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阎罗地府 (第1/4页)
第二十章 阎罗地府 有人说:江湖无好人。 可是,马上就会有人反驳:是么?“千好万好”好好叟算什么? “千好万好”好好叟是一个人。 一个武功不怎么高,也就是说算不得特等高手的武林中人。 他本来祖上姓郝,只因为办得好事太多一人们便谐音昵称,叫他做好好叟。 他不赞成,也未表示过反对,有人叫他“好好叟”他也不喜不忤地应上一两声。 大丈夫坐不更姓。 好好叟不是大丈夫,而是个糟老头子,且无妻无妾,更不用说儿子、孙子了。 他只有四个弟子,很好的弟子。 好好叟不是娶不上媳妇,而是根本就不想娶,因为他认为:如果有了家私,便会有拖累,便不能一心一意走江湖。 他曾发下宏愿:要为武林办下一千件大好事,一万件小好事,这就是所谓“千好万好” 之名的来历。 为别人办得好事太多,肯定会耽误自己的好事,哪怕最好的好事。 古云:好事有四——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其它三项不讲,单是这个“洞房花烛夜”好好叟便不曾有过。 况且,据他自己讲,天生有残,近不得女色。这一条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好好叟的千件、万件好事,不知已经办够了没有?自己也不知道。 ——少林寺的“罗汉拳经”不慎失窃,此老夜战三枭,身负七处刀伤,抢回了经卷,送上少林。 ——泰山派“青松十八剑剑谱”悄然失踪,好好叟与泰山掌门会杀巨贼“血影子”夺回剑谱,连摸也不摸,以掌风送入掌门怀中。 ——恒山“冲灵剑法”落人敌手,好好叟追寻遇敌,明知必死,却也不惧,抢过图谱,纵下山谷,鲜血染红了扉页。 ——华山“独孤九剑”不知下落,此老于一山洞中捡得,连夜便送上华山,剑谱兀自粘在一起。 ——衡山“落雁剑诀”久已失传,此老从“萧湘夜雨”的真身法象中,看出此诀便在老先生座下,使衡山派师门重宝再观。 当然,好好叟并没有死去,因为每次遇险,必有高手赶来,必有独门丹药解救。 好人好命,吉人天佑。 好好叟办好事宏愿弥笃,面子也越来越大了,只要好好叟说句话,仇人亦握手言欢。 眼下,好好叟便又办了一件好事—— 他飞传武林各派掌门,今日在皇宫前将有一场正邪大决战,请各派前去助阵。 各门接到好好叟的通知后,立即起程,赶赴京都。虽然已经晚了,决战已平息,但是,人们的议论并未平息 “江湖武皇率人攻打皇宫,意在篡弑,实在可怕。” “人算不如天算,封大侠早已尽数招降武皇部下,落个孤家寡人,身败名裂。” “江湖武皇死了么?” “死得才惨呢,杀了一剑,又砍下头颅。” “是封大侠杀的这个恶贼?” “封大侠人家才叫英雄,那把剑,啧啧,亮如闪电。” “听说封大侠是封亲王的世子。” “那还有错!皇上下诏,封了他皇太子呢!” “有这么一位诸君,福气啊!”京城无人不谈封。 京城无人能见封。 见不见有什么关系,好好叟不知什么时候也赶来了。 人们纷纷与他见礼。他听说封大侠已灭贼而去,竟忍不住顿足捶胸,万分懊悔。 当面不识金镶玉。 人们为他的急侠仗义,古道热肠而折服。看人家好好叟,这才叫英雄惜英雄。 惋惜英雄的人也是英雄。 就像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一样。千里马不可多得,伯乐更是凤毛麟角。 好好叟不愧是伯乐。 他倡议,值此魔消道长之吉日,成立天下武盟,团结正道武林,消魔孽于无形。 武林盟主之职,他建议:请封龙飙封大侠士屈尊。 并且再三声明,仅仅是个人建议。 此语一出,群英哗动。 一部分人衷心赞成,认为此举乃是武林百年大计,理应如此。 一部分人如少林掌门大师,不愿与官家有牵连但碍于封龙飙有恩山门,不便反对。 另一部分人则不太赞成,他们自由惯了,不愿弄出个什么盟主来号令自己。只是好好叟首倡,不愿意也要乐意。 因为好好叟有恩于他们,知恩必报,是江上比性命都要紧的规矩。 于是,各大门派商定,于八月十五日在赞皇举行盟主即位大典,共贺武林盟主诞生。 丐帮弟子、白天黑日门众和三十六洞、门、帮的群侠更是欢欣鼓舞。因为。他们的掌门同是一个人,这个人就要做武林盟主,统率天下武林了。 大家乐滋滋地散去,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 可是,他们竟忘了么?封龙飙并不知道。 他们没有忘。 因为,他们知道:封龙飙必定不会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