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牵挂 (第3/3页)
,耽误时间,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跟团走约束太多,若失去自由反而徒增烦恼。 鉴于沈市火车站的恐怖见闻,我选择了长途车。但是当我走下出租车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长途车站竟也是人山人海!我咬咬牙,花了高出原来三倍的价钱买了一张开往郑州的豪华大巴车票,方得尝所愿,踏上旅途。 豪华大巴抵达郑州时天色已晚。我随着人流走下汽车,看看天,知道已不可能再赶去少林寺。便信步走出车站,想找一家就近的旅馆,先安顿下来,一切留待明早再说。 就在这时,一对母子突然进入了我的视野。 一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母子正跪在路边行乞。那个孩子,也就五六岁的样子,从膝盖以下竟空空如也!其实,更准确些说,他是伏在了地上,就象佛教大礼中的五体投地。 我站在那里,一时竟不能动了,心中生出酸酸的感觉。还是后面的人搡了一下,才使我如梦方醒般快步走过去。 我掏出钱,从中抽出五张百圆钞票,俯身放进地上那个破碗。此时,几乎所有目睹了这一行为的人都象看傻子一样盯着我。 “傻小子,他们天天在这里要钱,家里都盖楼了。”已有好心人出言提醒。 “孩子倒是可怜,谁知道是不是被大人故意搞成这样…”更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还有其他一些人也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但讲的都是方言,我一句也听不懂。 我被这些言语烦得不行,不敢再看那母子的千恩万谢,分开人群,逃也似的冲出车站… 第二天,我早早便赶到车站,谁知却是‘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去少林寺的车竟全部满员! 我听从了身边热心人的建议,沮丧的走向站外。 热心人也是个小伙子,戴副眼镜,文质彬彬。巧的是,他也要去少林寺,而且也同样没赶上车。 “今天是阴历十五,大家都去烧香,所以人会多。不过要说人多,昨天才真是吓人。”他向我解释。 “那为什么?”我问。 “你不懂?那些人是赶着烧今天凌晨的第一注香。据说子时烧的那注香是最灵!” “哦,”我点点头,再问:“你也是去烧香?” “可不!”他认真道“不过你也不用急,一会还会来车,这段时间正好可以去吃早饭。” 于是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去站外吃早饭。 吃过饭,车站内还是没车!倒是站外不远处停了几辆破旧的大面包,其中一辆上好象有人在吆喝着‘少林寺’三个字。我循着声音走过去,一看,立刻就明白了。这是辆‘黑车’。 我刚要转身,却感觉有人在向自己招手,回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个小伙子,他从破面包敞开的窗户中探出头。 我走到他眼前,笑着问:“你不是不急么?怎么不等辆好点的车?” 我这无心之言引来一旁正招徕生意车主的怒目。 那小伙子倒被我说红了脸,不好意思的低声道:“这车便宜。”接着问我“一起走吗?站里的车怕是还要再等一半个小时。” 我又看了看车主由阴转晴的脸,笑着点点头,迈腿钻进车门。 我上这车辆‘黑车’倒不完全是图便宜,主要想有个伴。这小伙子人不错,到了少林寺说不定还能给我向导一番。 车中已差不多坐满了,那小伙子几句好话将他身边一个中年妇女请到后面,然后拍了拍座位“来!坐这里。” 我欣然应命。 经过几句闲聊,我已知道他姓董,叫董立国。也不是本地人,不过在郑州上大学,今年大四。 “我想求个好工作。”他不好意思的笑道。 “那能管用?”我问。觉得他有些呆。 “怎么不管用!在过去的三年,我年年都去,灵得很!”他涨红了脸,对我这种亵渎神灵的不逊之言很是不满。 “你别急。我真的不懂。”我忙解释,说话时竟有种负罪的感觉。 董立国很认真的叮嘱我“你在这儿说说倒没什么。可是到了寺里千万别瞎说,否则会遭报应。” 我点点头,不再开口。遇上这么个虔诚的人,以后说话还真得留神,否则只不定那句会犯了忌,引得人家不快。 就在这时,车开了。 汽车慢吞吞的转来转去,不久便出了市区。但是,接下来就出现了问题。 先是有个别人提出疑议,很快就扩大到了绝大多数。他们似乎在向车主抗议着什么,说的是方言,十个字里我最多能听懂一半个,其余全通过他们的表情和语气来猜测。我转向了董立国。 董立国倒还镇定,见我投来询问的目光,解释道:“这辆车没走高速公路,所以大家都不满意。”随即叹道:“诶!便宜车自有他便宜的道理。高速公路又绕远,过路费又贵,车主当然不愿意走。” 斗争仍在继续,车主索性将车停在路边,不再前进。此时汽车离开市区已有段距离,而车主的态度很坚决:谁不满意?下车走人! 群众的力量在这时候被充分体现出来,大家团结一致,坚决不下车,并表示要和车主斗争到底!同时已有人掏出电话准备报警。 接着,有一两个机灵的人出面调解。他们提议车主先退一部分车费,然后大家也退一步,同意不走高速。 这个提议打破了僵局。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车主终于同意退给大家每人三块钱,这场纠纷才告平息。 黑车车主所选择的这条道路,据说是条省道。但是这里的路况实在差得可以!路面狭窄不说,而且坑坑洼洼,极难行走!偏偏就是这样一条破路,往来的车辆竟然络绎不绝、如车水马龙般川流不息。不过想想也不难理解,毕竟还是这条路走起来要便宜得多! 汽车继续前行。由于刚才的不快,车内的乘客全没了说笑的心情,闷不做声的任凭汽车颠簸摇摆。就在众人茫然不觉中,汽车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索性停了下来。 “怕是要坏事呀!”董立国在我耳畔轻语,说着便按住座位半立起身,向前方张望。 我正自闭目,听他一说,已睁开眼,如他般欠身前瞻,一望之下,不禁愣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