额前垂发掀起来。 蓝世玉凝目一看,浑身不禁一战,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